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汉语称谓语的变化及其语用特点
汉语称谓语的变化及其语用特点
,-)
! !" 来自方言的新称谓语大多来源于北京 # 上海 # 广州等改革开放的前沿地 $ 广东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 要远远高于内陆地区 % 而北京 & 上海分别作为我国的 政治 & 金融中心 % 经济发达 % 开放程度高 % 新事物多 % 因 此这些地方语言的新称谓语流传范围比较大 % 影响也 比较广 $ 另外 %来自香港 & 台湾方言区的新称谓进入普 通话中 %成为大众接受的流行语的也为数不少 %例如 ’
%.# 建国初期至改革开放前流行的称 谓语
解放初期 $ 称谓语革命色彩比较浓重 $ 常见的有 * 老革命 ,+ * 老八路 ,+ * 工人阶级 ,+ * 无产阶级 ,+ * 资产
/.%.%# 一些反映旧社会主仆或上下级关系的称谓
重新出现 这些复活的旧称谓不再反映过去纯粹 的 剥 削 压 迫关系 $ 而体现了新时期里新型的经济关系 $ 也是我 国经济与国际市场接轨的体现 $ 如 * 股东 ,+ * 董事长 ,+
! 姐 "# ! 嫂 " 为词缀的称谓语一时之间红遍了大 护理病人请 ! 特护 "% 打理家务有 ! 钟点工 "% 想美容有 ! 哥 "# ! 的哥 "# ! 空姐 "# ! 款姐 "# ! 军嫂 "# ! 商 ! 美容师 "% 甚至还出现了专替人上门讨还债务的 ! 催 江南北 % 出现了 债人 "% 与此同时 % 市场经济的优胜劣汰又应运而生了 一大批 ! 下岗工人 "& 诸如此类的种种新称谓在经济大 潮中层出不穷 & 嫂 " 的语用高潮 & 除此以外 % 上文曾提到的 ! 同志 " 一 词 % 在解放初期至七十年代一直是我国大陆公民相互 ! 售票员同志 "# ! 司机同志 "等 & 但是 间的普通称呼 & 如 近几年来 % 同志的使用范围逐步发生变化 % 除在党政 军还流行外 % 大有被曾经废弃的 ! 先生 "% ! 小姐 " 取而 代之的趋势 & 近年来 % 在广东也有人把同性恋者称为
/.#八十年代流行的称谓语
/.%##经济的复苏与称谓语的特点 %+,& 年 $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 我国经济从
文革时期的几乎停滞状态逐步地得以复苏 % 经济生活 的活跃极大的激发了人们的热情 $ 人们的思想观念随 之不断更新 % 经济关系的多样化使得人们在复杂的人 际关系中要求不同形式的称谓语与之相适应 % 而 * 同 志 , 的称谓日显其单一性 % 各称谓语登上社会舞台的 帷幕 %
* 经纪人 ,等 % 阶级 ,等等 % 在这百业待兴的阶段 $ 因为缺乏社会主义 * 总裁 ,+ %+,& 年底 - 人民日报. 报道了廖承志会见从香港 建设的经验 $ 新生的中国基本上直接采用了苏联的建 设模式 $ 就连使用的 * 同志 , 一词 $ 也随苏联用来指称 党内战友或机关干部而直接借用了过来 % $’ 年代后 期$ * 同志 , 这一词演变成了一般的社会称谓 $ 成为我 国大陆公民相互间的普通称呼 % 到了文革时期 $ 常用 的称谓语 * 走资派 ,+ * 黑五类 ,+ * 红卫兵 ,+ * 臭老九 , 等 等 $都带上了浓厚的政治色彩 % 值得一提的是 $ 这一时 * 劳模 ,这一称谓 $ 从 期有的称谓一直沿用了下来"比如 其出现到现在都用于指称那些在经济建设中有重大 贡献的先进分子 %
(+!+! 港台方言称谓语涌入内地
进入九十年代 % 随着内地与港台地区的进一步接 触与交流 % 大量涌入的港台方言* 成为这一时期称谓语 的一大特点 % 例如,
######## 例 )" (
友 1*-
// 而 王 军 & 沈 朋 & 刘 嘉 明 他 们 % 则 属 于 0 音乐发烧 !+ 经济日报, !$$! 年 ) 月 &% 日"
,--. 年 / 月 & 第 , 期 $总第 01, 期’
0 语言与文化研究1
社会科学家
!"#$%& !’()*+*78,9:;<;43= *7811,>
汉语称谓语的变化及其语用特点
钟 尹
!暨南大学 深圳旅游学院外语系 "# 广东 深圳 $%&’$()
关键词 ! 称谓语 *经济 *语用 *共变 摘 要 ! 经济与语言的关系密不可分 " 而活跃在社会用语中的称谓语 #更是语言动态的一面镜子 "直接地体现了 语言与经济共变的关系 " 本文从历史的角度出发"通过对我国不同经济发展时期称谓语的特点及其语用情况的分析 $ 探讨了经济对称谓语所产生的影响"对如何正确地看待新兴称谓语提出了建议"为社会用语的研究提供了部分参考 % 中图分类号 !!"#$%"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 & ’&&+’ &’(&,-)(&)
( 倒爷 * 就是一个典型的北京方言词 % 指从事倒买倒 卖 # 投机倒把的人 - 随着 %’ 年代全民经商热的兴起 % 这个称谓语风靡大江南北 % 挤身于普通话的行列已经 ( 爷 * 作为后缀 % 又派生出许多 是妇孺皆知了 . 并且 % 由 新称谓 %如侃爷 & 托爷之类都被一些新词典收录 - 这是 一种新式用法 % 也属狎昵称谓 % 多带有某些特殊的感 情色彩 % 含有调侃 & 幽默 & 挪移等特殊意义 % 反映出北 京话的一个习惯特点 比起京沪方言来说 % 粤语及港台语言进入普通话 的范围要广泛得多 %影响也较大 例 &"# 这些打工仔 & 打工妹们被编成两个班 // !+ 羊城晚报, &’’( 年 ) 月 & 日" ( 大姐大 * 的梅艳芳局面未免有些尴尬 例 ("# 作为歌坛 !+ 音像世界, *#!$$’ 年第一期"
( 新 新 人 类 *不 给 面 子 %只 将 阵 阵 热 烈 掌 声 给 了 实 力 例 -" 派的陈明 // !+ 羊城晚报, &’’( 年 ) 月 &% 日" 例 ." 就说香港乐坛 % 上世 纪 /’ 就 一 个 许 冠 杰 撑 着 %%’ 年 代不过谭咏麟和张学友 % 到了 $’ 年代 % 就成了四大天王 // !+ 羊城晚报, &’’( 年 !’ 月 !& 日" 例 /" / 再不济也不象谢霆锋 % 因为绯闻 被( 狗 仔 队 * 追 得 满头包 !+ 羊城晚报, &’’( 年 !’ 月 !& 日"
* 发烧友 在例 )" 中( ( 一说源于香港 & 广州地区 % 由英语 0123456 翻译而来 % 音形兼备 - 该词用于形容对某一事
物达到的痴迷程度的人 % 最早用于音乐方面 % 如 ( 音乐 发烧友 *% 后来使用范围不断扩大 % 演变出众多的 ( 某 ( 摄影发烧友 *& ( 钓鱼发烧友 *- 而例 -" 某发烧友 *% 如 ( 新新人类 * 一词最早来自日本和台湾地区 % 特指 中的 出生于七八十年代 % 成长于八九十年代的年轻人 % 这 是个新兴群体 % 酷爱名牌 %作风乖张 - 例 ."的 ( 天王 * 多 用于港台乐坛和影视圈 % 指称圈内炙手可热的顶级明 星 - 而香港乐坛从上世纪 /’ 年代到 $’ 年代乃至今天 的变化发展 % 使各式的天王天后层出不穷 % 又从另一
频频亮相 % ! 小姐 " 已不再是未婚女子的专称了 % 也可 指称已婚女子 % 借以强调其年轻 & 但是 % 一些地区的经 济繁荣却不可遏止的滋生了一些丑恶现象 )) ! 小 姐 " 使用的领域已不再是从前那片净土了 & ! 9700 "一词 %中文译为 ! 老板 "% 过去多用于称 又如 呼生意人 % 在中外经济文化日益交融渗透的今天 % 它 的使用范围不再仅局限于商界了 % 还可指机关 # 单位 # 组织等的领导 % 甚至大学里的研究生也称呼自己的导 ! 老板 "& 师为 同时 % 一些亲属称谓语也扩大了其语用范围 % 以
例 !"# 这些公开的秘密 % 所内职工议论丛生 ’ ( 真不象话 % 怎 么偷偷的当起倒爷来了 ) * !+ 中国青年报, !$%% 年 ! 月 &$ 日"
(+九十年代及当今流行的称谓语
(+!#语用来源
此时 % 处于经济繁荣时期的流行称谓语比起八十 年代来说 *包容的范围更广更大 - 这一时期的流行称谓 语就如繁荣的市场 % 呈现出一派琳琅满目 % ( 百花齐 放 * 的景象 - 经济进一步的发展* 不仅促进了我国国内 各地的交流与发展 % 而且促使国人与世界进一步的接 触* 加深了对世界进一步的认识 - 因此 % 这一时期称谓 语的特点显著地体现在它对经济发展地区的方言 & 对 新兴事物及外来事物的兼容上 % 除此以外 % 相当一部 分原有的旧词意义发生变化的情况也不容忽视 -
( 称谓语 ) 是 * 人们由于亲属和别的方面的相 所谓 互关系 $ 以及由于身份 + 职业等等而得来的名称 $ 如父 亲 +师傅 +支书等 ", & 马宏基 + 常庆丰 $%++,-$’ 称谓语不 仅可以反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 还反映出不同的人在 社会生活中不同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等社会关系 % 称谓语是社会用语中最为活跃 $ 反映社会生活和社会 思想变化最敏感 + 最迅速的一部分 $ 希望通过对它的 探讨 $能有助于进一步的了解社会用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