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领导者言语表达艺术课7000文案

领导者言语表达艺术课7000文案

领导者言语表达艺术政府公务员的九项基本能力中有一项能力就是“沟通协调的能力”,有效的沟通协调要求各级干部有很好的言语表达艺术,提高演讲(讲话)、谈话和与媒体打交道的水平。

(一)演讲,是每天都在各地发生的领导者管理者当众讲话。

演讲是领导和管理工作的一项基本功。

在大庭广众面前展示自己的思想,表达自己的意见,说服鼓动他人,是一种能力,也是一门艺术。

一个领导干部不管是高层的还是基层的,一般要熟记自己工作范围内的基本数据,基本口号;本职工作的基本原则、指导方针,基本理论的阐述。

这些基础语段要做到在各种场合都能流畅准确地表达。

作为干部要能够讲好三种话,一是公务语言,二是管理语言,三是专业语言。

怎样才能增强组织口头语句的能力,让自己能够熟练地说好这三个方面的语言呢?有一个简单而又非常有效的办法——每天朗读、讲述5分钟专业报纸内容。

如果坚持半年一年,就会有很大进步,演讲时就能够心到口到,滔滔不绝地说出公务语言、管理语言和专业语言,恰到好处地表达好自己的思想和意图。

克服紧张当众讲话的时候常常会心情紧张。

有人在这一场合不紧张,换个场合讲话也会紧张。

为什么会产生紧张的心理?原因是过多地在意别人对自己的注意。

讲话的锻炼机会不多,也是重要的原因。

怎样消除紧张的心理?心理学家提出两个对策。

对策一:转移注意力。

心理专家告诉我们,可以两手使劲握拳,紧紧握住,然后突然放松,同时全身肌肉都放松了。

这样反复做三次,就不会感觉紧张了。

此外还可以做数次深呼吸,紧张的情绪也就会有所消减。

对策二:心理暗示。

心理学家提示演讲者,虽然台下的听众都是很有水平的,都是领导、专家、内行、教授,可以暂时把他们当成小学文化水平,认为他们什么都不懂;因此,他们不可能指责,不可能嘲笑。

于是就能够大胆地讲,自信地讲,演讲因此而获得成功。

但是,这两个对策也有很大的局限性,有时作用不大。

实实在在消除紧张的有效办法,就是要做模拟演讲练习。

可以自己一个人练习,大声地预讲。

要使练习切实有效果,必须做到两点:大声练习和不间断地完整练习。

演讲的结构讲话的最开始要讲一段精彩的开场白,这是呼唤大家的听觉准备状态。

要渐渐地把全场听众的注意力集中,开场白可长可短,可以充满悬念,可以充满趣味,可以很新奇,可以很生动,目的就是吸引全场关注。

可以讲今天的生动的见闻;可以讲昨天晚上有人向我汇报工作时讲了一个感人的案例;可以讲上个星期我出差到什么地方看到一个离奇的现象;可以讲我最近读古书的时候,有一段历史对自己的启发……演讲中间的主体部分,应该是单层结构。

演讲时,听众一般是看不到讲稿的,所以在听众没有视觉参照时,演讲只能讲单层结构。

单层结构像一个个“抽屉”。

每个人演讲的结构一定要明确,都要想明白我这一次要讲几个抽屉。

抽屉法则一,不能串抽屉,各层次内容没有交叉重叠别人才能听得很明白。

抽屉法则二,允许每一抽屉里面可以讲得颠三倒四,可以宽容一些。

演讲的结尾要对演讲的内容作归纳和总结。

当演讲到尾声的时候:“同志们,我今天就讲到这里了”,此时此刻,要把前面讲过的内容归纳和总结一下,让与会者记住领导讲话的总体框架。

临散会之前把一场演讲的主要内容作归纳和总结,最容易被人们记住,这是记忆的“近因效应”。

结束前的归纳总结一定是一个个简短的词或者词组,不能是若干段落的再次阐述。

演讲最后的结束语,可以说得很耐人寻味,讲号召、鼓动、希望、感慨……,一般讲话的结束语也可以比较简单。

最朴素的就是“散会”两个字。

精彩的开场白就像头,若干个问题像身体骨架,归纳总结和耐人寻味的结束语像美丽的尾巴,演讲语言的文学色彩和演讲内容中的幽默智慧就像两个翅膀。

头、身、尾都正确,翅膀又有力量,演讲之鹰就会飞得更高。

在短篇演讲时,可以讲三结构。

三结构在简短篇幅中具有丰富感,讲的人容易构思,听的人容易接受。

比如,三特点,三用途,三规律,三类型,三方面,三基础,三个法宝,三个步骤,等等。

演讲三结构有多种类型,并列三结构较为多见,也有一个核心两个要点、对立双方与中间环节、三阶段的接续等。

一般来说,两结构使人感到单薄,四结构使人感到罗嗦。

领导干部的礼节性的演讲,通常也要讲三结构。

礼节性演讲的三结构很容易组织:第一,讲眼前直接现实,眼前发生了什么就讲什么。

第二,讲与眼前事件有密切联系的内容,或者是前因后果,或者是一分为二。

第三,讲远端相关的内容,主要讲今后、下一步的目标和理想。

庆贺类的礼节性演讲还可以把这三步结构简化为“祝贺——感谢——希望”。

(二)褒奖与表扬的演讲在领导者的演讲当中,经常会作表扬。

表扬讲话有三个内容:(1)准确具体地描述事实在表扬某个或某些同志的时候,可以讲“这个同志一贯勤勤恳恳”,“这个同志一贯任劳任怨”,“这些同志一贯认真负责”,但是只讲成这样就太空泛了,更多的同志并不知道应该像他学习什么。

因此,领导者做表扬讲话的时候,一定要说明被表扬者的具体的作为,也就是要讲清楚具体动作,具体做法。

要说明他做了什么事情值得我们表扬。

并且要能够具体描述到可以模仿的程度,这样,别人才能够向他学习,知道今后我也应该有同样的作为。

(2)自己的直接感受不必过多评价那些事实,因为那些事实在大家心中已经有所评价,而且评价得恰如其分实际上是比较困难的一件事。

此时可以讲讲领导者自己的感受。

可以这样说:“面对这样的同志,我心里特别高兴……“对这些同志,我心里充满了感谢,……“看到这样的工作精神和工作态度,我很受感动,……“我很钦佩这样的好同志,……“我年轻的时候也经历过这个岗位,做过同样的工作,我深深地理解他们有今天这样的成绩是多么不容易,……”(3)前展后连要将被表扬的人和事与在此之前、在此之后的工作情况联系起来,形成鼓励的氛围。

要讲这次工作的成绩不是偶然的,是此前一贯努力的结果,一贯认真负责的一次突出表现。

还要表示相信大家会一如既往,在今后的工作中创造更多更好的成绩。

至于在表扬的同时颁发奖金,提升某人的职务,那一定是有决定的,是形成了文件的,要按照这个文件去讲。

真正意义的演讲,就是上面三个方面。

(4)不说“还”还要注意,表扬时不要多说那个“还”字。

多这一个字,可能是对被表扬人的淡淡的、很轻微的伤害。

习惯这样说的同志,要有意识地克服。

✧提出批评的讲话领导也会时常发表批评某事某人的讲话。

批评的讲话,要讲好四个内容。

(1)明确指出所要批评的具体事实要讲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情,错在了什么地方,具体是什么样的错误行为,错误在哪个动作上,什么样的做法导致了错误发生。

同样,也要具体描述到可以“模仿”的程度。

只有这样,才能让大家明确,这一类的做法和行为以后不能做,谁做谁就是错的。

这一步要讲清是非,讲明正确与错误,要明确不同的人承担的各自责任。

(2)讲明困难和损失讲清楚失误和错误导致了什么样的困难和损失,是批评的依据。

如果不能讲明困难和损失,那批评就会显得没有说服力。

(3)提出要求要从领导和管理的角度提出要求,今后不能发生类似事件,注意防止同样的错误现象再次出现。

要求被批评的当事人要改正自己的缺点错误,全体同志都要从中吸取教训,今后的工作要做好,同样的错误情况不能重复出现。

严肃、危险、紧急的事情,要严肃、直截了当地提出改正的要求。

不是很重大的事情,可以采用较为委婉的方式来讲。

(4)前堵后截批评的时候,还要讲好“前堵后截”。

也就是要把这次的错误作为与此前此后分离开,引导正确的心态和正确的行动。

要讲以前我们大家,包括这些同志一直是正常积极工作,在其他方面成绩也是突出的,这一次是个案,是有原因的;还要讲今后相信大家还会积极工作,而且会共同努力,这样的失误不再发生。

(5)讲道理,不讲感受。

批评不能像表扬那样讲自己的感受。

为什么?因为批评时讲感受,很容易讲出情绪化很重话语,出现讽刺人、挖苦人的现象。

这样的语言会伤害人,而对工作无益。

领导者在会上批评人时,最忌讳讲这样的话:“谁让我们单位丢脸,我就让他先丢尽了脸”;“你们这么没出息,不要脸”;“规章制度挂在墙上,看不见吗?你瞎啦?”。

✧动员部署重要工作之前,重大行动之前领导干部都要做动员部署的讲话,要讲得大家有干劲有信心,要讲得大家明白怎么干,这样才会使工作事半功倍,顺利而少出差错。

(1)讲好目标。

要讲明背景,讲清地点、范围、讲出期望的成果。

(2)讲好为什么。

要讲好这项工作对个人,对团体,对社会的意义。

要正面讲好,不能好面讲。

不能讲“我的工作要做到不能让上级检查时批评”,更不能讲成“上级要是检查没有通过罚款,我要摊在每个人头上,为了个人不受损失,大家团结越来做好这项工作。

”长此以往,队伍的正面气氛和精神境界人员素质有可能下走下坡。

(3)讲好怎么做。

最基本的有三点:谁负责?什么标准?什么时间完成?如果工作复杂还要讲好如何分工分阶段。

还要讲好操作规范、注意安全、相关政策等事项。

(4)讲好激励机制。

(5)注重事后讲评。

事后讲评是一个单位内部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事后讲评能够把好人好事提炼出来,凝固下来,积累下来,成为同一部门成员大家共同的文化背景。

时间久了,就成为一种风气,一种凝聚力。

过去称之为“光荣传统”现在说是部门的“文化建设”。

如果疏于讲评,那这优良传统和文化的氛围就难以形成。

汇报工作汇报工作是各级领导者工作中的一项不可或缺的环节。

许多汇报工作是在人多的情况下进行的,也就是处于演讲的状态下。

(1)内容明确目标明确一般来说,汇报工作最重要的是汇报工作的结果,其次是工作的过程。

如果不是汇报学习收获,汇报中有关感受和认识的部分要从略。

只是时间非常充裕的情况下,讲完结果和过程后,可以讲讲经验体会。

汇报工作的讲话要做到目标指向明确。

有时可能是表达自己的工作成绩,有时可能是为了改变大家习惯的印象,有时可能是让上下左右都理解自己遇到的困难,有时可能是为了争取一笔资金或者政策,有时可能是为了为下一步工作铺平道路……目标明确的工作汇报,是今后工作的推动力。

(2)能简能详重要的汇报工作要有不同长度的版本。

如果领导同志今天一上午要听十个单位的汇报,那每一家的汇报都不可能长,只能10分钟左右。

如果领导同志要听三五个单位汇报,那每家就要汇报20分钟左右,汇报之后还要有接受领导指示的时间。

如果领导同志今天上午来到自己单位视察,听取汇报,那就汇报45分钟左右。

(3)条理清楚一个阶段的重要工作结束了,要向大家汇报,有三种线索。

按照时间顺序汇报,称为“纵向结构”,也就是竖着讲。

汇报时的结构通常是“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按照空间顺序汇报,称为“横向结构”,也是横着讲。

汇报时的结构通常是“东、西、南、北、中……”按照问题顺序汇报,称为“横向结构”,也属横着讲。

汇报时的结构通常是“成果、特点、困难、规律……”汇报时的结构顺序不能乱,讲到某个局部之内可以有“横”“竖”的变换,主线索应该是明确不变的。

(4)数据充分汇报工作的演讲要善于运用数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