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肺癌病人的护理
学习目标
了解肺癌的病因病理、分类、主要辅助检查方法及处理原则。
熟悉肺癌的临床表现及护理评估、护理诊断及护理问题 掌握肺癌的术前指导、术后护理要点 重点:术后呼吸道护理、不同术式体位护理及胸腔闭式引流 护理、功能锻炼
肺癌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肺癌):指起源于支气管粘膜 上皮的癌症。
病理分类
鳞癌
腺癌
小细胞癌
大细胞癌
45% 2/3中央型 男性多 淋巴转移较 慢 放、化疗不 敏感 预后稍好
20% 3/4周围型 女性多 血行播散及 胸水 化疗较敏感
预后差
20-35% 4/5中央型 青状年 血行转移较 早 放、化疗敏 感 预后差
1% 多为中央型 青状年 血行、淋巴 转移较快 放、化疗较 敏感 预后差
支气管狭窄、阻塞、呼吸面积减少所致
5.发热
癌肿坏死—癌性发热,不受抗菌素治疗的影响。
癌肿阻塞支气管—阻塞性肺炎—发热
晚期:全身表现恶病质 侵犯、压迫症状
声嘶 ——压迫喉返神经 吞咽困难——肿瘤压迫或侵犯食道 静脉压增高 ——上腔静脉受压综合征
胸腔积液——胸壁受累
膈肌麻痹——同侧膈神经受压,呼吸受损
术后护理
1.监测生命体征
体温 脉搏、心率 呼吸:注意有无呼吸窘迫 血压
血氧饱和度
2.保持呼吸道通畅
常规氧气吸入24~36h 观察有无缺氧表现
术后早期可短时间使用呼吸机
鼓励病人深呼吸,有效咳嗽,咳痰,必要时行叩背排痰 稀释痰液,可行雾化吸入等,必要时行纤支镜灌洗
4.合适体位
1.心理护理 2.纠正营养
营养不良者行胃肠内或胃肠外营养
3.改善肺泡通气与换气功能
戒烟,至少两周
保持呼吸道通畅:有大量分泌物时行体位引流,痰液粘稠 时行雾化吸入,必要时纤支镜灌洗。
保持口腔卫生,遵医嘱给抗生素
4.手术前指导
指导病人练习深呼吸(腹式呼吸),有效咳嗽与翻身 腹式呼吸训练 指导病人正确床上活动,大、小便 指导手术侧手与关节活动
霍纳综合征——颈交感神经节受累
辅助检查
X线:中央型早期无异常
CT、磁共振 痰脱落细胞学检查
纤支镜检查:中央型阳性率达80%-90%
其他:胸水检查、经胸壁肺穿刺检查、剖胸探查癌
周围 型肺 癌
纤支镜 检查
治疗原则
综合治疗 放射线治疗 手术治疗
免疫治疗
意识未恢复,头偏于一侧 血压稳定,半坐卧位 肺叶切除或者楔形切除着,半卧、左或右侧卧位,建议健 侧卧位,促进患侧肺复张 全肺切除,平卧,1/4侧卧 有血痰或支气管瘘管者,患侧卧位并通知医生
5.活动与休息
鼓励早期下床活动,预防肺不张,改善肺功能
促进手与关节的活动,防止废用性萎缩。
1.咳嗽:(最常见症状) 常出现刺激性咳嗽,大多有阵发性干咳,仅有少量白色 泡沫样痰,抗炎无效。 肿瘤增大 —阻塞支气管 —肺部感染 — 可有脓痰、痰量多。
2.咯血
通常为痰中带血
丝痰或少量咳血, 大量咳血很少见
3.胸痛
多为轻度钝痛。 癌肿侵犯胸膜时尖锐胸痛。 侵及肋骨—固定压痛
4.胸闷、气急
6.一侧全肺切除护理
胸腔闭式引流管护理:持续夹闭,间
断开放,引流速度宜慢 20~30滴/分
术后24h补液量不超过2000ml,速度 保持呼吸道通畅 术后7~10天卧床休息,禁忌健侧卧
位
2.职业: 已知石棉、煤焦油、沥
青、石油、无机砷、烟
草加热产物、铬、镍、 芥子气等与肺癌有关
3.大气污染 煤、石油燃烧废气、公路沥青、厨房油烟气 (含苯并芘) 城市居民较农村发病率高 2倍
4.电离辐射
自然界、医疗、工矿产生的辐射线 5.其它 气道慢性刺激(炎症、疤痕) 遗传因素
身心状况
早期:周围型往往无症状
转移途径
直接扩散 淋巴转移:常见途径
血行转移:多见于晚期常见部位肝、骨骼、脑、肾上 腺
护理评估——健康史
1.吸烟
l 是公认的肺癌危险因素。
烟雾中含 20 多种致癌物
(苯并芘)。
l 吸烟者肺癌发生率比非吸 烟者高10-20倍,死亡率 高10-30倍(被动吸烟者 危险性增加50%) l国内资料:男性肺癌85-90%,女性19.3-40%与吸烟有关 l吸烟量越大、年限越长、吸烟年龄开始越早,死亡率越高
肺癌治疗
化学药物治疗
中医中药治疗
手术方法-胸腔镜
手术方法-经典
护理问题
气体交换受损 与肺组织病变、手术等有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疾病消耗、 焦虑 与担心手术及疾病预后有关 潜在并发症:出血、感染、肺不张等 手术创伤有关
知识缺乏:缺乏有关疾病的相关知识
护理措施——术前护理
概
述
肺癌是目前最常见、发展最快的恶性肿瘤
全球肺癌发病率(男性)居癌症发生的榜首,男女之比为3~5:1, 近年女性发病明显增加
占癌症死亡原因的第一位
总的5年生存率为30%~40%。
解剖学分类
分布:右肺多于左肺,上叶多于下 叶 中心型:起源于主支气管、肺叶 支气管, 位置靠近肺门 周围型:起源于肺段支气管以下, 在肺的 周围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