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教学设计一、课题内容本课题所学习的内容涉及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盐化肥》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
本课内容是从生活中的食盐拓展到化学意义上的盐类化合物,指出即使在生活中,人们常见的盐也不止食盐一种。
授课时间:2课时二、教学分析:食盐是生活中最常见、人们最熟悉的盐,也是学生最早认识的盐。
把盐等同于食盐是较常见的误解。
本课题一开始就在上一单元所学盐的概念的基础上,提醒学生注意这二者的区别,既有警示作用,说明学习化学知识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性,也可加深学生对盐类概念的理解。
教材接着指出即使在生活中,人们常见的盐也不止食盐一种,进一步印证上述盐类的概念,同时引出本课题主题──生活中常见的盐。
本课题主要介绍了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四种盐。
分为两部分:一是氯化钠,简介氯化钠的用途、在自然界的存在及晒制,并由此引出粗盐提纯的活动与探究──学习蒸发操作,进一步训练溶解、过滤等操作技能。
二是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在简要介绍了这三种盐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之后,通过前面已学的碳酸钙与盐酸的反应及含碳酸钙的建材被盐酸腐蚀的照片,自然地引出碳酸钠、碳酸氢钢相关性质的探讨实验,意在让学生认识到含碳酸根和碳酸氢根的盐具有与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的共性。
至此,在酸、碱、盐的反应中,从生成物情况来说,学生已接触过生成水的反应(中和)和生成气体的反应,尚缺生成沉淀的反应,因此教材列举了碳酸钠与氢氧化钙生成沉淀的反应,并由此概括出复分解反应的概念,进而由讨论得出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本课题未给出了两个资料,一个结合纯碱用途简介为我国制碱工业做出巨大贡献的侯德榜先生的事迹,这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素材;另一个结合碳酸钙的性质简介石笋和钟乳石景观的形成,是联系实际和地理知识的好例子,具有展现化学扭力、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的组成及其在生活中的主要用途(2)能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判断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能否发生(3)掌握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4)学习蒸发操作技能并综合运用相关操作分离、提纯固体混合物2. 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相关部分内容,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
(2)通过探究粗盐的初步提纯从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实验操作能力。
(3)通过比较碳酸盐的相关化学方程式,能简单的归纳出相同点,为复分解反应概念的引出作好铺垫。
(4)通过相关资料的阅读,增加课外知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具体实验,既学会粗盐提纯基本操作,又消除了前面阅读整理知识的单一性,同时增加了学习化学的兴趣。
通过相关图片的展示,培养学生热爱社会热爱生活的情怀。
四、教学设计思路本课题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与社会的发展也不可分割。
在教学设计中,密切注意联系社会实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在强烈的求知欲望中探索新知识,变枯燥为生动,把学习作为一种享受;另一方面,课程设计尽量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通过大量的实物、录像、图片,让学生去感知、体验、对比,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本课题设计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介绍氯化钠、碳酸钙、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组成及其在生活中的主要用途,掌握碳酸根和碳酸氢根离子的检验方法;第二课时介绍粗盐的提纯以及复分解反应。
本课时介绍几种生活中常见的盐: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以及碳酸根和碳酸氢根离子的检验。
本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教学,用视频资料介绍学生熟悉的物质──氯化钠的制取过程,石笋和钟乳石的形成,用丰富的表现形式保证学生的视听结合,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课堂活动,展现化学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采用学生讨论交流的方式让学生展示自己所了解到的氯化钠、碳酸钙、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一些性质和用途。
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使他们都能具备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须的化学知识、技能,增强学好化学的信心。
让学生体会化学与人类的生产、生活紧密相联,真正体现“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
通过学生探究实验,注意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增强探究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增长知识,使学生切实感受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参与意识,体现合作性学习和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
从而达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
最后让学生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上网查询为我国制碱工业做出巨大贡献的侯德榜先生的事迹,将化学知识的学习和爱国主义教育融为一体。
五、教学资源仪器、药品试管、单孔塞、导气管、石灰石、碳酸钠溶液、碳酸氢钠溶液、碳酸钾溶液、碳酸镁溶液、盐酸溶液、澄清石灰水。
教学过程中借助多媒体课件、互联网上收集的资料六、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多媒体教学七、教学过程:八、教学反思:氯化钠在生活中的用途很多,教材中只列举了一些最常见的例子。
教学中可以发动学生结合课后习题多列举一些,如盐水漱口防治口腔炎症、预防感冒等,以开阔学生思路,活跃课堂气氛。
实验部分的一些操作在上一学期已经学习过,但由于练习不多,相隔时间又较长,应要求学生作好预习,提醒学生复习称量、过滤等操作,使学生实验时心中有数,以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同时避免盲目地“照方抓药”。
对实验中出现的新仪器和操作技能,教师要加以指导。
在生活中利用碳酸钠较多的是它的碱性──去油污;在生活中利用碳酸氢钠较多的是也是它的碱性──用作药物中和过多的胃酸。
教材中有意回避了这一点。
这主要是为了避免涉及水解问题。
在教学中很可能遇到学生提出有关问题,可以简单告诉他们这两种盐溶于水呈碱性,不宜过多、过早讲述盐水解的知识。
在这里留下一点悬念,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附录一:诗歌——盐白皙。
晶莹。
光洁。
长风。
海水、阳光……多么优秀的生灵,来自广袤宽阔的海域。
一粒粒。
一片片。
一堆堆。
在苍劲的歌谣与叮当响的汗滴里缓缓结晶。
在民间。
盐深谙民以食为天的道理。
站在生命的源头,盐,提着一粒粒雪籽般圣洁的光,穿越幽暗的陶瓿与梦境,紧挨着百姓平凡朴质的日子里,一日三餐,着露化雨,不分贵贱,在不断的溶化是得到了一种升华。
时光坚硬的风穿过陶碗的豁口,历史留下一个个沧桑荒蛮的记忆。
宿沙氏始煮海为盐。
春秋管仲开创官营,青史垂名盐铁之议……一粒盐,托起历史漫漫的风雨尘埃,沾满咸味的史页上,盐裹侠着电闪雷鸣,演绎多少朝代的兴衰成败;古道中,盐水渍咸了马背上一个个千古的传奇……国需家用。
小小的盐粒,紧系着人类的欢乐与悲哀,承载着多少帝王的怅然与百姓的祈愿。
盐丰富的营养元素,强健着我们的体魄和精神。
既是在生活困顿艰辛的日子里,只有盐与我们的父老乡亲相依为命,茅屋下坚守着碗里白花花的清贫……生活幽深的巷子啊,车水马龙,我听见了细微的盐粒聚汇出来雄浑有力的声响;盐深情地烁亮在我们的身旁。
盐的足音响彻我们的苦难与幸福。
拒绝平淡。
盐衔着汗水与我们早出晚归,在粗犷雄厚的劳动号子里劲舞裸奔。
一粒粒智慧携领着我们跃过内心所有的关山,照耀着我们美好的前程。
盐以咸咸的语言渗透于我们的体内与日子,我们的生活因此而多汁多味。
盐从我们皮肤里渗出来的是汗。
盐从我们眼角里溢出来的是泪;盐从我们脉管里流出来的是血。
盐从我们心灵里淌出来的是歌……我们与盐溶为一体。
盐与我们的泪滴、汗珠、血液,理想秉承着同一种滋味,成为我们肉体与灵魂的一部份。
盐的光泽涂抹着我们的歌谣与未来,芬芳着我们的生命与憧憬。
盐以它晶莹的白纯洁着我们的灵魂和精神。
在深夜里静思,我惊奇地发现;玉屑一般的盐,坚守着一种贞洁,与尘世间所有的黑,保持着世袭的一种警觉。
我不断仰望着矗立在内心的盐粒,那雪山一样圣洁的高度,它耀眼的白与日月同辉。
盐让我们领悟出,尘世间什么是自信什么是力量什么是奉献。
长河落日。
莽莽岁月。
我们在洪荒的传说中追寻;我们在人类的历史里叩问?——没有盐是否意味着生命走向死亡与沉寂;拥有盐就拥有了光明和新生?!走进一粒盐的内部,我领略到了大海的力量与神奇……苏氏三姐妹三姐妹:我们住在奇妙的化学王国里,我们是小有名气的“苏氏三姐妹”──苏打、小苏打和大苏打。
别看我们的名字这样相似,可脾气(性质)却不一样,对人类的贡献(用途)也各不相同。
妹妹:我是苏打,苏打是Soda的音译,化学式为Na2CO3。
我的名字颇多,学名就是碳酸钠,俗名除叫苏打外,又称纯碱或者苏打粉。
在三姐妹中,我的用途最广。
我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化工产品,是玻璃、肥皂、纺织、造纸、制革等工业的重要原料。
在冶金工业以及净水中也都用到我。
在日常生活中,我也有很多用途,比如可以直接作为洗涤剂使用,在蒸馒头时加入一些我,可以中和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酸性物质,同时让你吃到的馒头柔软疏松。
二姐:我是二姐小苏打,我的化学式是NaHCO3 ,我的名字也颇多,学名碳酸氢钠,又称重碳酸钠或酸式碳酸钠。
俗名除小苏打外,还有发酵苏打和重碱等。
我的用途也很多,在灭火器中,我是产生二氧化碳的原料之一;在食品工业中,发酵粉里的一种主要原料就是我;在制造清凉饮料时,我也是常用的一种原料;在医疗上,我更是治疗胃酸过多的一种药剂。
侯德榜先生的事迹纯碱工业始创于18世纪,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制碱技术把持在英、法、德、美等西方发达国家手中。
1921年正在美国留学的侯德榜先生为了发展我国的民族工业,应爱国实业家范旭东先生之邀毅然回国,潜心研究制碱技术,成功地摸索和改进了西方的制碱方法,发明了将制碱与制氨结合起来的联合制碱法(又称侯氏制碱法)。
侯德榜为纯碱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附录二:11-1课前检测:1、指出下列物质中那些是氧化物?哪些是酸?那些是碱?那些是盐?(将化学式写在相应的横线上)H2O CaCO3 HCl H2O2 Na2CO3 Ca(OH)2 MnO2 H2SO4 NaOH NaHCO3 KOH HNO3 K2CO3 NaNO3 H2CO3 Mg(OH)2氧化物:酸:碱:盐:附录二:课前预案11-1生活中常见的盐学案日常生活中所说的“盐”通常指,化学中的“盐”是指的一类物质的总称。
阅读教材完成下表:活动探究:粗盐的提纯过程(1)预习教材,填表(2)回顾,回答在过滤得操作中,我们常说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分别是指什么。
一贴二低三靠(3)粗盐提纯的实验中需要哪些仪器?2、请你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湿法冶金(铁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2)铜与硝酸银溶液的反应(3)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3将下列物质的化学式按要求填在横线上。
(1)氯化钠(2)高锰酸钾(3)碳酸钙(4)碳酸氢钠(5)亚硝酸钠(6)碳酸钠可用来配置生理盐水的是可用来做补钙剂物质的是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中的主要成分是用于造纸和制洗涤剂的物质是有毒的盐是溶液呈紫色,常用于配置消毒液的物质是附录三:基础检测1、在蔬菜生长过程中,常喷洒农药防治病虫害,据有关专家介绍,用碱性溶液或清水浸泡,可使残留在蔬菜上的农药的毒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