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PPT

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PPT

质量管理体系 标准讲解
前言
ISO9000系列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得到全世 界100多个国家认可并普遍推行的国际质量标准。
ISO9000系列标准是由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 语)、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ISO9004质量管理体 系(业绩改进指南)、ISO9011质量和环境审核指南、 ISO10012测量控制系统构成,其中ISO9001和ISO9004是其核 心。ISO9001要求以满足服务对象的质量要求为目标,通过 建立有很强约束力的文件化管理体系,使各项工作及影响工 作结果的全部因素都受于严格的受控状态,并通过不间断的 质量管理体系和管理评审,力求不断改进和提高质量管理
文件更新更改及再批准
文件标识、回收
5、管理职责:(10项职责)
5.1.~5.5.综述
➢ 承诺、传达和证实满足顾客要求和法律、 法规的 重要性;
➢ 制定质量方针/承诺并证实持续改进;
➢ 确保制定质量目标;
5.1.
➢ 进行管理评审;
➢ 确保提供资源。
• 确保确定、转化和满足顾客要求,并了解经过测量
的顾客满意 度;·······················································5.2.
和效率; ➢ 确定防止不合格并消除产生原因的措施; ➢ 建立和应用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
四、原则: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领导作用 全员参与 过程方法 管理的系统方法 持续改进 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与供方的互利关系
(导向) (关键) (条件) (保证) (科学) (方向) (基础) (双赢)
五、职责:(10项职责)
• 确保QMS策
划;···················································5.4.2.
• 确保内部职责权限的规定并沟
通;····················Leabharlann .5.1.• 指定管理者代
5.2. 确保确定、转化和满足顾客要求,并了解经过测量的顾客 满意度; 5.3. 质量方针:适应宗旨/产品特点/两个承诺/框架目标
4.2.3.文件控制
程序规定:▪ 审批; ▪ 必要时评审; ▪ 识别修订状态; ▪ 使用处得到有效版本; ▪ 清晰; ▪ 识别控制外来文件; ▪ 作废撤出或标识。
4.2.4.质量记录的控制
程序规定:标识、贮存、保护、检索、保存期、处置。 文件控制流程图
策划
文件编制
文件评审
文件批准
文件发放
文件培训
文件使用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9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数量:适当、实用(规模/产品和过程复 杂性/人员素质)
必备的程序文件(6个) ▪ 文件控制; ▪ 质量记录控制; ▪ 不合格品控制; ▪ 内部审核; ▪ 纠正措施; ▪ 预防措施。
4.2.2.质量手册 内容:▪体系范围(产品/场所/过程); ▪程序或引用; ▪过程的相互作用(联系和接口)。
➢ 承诺、传达和证实满足顾客要求和法律、法规的 重要性; ➢ 制定质量方针/承诺并证实持续改进; ➢ 确保制定质量目标; ➢ 进行管理评审; ➢ 确保提供资源; ➢ 确保确定、转化和满足顾客要求,并了解经过测量 的顾客满意度; ➢ 确保QMS策划; ➢ 确保内部职责权限的规定并沟通; ➢ 指定管理者代表; ➢ 确保QMS有效的内部沟通 。 质量管理体系过程流程图
(满足顾客要求和法律、法规的重要性,证实持续改进)
5.4. 策划:
5.4.1. 质量目标:与方针一致/按职能、层次分解/可测量/有追求
5.4.2.质量管理体系:满足目标、总要求/保持完整性。(影响 产品符合性的外包过程应控制)
质量策划控制流程图
质量策划需求
质量策划的内容
质量策划的结果
质量计划
质量计划编制的要求
沟通策划 沟通结果
内部沟通控制流程图
决定沟通方式、方法、形式 下一次沟通
沟通实施(正式与非正式)
5.6.管理评审: 目的:评价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内容:评审的输入:(审核结果/顾客反馈/过程的业绩和 产品的符合性/预防和纠正措施的状况/以往评审的 跟踪措施/可能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的变更/改进的建 议) 评审的输出:(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有效性改进/ 与顾客有关的产品的改进/资源需求) 形式:会议 记录:输入报告/会议记录/决议
质量计划的内容
质量计划的编制
质量计划评审和认可
质量计划执行和检查
质量计划的修订
质量计划的控制
5.5. 职责、权限和沟通: 5.5.1. 职责和权限:确保内部职责权限的规定并沟通。 5.5.2. 管理者代表:指定管理者代表。 5.5.3. 内部沟通:信息交流/沟通过程、方式、时机、内容、部 门/“体系有效性的沟通”
一、宗旨:增强顾客满意
二、作用: ▪ 产品实现过程能力和产品质量的
保证; ▪ 为持续改进提供基础; ▪ 增进顾客和其它相关方满意; ▪ 帮助组织保持和改进现有的质量
管理体系。
三、步骤:
➢ 确定顾客和其它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 建立组织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 确定实现目标必需的过程和职责; ➢ 确定和提供实现质量目标必需的资源; ➢ 规定测量每个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的方法; ➢ 应用这些测量方法确定每个过程的有效性
水平,确保预期目标得以实现。简单地说,以顾客为中心, 过程控制,预防为主,持续改进是其核心思想。这个核心有 助于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推进依法治厂,不断提高员工 队伍的综合素质和整体工作效率。
ISO9000源自制造业,其工作程序为PDCA,即计划、实 施、检查、处理。具体表现为:1、通过建立和实施科学、系 统、严密、可行的文件化质量管理体系,促进管理的制度化、 规范化和程序化;2、通过对质量体系全过程各环节实施有效 控制,构筑完整的企业管理质量环,促进企业管理工作有效 开展;3、通过确立以预防为主的管理思想,实行防患于未然 的管理,把可能发生的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4、通过定期审 核和评价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改进管理方式, 持续提高管理绩效。
质量管理体系
4.1. 总要求:
识别过程 D(实施)
提供资源、运行过程
P(计划) 确定过程顺序
制定控制方法和接收准则
C(检查) 监视、测量、分析结果
A(处理) 持续改进
• 应控制影响产品符合性的外包过程。
4.2. 文件要求: 4.2.1.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包括:
▪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 质量手册; ▪ 程序文件; ▪ 策划、运作和控制文件; ▪ 质量记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