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内容摘要及关键词 (2)一、我国蔬菜出口贸易的现状 (2)(一)我国蔬菜出口的优势分析 (2)(二)我国蔬菜出口存在的问题 (3)二、我国蔬菜出口市场的发展前景 (3)三、食品安全问题对中国蔬菜出口的影响 (3)(一)不断升级的食品安全标准限制了我国蔬菜出口 (4)(二)国内蔬菜质量检验技术的落后限制了我国蔬菜出口 (4)四、创新助推规范管理和技术标准建设 (4)(一)加强蔬菜等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建设 (4)(二)加强蔬菜生产和加工过程控制 (4)(三)积极打造出口蔬菜大国强国战略的服务平台 (4)(四)增加科技投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5)五、完善和提高蔬菜产业技术标准,任重道远 (5)六、参考文献 (6)我国蔬菜出口产业的现状与前景摘要:随着农产品贸易全球化,食品安全问题在国际农产品贸易中变的越来越重要。
蔬菜产业是中国农业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蔬菜出口品种日趋多样化,出口市场日益扩大,在我国蔬菜出口迅猛增长的背景下,中国的蔬菜出口面临良好发展环境和机遇。
中国蔬菜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价格竞争力,同时,中国多样的气候类型孕育了丰富的品种资源,具有价格优势和资源优势。
虽然中国蔬菜出口近年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中国的蔬菜出口业务仍然问题重重,蔬菜生产、加工与发达国家还存在着很大差距。
现在对我国蔬菜出口状况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我国政府和企业保障蔬菜质量安全、促进我国蔬菜贸易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蔬菜出口、蔬菜质量、市场形势、出口竞争力一、我国蔬菜出口贸易的现状中国进入了二十一世纪新经济时代后,各个行业的步伐走得快而坚挺,为中国迈向民族历史性的崛起贡献最大的力量。
伴随着国内外消费者对蔬菜质量要求的提高,蔬菜出口的发展不言而喻地对蔬菜产业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一)我国蔬菜出口的优势分析价格优势由于蔬菜的生产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的机械化程度较低,绝大多数农活需要人工操作,劳动强度大,不易实现资本对劳动的有效替代。
而发达国家的劳动力价格相对较高且有持续攀升的趋势,导致蔬菜的生产成本不断上升,相比之下,我国的蔬菜生产成本较低,国内菜价约为国外的1/5~1/8,具有较强的价格竞争力。
资源优势我国从南方到北方跨越5个气候带:热带、亚热带、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带。
多样的气候类型孕育了丰富的品种资源,白菜、萝卜、榨菜、韭菜、茼蒿、黄秋葵、茭白等都原产于我国,有许多优良而著名于世界的地方品种。
中国蔬菜的出口潜力空间还非常大,总体上蔬菜品质需要提高,标准化程度和加工水平不够,出口蔬菜缺乏品牌产品,出口的地区市场主要集中在亚洲。
近年来,我国蔬菜出口量逐年增加,占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比重也越来越大,我国蔬菜出口主要流向亚洲和欧洲。
(二)我国蔬菜出口存在的问题出口蔬菜品种较少,规模小,市场单一近年来我国出口蔬菜的品种虽然13趋多样化,但总体上来说,品种仍然较少,而且规模小,无法形成规模经济,不利于形成大市场、大流通格局。
品种质量不高我国蔬菜在出口规模上虽已取得巨大成就,但蔬菜品质还不能同国际市场对接。
第一,蔬菜产品农药残留量超标是影响我国蔬菜产品质量的首要因素。
各国技术贸易壁垒对我国蔬菜出口形成了一定压力,第二,我国的出口蔬菜产品包装简陋、装潢水平较低,达不到消费国的要求,从而限制了出口贸易的发展。
第三,蔬菜加工技术水平落后,受长期消费模式及科技水平的限制,我国蔬菜产品的生产加工企业大多生产技术条件和基础设施水平较差,难以步入规范化生产、标准化分级、品牌化销售的发展轨道,生产出口的产品类型和产品质量都难以满足国际市场的大量需求。
二、我国蔬菜出口市场的发展前景加入WTO后,中国蔬菜出口面临的各种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大大降低。
其次,近年来,全世界蔬菜贸易量不断增加,发达国家对蔬菜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但发达国家的蔬菜自给率持续下降,这为中国的蔬菜出口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随着国际货运、物流业的迅速发展,蔬菜的产后加工和保鲜技术发展也很快,为蔬菜国际贸易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基础和条件。
中国是蔬菜产销大国,蔬菜种植面积和产量以及出口数量和金额均居世界第一。
现在中、美、韩三国在竞争日本市场,预计随着中国出口蔬菜产品安全质量的提高,竞争优势将越来越向中方倾斜。
我国蔬菜出口的第二大市场是香港和东南亚各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尼等华人聚居的地区和国家,对中国传统蔬菜独有所钟。
因为这些近赤道的热带地区,而这些国家因不具备低温冷谅的气候条件而无法生产此类蔬菜,因此不得不成为中国蔬菜出口的传统市场。
近赤道的印度和非洲等热带国家都有同样气候环境,有待中国蔬菜去开拓发展。
还有俄罗斯、朝鲜半岛等寒、温带国家,由于气候寒冷,光热资源不足,一年当中仅有夏季几个月能生产露地蔬菜,是中国南温带、亚热带地区蔬菜的一个具有巨大潜力的市场。
三、食品安全问题对中国蔬菜出口的影响为保持和提高消费者健康,维护生存环境,各国政府,特别是发达国家,建立严格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
日趋严格的食品安全标准已成为食品贸易的潜在障碍,而食品安全问题在蔬菜产品贸易中比其它农产品贸易更受关注。
食品安全问题对我国蔬菜贸易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进口国不断升级的食品安全标准内容限制了我国蔬菜出口。
这一方面说明我国蔬菜生产及加工存在一定的问题,另一方面说明发达国家关于食品安全标准的要求非常严格,已成为限制我国蔬菜及其产品出口的重要因素。
(二)国内蔬菜质量安全检验技术和手段以及检测体系、质量安全控制体系无法适应国际贸易的要求,从而限制蔬菜出口产品出口。
首先,在蔬菜安全检测技术方面,安全检测技术落后。
发达国家对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呈现出快速化、系列化和标准化、精确化特征。
其次,国内蔬菜安全控制体系建设尽管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较大差距。
而我国溯源体系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加上我国蔬菜生产的分散性和小规模性,溯源的难度较大。
四、创新助推规范管理和技术标准建设,扩大蔬菜出口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各国政府和消费者普遍关注的问题,如何有效保障蔬菜产品安全是促进我国蔬菜出口贸易的关键因素之一。
对于蔬菜生产而言和低附加值的蔬菜加工产业而言,对从蔬菜生产到消费整个过程进行控制和监测,代价非常昂贵。
蔬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与蔬菜贸易发展应从政府和企业两方面着手。
(一)加强蔬菜等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建设。
建立多层次的标准化、系统化的标准体系,缩小与国际标准体系的差距,促进我国蔬菜出口,减少因蔬菜质量安全问题导致的贸易摩擦。
改进蔬菜农药残留检测检验技术和手段。
政府应联合企业、科研院所,加强蔬菜检验技术和手段的研究,突出高精、快速检测能力和技术标准研制能力的建设,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检测人员,加大对蔬菜农药残留检测方法研究和制定力度。
(二)加强蔬菜生产和加工过程控制。
我国蔬菜生产和加工出口企业,应积极应对进口国制定的各种不利于蔬菜出口的标准和技术要求,从产品质量着手,通过生产、加工的过程控制,来改善蔬菜产品质量,保障蔬菜安全。
出口企业应加大对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的引进和吸收,并且与科研院所开展广泛合作,寻求有效保障蔬菜质量安全的途径,提高蔬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三)积极打造出口蔬菜大国强国战略的服务平台。
建立强有力的统一领导机制,为打造一条高效快捷的出口蔬菜绿色通道而不懈努力。
出口蔬菜的安全质量关系消费者的健康和国际信誉,蔬菜本身系鲜活商品,需要一种高效快捷的物流体制,建议设立以农业、外经贸为主体的跨部门跨行业的农加工出口流通统一领导机构,推动全国农产品出口业发展。
必须建立食品安全委员会,从源头到餐桌对农产品进行安全质量跟踪监管,提高检测中心的监测水准。
(四)增加科技投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优化产品结构加强科技攻关,增加科研投入,除利用高新技术培育高附加值新品种外,还应研究相应的配套技术,改进出口蔬菜加工工艺和包装,搞好管理,以提高产品质量,开发新品种。
利用我国农业资源优势,开发和种植出口新产品,充分挖掘风味独特、品质优良的蔬菜品种,把零星种植的地方性特产开发为商品化的大规模生产,并培育为出口商品。
工企业的发展,加速新产品的开发,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增加产品附加值。
五、完善和提高出口蔬菜产业技术标准,任重道远我国已基本建立起以农业国家标准为龙头、农业行业标准为主体、地方农业标准为基础、企业标准为补充的全国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框架。
我国出口蔬菜的·质量安全水平逐年提高,企业的质量意识不断增强,部分大型出口蔬菜加工企业都已拥有自己的生产基地,实现了标准化生产,并逐步建立起科学、有效的质量监控体系,不断提高出口企业质量安全卫生意识。
我国蔬菜出口贸易得到了巨大发展,出口贸易额不断上升,出口品种不断扩大。
中国蔬菜生产已有的规模和继续扩张的势头,使蔬菜国际市场开拓不足的问题显得日益突出。
扩大中国蔬菜出口,积极应对激烈的国际竞争,不断占领国际蔬菜市场,已成为当前中国蔬菜产业进一步发展中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对蔬菜出口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是制定合理的、有针对性的促进中国蔬菜出口策略的基础。
因此,出口蔬菜行业要在熟悉掌握国际贸易游戏规则,提高应对国外技术壁垒能力的基础上,加强企业的质量、安全、卫生各方面的总体水平,加强企业的自控能力和自律意识,积极采用国际标准,提升我国蔬菜行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参考文献:1、张吉过,胡继连.WTO农业标准与我国农业标准化问题研究2、安玉发,陈丽芬,盛丽颖.中国对日蔬菜出口竞争力研究3、何劲,祁春节,绿色技术壁垒对我国蔬菜出口的影响及对策4、解志国,边玉花.我国绿色蔬菜产业竞争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