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概述精品PPT课件
公共关系 评估
1
2
五步曲
5
4
公共关系 实施
公共关系 策划
3
公共关系
论证
公共关系学
第二讲 公共关系起源与发展
一、人类早期的“公共关系” 在政治生活中 一些比较开明的帝王、统治者或政治活 动家,已经懂得如何运用诱导、劝说、宣传等手段来影 响民众态度和社会舆论,尽可能地在民众当中树立自己
良好的形象,以便达到自己特定的政治目的.
社会组织里静态和动态公共关系紧密相连
(三)三个构成要素:
公共关系学
社会组织(主体) 公众(客体) 传播(媒介)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源自社会组织社会环境 传播
公众
公共关系学
(四)公共关系工作四个步骤:
公共关系 调查
公共关系 评估
1
2
四步曲
4
3
公共关系 策划
公共关系 实施
公共关系工作五步曲
公共关系学
公共关系 调查
巴纳姆的信条是“凡是宣传都是好事”。 整个巴纳姆时期在公关史上又被称为“公众受愚弄 时期”。这个时期的公共关系称为“单向吹嘘式的公共 关系”。
公共关系学
2. 艾维·李时期
P16
——公共关系的职业化
19世纪末,美国垄断巨头与公众的矛盾剧增,社会
声誉每况愈下。1903年到1912年2前多篇揭丑文章发表,
公共关系 第一讲
公共关系学什么? 为什么学公共关系? 怎么学公共关系?
公共关系学什么?
一个目标 两种状态 三个构成要素 四个工作步骤
公共关系学
(一)公共关系的基本目标 (一 个目标 )
是为一定的组织机构在社会公众中树立良好 的形象,和谐关系。
(1)组织形象:是指公众对组织机构的总体印 象——是主客体的统一。
公共关系学
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公共关系学
★孔子学说中的公关思想★
持和用礼——公关的基石
“礼之用,和为贵。”
讲求信誉——塑造形象的意识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好恶必察——服务公众的意识
“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知人爱人——利益互惠意识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中庸之道——关系协调意识
童度假提供方便 4.增加工资,在处理公共关系时还向媒介发表“原则宣
公共关系学
策
2..中国古代公关思想和活动
士 游
说
苏秦
之
风
合纵抗秦,佩带六国相印, 盛
主张六国结成盟国。
行
舌
战
宣
张仪
讲 艺
术
运用连横,采用“个个击破”
发
的战术,拆散六国的盟约。
达
中国古代的一些思想 孔子:仁是人际交往的最高道德原则
强调人应该讲信,“人无信不立”。
老子: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折射出小国寡民的思想
“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中国古代的一些活动
商
春秋齐国的“田氏代齐”
鞅
商鞅变法的“令出必行”
吕不韦的《吕氏春秋》增损一字予千金 刘
邦
冯谖替孟尝君“买义”
刘邦的“休生养息”
曹操的“下令求贤”
诸葛亮的“七擒孟获”
公共关系学
吕 不 韦
曹 操
【小资料】
公共关系学
新嫁娘
王建
三日入橱下 洗手做羹汤 未谙姑食性 先遣小姑尝
二、古代公共关系的特点
公共关系学
1.带有明显的自发性和盲目性 2.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和伦理色彩 3.传播手段简单
公共关系学
公共关系的发展
公共关系学
1. 巴纳姆时期
——现代公共关系的孕育期 19世纪30年代,美国报业掀起了一场便士报运动。 便士报运动使报纸完成了大众化、通俗化的飞跃。 当时最有名的代表人物叫费尼斯·巴纳姆,故将公 共关系发展史的这一时期称为巴纳姆时期。
(二)公共关系的两种状态
公共关系学
——公关工作的表现形式
静态公共关系——一种无意识的状态
动态公共关系——一种有意识的传播活动
(自发的公共关系状态)
(自觉的公共关系状态)
企业公共关系 的自然状态
日常性公关工作 专题性公关工作
企业公共关系 的意识状态
有的较好,更多 的是不良状态
企业公关 研究的重点
企业所追求的 理想形象
同时还有社论和漫画,形成了美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扒粪
运动(Muckraking)”。
“说真话、讲实情”来获取公众信任的主张被提了出 来,艾维·李就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人物。
公共关系学
★艾维·李观点 ★ 一个组织想要获得良好的声誉和形象,不 是依靠向公众封锁消息或欺骗公众来实现的, 而是要把真实情况披露于世,以争取公众对 组织的理解和信任。
公共关系学
案例 艾维·李处理洛克菲勒员工罢工事件
洛克菲勒因公然下令在科罗拉多残杀罢工的工人而一度 声名狼藉,被称为“强盗大王”,与公众之间的矛盾十 分尖锐。
处理措施
1.聘请社会上权威的劳资关系专家来调查导致此次事故 的具体原因,并公之于众
2.邀请一位工人领袖参与解决劳资纠纷 3.建议洛克菲勒向社会慈善事业捐款、救济贫困、为儿
①形象是一种总体评价 ②形象确定者是公众 ③形象源于社会组织的表现
公共关系学
(2)知名度和美誉度——评价组织形象最基本的指标
知名度是一个组织被公众知晓、了解的程度。(名气) 美誉度是一个组织获得公众信任、赞许的程度。(名声)
(3)组织的总体特征与风格——公众对组织及其行为 的概括性认识。
(4)组织的形象定位——组织在公众心目中确定的自 身形象。
“我们的责任,是代表企业单位及公众组织,就公众关 心并与公众利益相关的问题,向新闻界和公众传播迅速 而真实的消息。”
公共关系学
2. 艾维·李时期
艾维·李不仅首创了“公共关系”这一专门职业, 而且,他提出了“说真话”、“公众必须被告知”的命 题,将“公共利益与诚实”带进了公共关系领域。使 公共关系这门学科从对简单问题的探讨上升为探求 带有某些规律性的原则和方法,大大推动了这门学 科的发展,使公共关系进入到了“单向传播式的公共 关系”阶段。故,他被认为是现代公共关系之父。
公共关系学
2. 艾维·李时期
1903年,他开办了第一家宣传顾问事务所,成为 向客户提供服务而收取费用的第一个职业公共关系人 员,现代公共关系职业化由此发端。
其公共关系思想的核心是“公众必须被告知—— 向公众讲真话。” 1906年,艾维·李向新闻界发表了著名的具有里程 碑性质的《原则宣言》,阐明了他的事务所的宗旨:
诸葛亮
刘备
宋江
1.古代西方
古希腊
——亚里士多德在其《修辞学》一 书中,强调要用动感情的语言去争取 和影响听众,将修辞视为争取和影响 公众思想行为的艺术,这是人类历史 上最早的公共关系著作。 古罗马
——凯撒专门写了记载其功绩的纪 实性著作《高卢战记》,这本书被称 为“第一流的公共关系著作”。
公共关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