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疾病动物模型
自发突变不易发现,人 难,需有相应设施设备 工致突变检测建系工作 和熟练技术人员 量大
视种群大小 可 需要 比较局限 (遗传病、肿瘤、免疫 缺陷、代谢病等) 向实验动物公司定购 视种群大小 可 需要 比较广泛 (遗传病,肿瘤,免疫 缺陷病,代谢病,心血 管病,病毒性病等) 向实验动物公司定购
10
疾病范围
(3)可重复性:相近条件下,能够复制和再现;最好能在两种以上不 同种属动物上得到证实。
(4)规范性:在研制与复制过程中有基本同一的操作规程、技术参数 与观察指标等; (5)实用性:可应用于药物药效学和毒理学检测,对药物疗效和安全 性评价有实用价值;或可应用于医学实验研究,对临床诊治工作有 理论指导意义等;
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科学家加德赛克(Daniel Carleton Gajdusek)对发生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土著部落的库鲁(Kuru)病进行 研究,发现库鲁病是一种类似于人类克雅氏病的传染病。美国科学家 普鲁西纳(StanleyB.Prusiner)对库鲁病的病原体作了进一步的研究 ,发现变异的普里昂蛋白(prion protein)才是库鲁病的病原体,从 而揭示了本病由朊蛋白(prion)感染因子所引起的本质,这一发现 对其他神经系统疑难杂症的解决提供了新的途径。---1976年和1997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广泛
模型来源
自己制作
(二)按照各系统疾病动物模型的分类 可分为呼吸系统疾病动物模型、消化系统疾病动物模 型……等。 (三)按照疾病基本病理过程动物模型的分类 可分为发热、炎症、休克、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障 碍、呕吐、腹泻动物模型……等。 (四)按照所用动物进行分类 例如小鼠模型、大鼠模型等。 (五)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的分类 利用中医独特理论体系“辨证论治”,在实验动物身 上复制不同的临床证候,以不同的证型表现出来,如八纲 辨证、脏腑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六经辨证、六淫辨证、 卫气营血辨证动物模型等。
(6)易行性:能充分保障所需动物和试剂的来源,并做到制作方法简 便,仪器设备普及,造模价格适中。在同等条件下优先使用标准化 实验动物。
7
动物模型评价的注意点
1.动物体毕竟不是人体的真实摹本,没有一种动物模型能 完全复制人类疾病的状况。模型实验只是一种间接性研究, 只可能在局部或几个方面与人类疾病相似。 2.对动物模型实验结果的评价应是相对的,不可绝对外推 的人身上。因此,模型实验结论的正确性只是相对的,最 终必须在人体上得到验证,即最标准的终极“模型”只能 是患者本身。所以复制过程中一旦出现与人类疾病不同的 情况,必须分析其差异的性质和程度,找出相平行的共同 点,正确评估哪些是有价值的内容。
8
五、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分类
(一)按疾病动物模型制作方法的分类
诱发性疾病动物模型 突变系疾病动物模型 1.自发性疾病动物模型 2.人工致突变疾病动物模型 转基因动物疾病模型
9
不同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比较
诱发性疾病动物模型 制作原理 制作目的性 制作难度 大量使用 稳定遗传 建系保种 物理、化学、生物因素 诱导 明确 容易 随时可能 不可 无需 突变系疾病动物模型 自发产生或用人工致突 变技术 不明确 转基因疾病动物模型 转基因技术 明确
在人身上进行试验存在的问题 受伦理学的制约,许多实验不能直接在人体上进 行试验 以人本身作为实验对象来推动医学发展是缓慢的
临床所积累的经验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存在着局限 性
பைடு நூலகம்
2
二、疾病动物模型的发展史 人类用动物进行试验,最初主要是通过观察、比较动物与 动物之间以及动物与人之间在解剖结构和功能上的共同点 和差异点来认识人类自身。“健康”的动物实际上充当了 “健康”的人类模型。 疾病动物模型的发展可追溯到: 18世纪,英国医生詹纳(Edward Jenner)通过实验发现并 证实了给人接种牛痘可使之获得天花免疫。 1876年,德国医生郭霍(Robert Koch)从病牛的脾脏中得 到了致炭疽病的细菌,并且移种到老鼠身上,使老鼠相互 感染,最后又重新分离获得相同的杆菌。 1884年,法国化学家和生物学家巴斯德(Louis Pasteur) 研制出狂犬病病毒疫苗后成功地在狗身上进行了试验。
3
1911年,美国病理学家劳斯 (F. P. Rous)用鸡肉瘤的无细胞滤液注 射到健康鸡皮下,结果在接种部位出现新生肿瘤,从而发现这种肿瘤 具有“传染性”。随后的研究发现这种肿瘤是由病毒引起的,这是病 毒引起肿瘤理论的最早研究。---196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14年,日本科学家山极和市川用沥青长期涂抹家兔耳朵成功诱发皮 肤癌,进一步研究发现沥青中的3,4-苯并芘为化学致癌物,从而证实 了化学物质可以致癌的理论。
4
20世纪60年代,动物模型开始作为专题进行开 发研究。
目前,疾病动物模型已经成为现代医学特别是药 效学、肿瘤学、免疫学以及临床实验医学深入发 展不可缺少的工具,且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很高 的实用价值。 可以说,一个好的疾病动物模型的建立可极大地 促进该疾病发病机理、诊断、预防及治疗研究的 进展以及相关新药开发的进程;而一种疑难病、 烈性传染病如无相应的动物模型,则是限制该病 深入研究的瓶颈。
5
三、应用疾病动物模型的意义
减少了在人身上进行实验所带来的风险;
缩短实验研究周期; 便于实验样品的收集; 便于研究结果分析; 可提供稀缺疾病的材料;
全面认识疾病的本质
6
四、疾病动物模型的制作原则 制作一个好的动物模型除了模拟人的相应疾病表现外,还应掌 握以下原则: (1)确定性:能通过各种观察指标得到明确诊断; (2)完整性:能显示某种疾病从发病到转归的整个变化过程;
第一节
概
述
一、定义 模型(Model) 动物模型(Animal models)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Animal models of human diseases) 是指为生物医学研究和阐明人类疾病的病因、 发病机理,建立预防、诊断和治疗方法而制作的 具有人类疾病模拟表现的实验动物。
1
为什么要在动物身上进行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