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到今对“妻子”称谓语的变化
语言直接反映生活,称谓语作为语言的基本组成要素,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
色彩。女性作为“妻子”这个角色在历代的称谓可以看出女性的地位。也可以找
寻到女性的社会角色不断拓宽,社会地位总体不断提高的轨迹
近期,随着电视剧《甄嬛传》以及各种宫廷古装剧的热播,情侣或夫妻间的称呼,
有了一些新的变化。比如,男方可以称呼女方“小主”、“爱妃”可以自称为“朕”,
而女方可以自称“本宫”“哀家”,称呼男方为“小X子”“圣上”等。同时,一
首筷子兄弟的《小苹果》火遍大江南北后,也对爱人间的称呼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很多人都会亲切地称呼自己的女友或妻子为“小苹果”。
以此看来,对于妻子这个角色的称谓随着时代社会的发展变迁而在不断的变化,
深深地打烙着时代的烙印。
《易·序卦》云:“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
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夫妻
关系对等级社会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一方面夫妻是国家形成的基石,“夫妇有
义”然后“父子有亲”,夫妻子女递代接续构成直系亲属,而夫妻的兄弟姐妹则
衍生出旁系亲属,进而构成整个社会;另一方面夫妇关系又是人类伦常的始源,
有夫妇后才能“君臣有正”。整个社会是以血缘关系为天然纽带而形成的以夫妻
关系为核心的庞大系统。而汉字是世界最古老文字之一,它积淀了汉民族特定的
厚重的民族文化底蕴。其中贯穿女性一生的女性称谓,超越了语言符号本身的意
义,反映了历代夫妻间的等级关系,更折射出整个社会结构。
先秦时期,社会上正确立新的秩序,当时有“男外女内”的格局,这种以性
别分工的模式在封建社会不断发展巩固的基础上逐渐成为了一种性别歧视的“合
理存在”。在此基础上,“夫为妻纲”的理念被大众所认同,还出现了特别针对的
女性的“三从四德”。由汉至唐,夫妻之间地位差距越来越大。但封建社会还处
于上升时期,有来自正面的力量的有效抵抗。夫妻称谓对此也有所反映。在指称
妻子的称谓前开始添加含有褒义语素的语素,如“仁妻”、“贤妻”、“良妻”、“娇
妻”等。
宋元明清,规范夫妻关系的伦理日益苛严。男女有别、男尊女卑的伦理观念
在老百姓的心中根深蒂固。这个时候,在指称妻子的称谓前加的语素大都是以贬
低女性为目的,如“山妻”、“荆妻”、“贱内”“舍妻”等。
在宋以后,出现过社会等级观念不是很强的夫妻称谓,其中就有“娘子”和
“太太”。“娘子”其实在唐朝是就已经出现,但是在宋代之前专指未婚的少女。
唐代时,唐玄宗宠爱杨贵妃,杨贵妃在后宫中的地位无与伦比,宫中号称为”娘
子”。这里的娘子,显然已不是指少女了,但也不能理解为是对妻子的称呼。一
直到元代才正式成为指称“妻子”的常用称谓。 “太太”,源于汉哀帝尊祖母定
陶恭王太后傅氏为“帝太太后”,后又尊为“皇太太后”。“太”和“大”,在古代
是音义相同的,所以“太”就是用于说长辈和地位最高的人。汉哀帝尊祖母(大
母、太母)为“帝太太后”、“皇太太后”,是对其辈分和地位的尊崇。非帝后之
家不能称“帝”称“皇”称“后”,但是却将中间的“太太”两字提出来以此为
贵,所以到了明朝,“太太”一般用来尊称官员之夫人。到了清代,它在普通家
庭中被运用得越来越广了。然而,这两个称谓词并没有将平民化的脚步一直走到
底,社会上所谓的下等的体力劳动者还是很少使用这些称呼。
魏晋南北朝时期,汉民族和个少数民族的融合,促使思想领域与春秋战国之
后再度出现争鸣,儒术的独尊地位也由此被撼动。伦理道德的极强控制力在这时
也有松动的时候,夫妻称谓也比两汉时期开放得多。“卿”就是其中的典型之一。
后来,“卿卿”二字连用,成为夫妻间的爱称。到封建社会晚期,随着封建社会
由盛到衰和统治阶级控制的弱化,导致了社会主体意识形态的变化,世俗文化开
始占有重要的地位。“老公”“老婆”这一类代表俗称也开始出现。
男女平等的现代社会 ,社会大大发展,使得女性的社会地位越来越高,女
性不再是男性的从属角色,大都能作为独立的个体存在。一夫多妻制度的废除,
许多例如“嫡妻”、“庶妻”、“妾”、“姨太太”等称谓称谓历史;而男尊女卑观念
的改观,也让一些明显带有卑贱色彩的称谓消失,如“贱”、“荆”、“室”等。而
像“太太”“夫人”等象征高贵的称谓开始进入平常老百姓的家庭,表明了对妻
子的尊敬。“爱人”一词的出现更加体现了男女平等的观念,“爱”古有恋爱之意,
形容男女间有情。“爱人”一词却是在近代才出现,意为互为爱恋的情侣,进而
指代夫妻两人。现代女性早已走出家庭,不再是那个拿着扫帚跪着打扫的“妇”
了,她们的足迹开始遍及社会各个领域,这在之前都是男人的天下。所以许多称
谓在前面都标出“女”字,如:女书记、女市长、女作家、女兵等。“先生”一
词也用来称呼集大成的女性学者。如杨绛先生,冰心先生。还有所谓“女强人”
一词。与其对等的是“强人”,这也是几千年的男权社会长期以来的影响。
纵观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妻子”称谓的嬗变,背后所反映的各个历史时
代的社会结构以及女性的社会地位,可见称谓其超越语言本义的意义。 经过了
母系社会、父系社会之后,我们正在一步步追求男女的平等。虽然封建社会的影
响深远,在现代社会仍然有歧视女性的称谓,但在这个文明、开放的年代,男女
都有自主表达的权利。女性不再仅仅是作为男性的妻子而存在,都是独立的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