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优选第二章口腔生物化学

优选第二章口腔生物化学

第二节 唾液及龈沟液的生物化学
唾液腺及唾液的功能
唾液的分泌功能 唾液消化及营养功能 唾液的保护功能 唾液的诊断作用
第二节 唾液及龈沟液的生物化学
唾液腺的分泌功能
外分泌功能 人体每天唾液总分泌量约为540~640 ml, 分泌量最大的是下颌下腺,占总唾液分泌量的60%左右 人体唾液分泌分静态分泌和刺激分泌 内分泌功能 唾液腺合成并分泌入血的肽类物质达30种以上 常见有腮腺激素 (parotin)、表皮生长因子、神经生长因子等
第二节 唾液及龈沟液的生物化学
消化及营养功能
协助咀嚼和吞咽 维持味觉功能 直接参与消化作用 提供各种营养来维持口腔软硬组织的代谢平衡
第二节 唾液及龈沟液的生物化学
唾液的保护功能
润滑作用 维持黏膜的完整 软组织修复作用 清除作用 调节口腔菌群平衡 维护口腔缓冲能力 维持牙齿矿化
第二节 唾液及龈沟液的生物化学
Lashley 杯收集及测定小型猪腮腺唾液流率
A
B
A Lashley 杯及负压吸引球 B 使用Lashley杯收集唾液
第二节 唾液及龈沟液的生物化学
二、龈沟液的生物化学
第二章 口腔生物化学
龈沟液的组成
细胞成分:包括细菌、脱落上皮细胞、炎症细胞等 无机成分:主要是Na+和K+ 有机成分:主要有免疫蛋白,血浆蛋白等 龈沟液中的酶类及其他成分
唾液分泌的测定方法
静态唾液总流率 反映唾液腺在无刺激状态下的基础分泌 常用的测定方法:吸取法、吐取法、吸引法、 棉垫法
动态唾液总流率 唾液腺在刺激状态下的分泌 常用的测定方法:酸刺激法、咀嚼刺激法、方糖法
静态唾液流率及咀嚼白蜡动态唾液流率的测定
静态唾液流率测定: 10分钟口腔内总唾液 动态唾液流率测定: 咀嚼白蜡6分钟口腔内 总唾液
第二节 唾液及龈沟液的生物化学
维持黏膜的完整,修复口腔软组织
直接与外源性或内源性有害物质反应 蛋白酶、菌蛋白、富半胱蛋白、生长因子等 修复软组织 表皮生长因子、神经生长因子等
第二节 唾液及龈沟液的生物化学
调节口腔菌群平衡:
抑制微生物生长: 溶菌酶 唾液过氧化物酶 免疫球蛋白:SIgA 乳铁蛋白 富组蛋白
第二节 唾液及龈沟液的生物化学
有机成分
唾液蛋白质根据氨基乙糖含量可分为 黏多糖(mucins):氨基乙糖小于4% 糖蛋白:氨基乙糖大于4% 涎腺不同类型的腺细胞分泌蛋白不同 浆液性腺泡分泌蛋白主要包括富脯氨酸蛋白、糖蛋白等 黏液性腺泡分泌黏蛋白 导管上皮及基底细胞分泌乳铁蛋白、溶菌酶、SIgA等
促进微生物定植: 唾液粘蛋白MGⅡ型
第二节 唾液及龈沟液的生物化学
参与获得性膜,维持牙齿再矿化或牙结石的形成
富组蛋白:抑制磷酸钙结晶形成,缓冲作用, 富酪蛋白:能促进放线菌在牙面的黏附,抑制磷酸钙沉积 富半胱蛋白:抑制蛋白分解,抑制磷酸钙结晶形成 唾液淀粉酶:促进牙菌斑形成 酸性富脯蛋白:协助细菌定植,促进牙体硬组织再矿化
第二节 唾液及龈沟液的生物化学
唾液成分
无机成分
钠、钾、氯:唾液中主要的阳离子和阴离子 钙和磷:促进牙齿再矿化,维持牙组织的完整性 氟:可形成氟磷灰石,提高牙的抗龋力 硫氰酸盐:对口腔一些微生物起抑制作用 重碳酸盐:口腔环境最重要的缓冲系统 氢离子及气体:调节唾液pH 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抑制细菌和真菌,调节口腔微生态 微量元素:如铜、锰、镍、钛、钼等
第二节 唾液及龈沟液的生物化学
唾液蛋白按作用分类
润滑作用
唾液黏蛋白: 由下颌下腺、舌下腺及小涎腺分泌 按分子量高低分为MGⅠ和MGⅡ型 具有润滑作用的主要是疏水性的MGⅠ
富脯蛋白: 主要由腮腺分泌,是人类唾液中最大的一族蛋白 根据共性区可分为酸性、碱性和糖激化型三类 具有润滑特性的主要是糖性富脯蛋白
龈沟液成分变化作为牙周病变的评判指数
牙周炎活性相关指标:碱性磷酸酶、β-葡萄糖苷酸酶、天 门冬氨酸基转移酶、前列腺素(PGE2)等
第二节 唾液及龈沟液的生物化学
第三节 牙菌斑的生物化学
第二章 口腔生物化学
教学安排 1. 教学时间 2学时 2. 教学方式 提前两周公布思考题,学生组成小组,每组承担1个题目。 自学、讨论,以小组为单位推举专题发言,1学时。教师引导讨论总 结,1学时。
优选第二章口腔生物化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口腔生物学》第四版
第二节 唾液及龈沟液的生物化学
(本节所附照片除特别标注外均来自首医口腔基因治疗与牙再生分子生物学实验室) 第二章 口腔生物化学
唾液的生物化学
唾液的生物化学 唾液与口腔环境 唾液成分 涎腺及唾液的功能 唾液分泌的测定方法
龈沟液的生物化学
第二节 唾液及龈沟液的生物化学
龈沟液的收集及分析
纸尖或滤纸条收集龈沟液
第二节 唾液及龈沟液的生物化学
毛细管收集龈沟液
龈沟液中的酶类及其他成分
胶原酶:随炎症程度加剧而明显增加 组织蛋白酶:随炎症程度加重而增加 碱性磷酸酶:活性与病变活动度显著相关 β-葡萄糖苷酸酶和芳基硫酸酯酶:与牙周炎炎症程度
相关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可能与牙周病活动性相关 介导因子:主要有白三烯类物质和前列腺素 内毒素:与牙龈炎症程度及牙周炎有高度相关性
第二节 唾液及龈沟液的生物化学
龈沟液的生理功能及临床意义
龈沟液的抗菌防御作用
缓冲作用以清除微生物代谢产物 活性白细胞、溶菌酶、乳铁蛋白等吞噬抑制或杀灭细菌 抗体补体系统发挥抗菌作用
第二节 唾液及龈沟液的生物化学
唾液的诊断作用
诊断口腔疾病:慢性复发性腮腺炎、龋病、牙周病等 诊断全身性疾病:舍格伦综合征、糖尿病、乙型肝炎、
甲型肝炎、艾滋病 药物监测:酒精、咖啡因、苯丙胺类药物 测定激素水平:睾酮、雄烷二酮、雌激素和孕激素等 检测体内的环境毒物:汞、铅、铬等
第二节 唾液及龈沟液的生物化学
龈沟液的组成 龈沟液的生理功能及临床意义
第二节 唾液及龈沟液的生物化学
一、唾液的生物化学
第二节 唾液及龈沟液的生物化学
唾液与口腔环境
唾液是天然开放系统,唾液与微生物相互作用: 唾液为微生物提供所需新鲜底物 唾液可去除微生物产生的代谢产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