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及应用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及应用


弱极性有机溶剂或非极性溶剂与极性溶剂的混合物, 如正构烷烃(己烷、戊烷、庚烷等)、二氯甲烷/甲 醇、乙酸乙酯/乙腈等
2. 流动相的选择原则是:
极性大的试样用极性较强的流动相,极性小的则用弱 极性的流动相。
3. 混合流动相:
为了获得合适的溶剂极性,常采用两种、三种或更多种 不同极性的溶剂混合起来使用,如果样品组分的分配 比k值范围很广则使用梯度洗脱
2. C18有较高的碳含量和更好的疏水性,对各种类 型的生物大分子有更强的适应能力,在生物化 学分析工作中应用最为广泛。
清华大学材料与表面组
按键合到载体上的官能团可分为:
1. 非极性键合固定相: 键合在载体表面的功能分 子是烷基、苯基等非极性有机分子。如最常用 的ODS(Octa Decyltrichloro Silane)柱或C18 柱、C8、C4等
仪器分析第10讲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2
朱永法 清华大学化学系
2005.5.10
清华大学材料与表面组
主要内容
• 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原理 • 液液分配色谱 • 离子色谱原理; • 凝胶色谱原理
清华大学材料与表面组
峰展宽因素
• 柱前峰展宽 是指由进样及进样器到色谱柱连接管引起 的峰展宽。
• 柱后峰展宽 主要由检测器流通池体积以及连接管所引 起的展宽。
• 液相色谱的柱外效应比气相色谱严重和显 著;
清华大学材料与表面组
液相色谱分离模式
一、吸附色谱(adsorption chromatography) 原理:
基于被测组分在固定相表面具有吸附作用,且各 组分的吸附能力不同,使组分在固定相中产生保 留和实现分离的方法。
固定相:
固定相通常是活性硅胶、氧化铝、活性炭、聚乙 烯、聚酰胺等固体吸附剂,所以吸附色谱也称液 固吸附色谱。活性硅胶最常用。
正相色谱
• 正相色谱常用的流动相及其冲洗强度的顺 序是: 正己烷<乙醚<乙酸乙酯<异丙醇
其中最常用的是正已烷,虽然其价格较贵,但80 %的顺、反 和邻位、对位异构体仍然要用正相 色谱来进行分离
• 在正相色谱柱中,极性弱的先流出
清华大学材料与表面组
反相色谱
1. 反相色谱最常用的流动相及其冲洗强度如下:
• 液固吸附色谱法中最常用的吸附剂是硅胶,流动 相是以烷烃为基的二元或多元溶剂系统;
• 适合分离相对分子量中等的油溶性样品,对具有 不同官能团的化合物和异构体具有较高的选择 性;
清华大学材料与表面组
三、空间排斥色谱 (又称凝胶色谱和分子筛色谱)
2. 极性键合固定相: 键合在载体表面的功能分子 是具有二醇基、醚基、氰基、氨基等极性基团 的有机分子
清华大学材料与表面组
清华大学材料与表面组
液液分配色谱类型
• 正相色谱法HPLC(normal phase HPLC):
流动相极性小于固定相极性的称为正相色谱,极性小的组分先流出,极 性大的组分后流出; 是由极性固定相和非极性(或弱极性)流动相所组成的HPLC体系。其代 表性的固定相是改性硅胶、氰基柱等,代表性的流动相是正己烷。吸附 色谱也属正相HPLC,适合于分离极性化合物
H2O<甲醇<乙腈<乙醇<丙醇<异丙醇<四氢呋喃 常用的流动相组成是:“甲醇—H2O”和“乙腈—H2O”, 通常优先考虑“甲醇—H2O”流动相
2. 反相色谱中,溶质按其疏水性大小进行分离,极 性越大疏水性越小的溶质,越不易与非极性的固定 相结合,所以先被洗脱下来
清华大学材料与表面组
液固吸附色谱法
• 流动相为液体,固定相为固体吸附剂,根据吸附 作用的不同而进行分离的色谱方法称为液固吸附 色谱法;
清华大学材料与表面组
应用
1. 吸附色谱用于结构异构体分离和族分离仍 是最有效的方法,如农药异构体分离、石 油中烷、烯、芳烃的分离。
2. 缺点是容易产生不对称峰和拖尾现象
清华大学材料与表面组
二、液液分配色谱
• 原理 主要基于样品分子在流动相和固定相间的溶解度 不同(分配作用)而在两相中进行不同分配实现 分离的液相色谱分离模式
清华大学材料与表面组
OH OH + C18H37SiCl3 OH
O O Si C18H37 O
1. 最常用的“万能柱” ——“C18柱”,简称“ODS” 柱,即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填料 (Octadecylsilyl,简称ODS)。在反相色谱中 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可完成高效液相色谱 70~80%的分析任务。
• 反相HPLC(reversed phase HPLC):
当流动相的极性大于固定相的极性的称为反相色谱,极性大的先流出, 极性小的后流出; 由非极性固定相和极性流动相所组成的液相色谱体系,与正相HPLC体系 正好相反。其代表性的固定相是十八烷基键合硅胶(ODS柱),代表性的 流动相是甲醇和乙腈。是当今液相色谱的最主要分离模式,适合于分离 非极性或中等极性物质如:芳烃、稠环芳烃及烷烃等化合物
• 和GC的差异 相同的是:分离的顺序均取决于分配系数,分配 系数大的组分保留值大;不同之处是流动相的性 质对GC的分配系数影响不大,但对LC的影响很 大。
一般分为:液液色谱、键合相(bonded-phase)色谱
清华大学材料与表面组
液液分配色谱
1. 液-液分配色谱固定相:是通过物理吸附 的方法将固定液涂在载体表面,由于流动 相的溶解作用或机械力作用,固定相容易 流失,导致保留行为的改变,重现性很 差,引起分离试样的污染;
2. 键合固定相:以化学键合的方法将功能分 子结合到惰性载体上,固定相就不会溶解 到流动相中去;
清华大学材料与表面组
键合固定相
最常使用的全孔微粒硅胶(3~10μm)是化 学键合相硅胶 ,优点是:
①硅胶的强度大; ②微粒硅胶的孔结构和表面积易人为控制 ③化学稳定性好
最常用的键合相键型是:硅烷化键合相,它 是硅胶与有机硅烷反应的产物 ;
清华大学材料与表面组
液液分配色谱流动相的选择原则
①样品易溶,且溶解度尽可能大 ②化学性质稳定,不损坏柱子 ③不妨碍检测器检测,紫外波长处无吸收 ④粘度低,流动性好 ⑤易于从其中回收样品 ⑥无毒或低毒,易于操作 ⑦易于制成高纯度,即色谱纯 ⑧废液易处理,不污染环境
清华大学材料与表面组
清华大学材料与表面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