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识字教学的精彩

识字教学的精彩

还识字教学与精彩识字对低年级学生,特别是初入学的学生来说是学习的难点,但识字又是低年级学生非跨越不可的一道门槛。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和仅*强迫维持的学习会扼杀学习的热情,这种学习是不会维持长久的”。

因此,教师在识字教学时,努力创设真实、生动、有趣的生活情景,营造轻松快乐的识字氛围,利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孩子在轻松愉快中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过程,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让学生乐学、会学,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一、激发识字兴趣,调动识字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小学低年级的儿童机械记忆、形象思维处于优势,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学习知识大都从兴趣出发。

因而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多样的教学形式,创设丰富多彩的识字情境,把识字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激发学生识字兴趣,让孩子们乐于学习汉字,在丰富多彩的识字活动中,提高识字效率。

1、真情流露,倾情学生。

学生内心的情感是丰富多彩的,原意和爱他的人交流,倾吐心扉。

教学实践证明:如果教师付出真情,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学生就能和你产生心灵上的共鸣,达成情感上的默契,学生就乐于接受你教的知识。

教师就能教得轻松,学生也能学得快乐。

因此,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做到尊重学生,亲近学生,努力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和学生民主、平等、和谐地相处,用自己的眼神、微笑、语言赞美、鼓励学生,定能使学生兴奋和满足,激起他们识字的主动性。

2、巧设情境,营造气氛。

低年级儿童天性好动,注意的持续性不强,教学中若只采取单一的形式,往往很难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创设有趣的识字情境,让学生感兴趣地识记和巩固识记的成果。

如可把要学的生字放在学生喜欢听的故事中,激发他们主动识字的兴趣。

如教学“歌”字时,教师可以饶有兴致地讲故事:“有一对兄弟俩常常在一起,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哥哥很关心弟弟,每次出门,都会风趣地说:‘小人,外面有太阳,别忘了戴上帽子。

’一路上,哥哥总爱唱歌给小人弟弟听。

弟弟为有这样一位好哥哥而感到十分快乐,也不由自主地哼起歌来。

”在情趣盎然的故事情境中,学生仔细地观察着“歌”字,认真地读着、记着、想着,也就深深地记住了“歌”这个生字。

如果教师在识字教学中能巧设游戏、课本剧、猜谜、故事等情境,定能使学生身临其境,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提高识字兴趣。

3、组织游戏,乐学易懂。

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特别喜欢有趣的游戏。

教育家卡罗琳说过:“孩子们的工作就是游戏,在游戏中激发他们的思维,是他们最愿意接受的”。

课堂上的游戏活动过程能增加课堂的情趣,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热情,使学生乐识字,易识记。

(1)图画识字法。

即利用形象直观的图画帮助学生记忆字形的一种方法。

这些图画可以是老师或学生的简笔画,也可以是收集的相关图片资料。

用这种方法识字,既有趣,又能培养学生的绘画和想像能力。

如“日、月、水、火、山、石、田、土、禾”等,都是实物的象形,笔画简单,与实物接近。

让孩子模仿古人造字,画画月亮的样子,说说“山”的形态,想想古人怎样写“火”,融说、写、画、想于一体,不仅识记了字形,而且体会到了象形字的奇妙和古人的聪明才智。

(2)儿歌识字法。

读儿歌是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的。

教师可以根据汉字的特点,编一些朗朗上口的歌诀,让他们反复诵读,使学生对字形产生直观形象,从而提高记忆字形的准确性。

如:“问”字,可编成“一个小朋友,进门瞧一瞧,见人就张嘴,等待结果到。

”又如“草”字,可编成“没头就是早,早上长青草,牛羊见它乐,禾苗见它恼”。

(3)字谜识字法。

字谜具有益智性,也是学生极感兴趣一种活动,运用字谜来识字,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学生在猜字谜、编字谜的过程中,既识记了字音、字形,又能理解字义,同时还能锻炼思维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如:“一点一横,两眼一瞪——六”,“日月同辉——明”,“二人同行——从”,“五木同在——森林”等等,学生猜谜语的过程就是识记生字的过程,学生印象非常深刻。

(4)故事识字法。

小学生都喜欢听故事,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将一些抽象的汉字改编成生动有趣的故事,这样即可以激发他们的想像力,又能达到准确记住较难生字的目的。

如教“睛”字时,我编成这样的故事:有一个小朋友不爱保护眼睛,老在太阳下看书,结果双“目”给晒“青”了,成了近视眼。

这样,学生就牢牢地记住了“眼睛”的“睛”字是“目”旁了,这样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

二、教给识字方法,掌握识字规律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要求教师要培养学生“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

学生的自主识字的能力是学习语文乃至学习其他学科基础的学习能力。

因此,识字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汉字,更重要的是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汉字本身的规律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不断提高学生自觉识字的能力。

1、激发自主识字的兴趣低年级学生天真好问,如果我们能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能赞扬他们的识字热情,就能鼓励他们慢慢走上自主识字的道路。

所以,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必须特别重视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意识,让他们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首先,教师必须转变观念,把识字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成为识字的主人。

引导学生用感兴趣的方法去识字,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让识字课堂活起来,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识字过程中去,体验到识字的乐趣,增强学生识字的成就感。

其次,教师必须改变识字教学的评价方式,多用激励性评价。

如发现学生在识字过程中的点滴进步,就应给予肯定和鼓励,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自己的各种创举都能受到老师的重视,从而增强学生自主识字的热情,树立其自主识字的自信心。

2、教给自主识字的方法常言道:“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授人以渔,可享一生。

”学生有了自主识字的兴趣和愿望后,教师必须给学生以识字方法的指导,让学生轻松识字,形成一定的自主识字能力。

如结合象形字、会意字特点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事物来记忆汉字;形声字可以分形旁表义和声旁表音的特点记忆;有些字还可以让学生用唱笔画、部件分析法、编口诀等方法强化记忆。

(1)象形识字法。

如学习“月”字时,把它想象成弯弯的月。

(2)语境识字法。

如学习“班”字时,让学生说说在哪里见过这个字,学生定能说在班牌、本子封面上见过这个字。

如此练习,学生对学过的词就不易忘记,即使暂时性的遗忘,只要随机找一找,与这些字多见见面就记住了。

(3)会意识字法。

比如在学习“尖”字时,让学生拿出铅笔观察,认识一头小一头大的东西就是尖的。

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也是尖尖的。

运用会意识字法进行教学,学生就学得快,记得牢。

(4)替换部件法。

汉字中有很多形声字,都可以让学生用“换部件”的方法来学习。

如学习“桃”字时,让学生先回忆“跳”字,让他们把“足”换成“木”,就是“桃”,同时学生也知道这个“桃”是“桃树”的“桃”,与树木有关。

识字教学的方法很多,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勤于总结,如还可以总结出谜语识字法、加减识字法、顺口溜识字法、归类识字等方法。

把这些方法教给学生,让他们掌握识字规律,并能运用这些识字方法或学着自己发现总结识字方法去自主识字。

三、在生活中识字,拓展自主识字的渠道汉字存在于学生生活的各个角落。

因此,教师要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意识,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使他们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

如让学生交换读读本子上的名字,调动每位学生的积极性,在认读自己的姓名和别人姓名的过程中不知不觉认识许多字。

随时让学生认一认班级张贴的《班规》《小学生守则》等上的汉字。

参观学校的文化长廊进行识字训练。

综合实践活动课上,带领小朋友上街去认识路牌、广告牌及商店名,这是小朋友最喜欢的事了,他们总是把爸爸妈妈在平时教的牌名读出来与大家分享认识汉字的快乐。

中队会上,让小朋友带着喜爱的故事书,把自己喜欢的故事读给好朋友听,这也是一种激发孩子多认字的有效方法,他们常常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认识故事中事先并不认识的生字,谁也不愿输给朋友。

让每个小朋友轮流为班级图书角整理书籍,把书名和同学捐书看书情况一一记录下来。

在班级“学习园地”里开辟“识字栏”,在其中贴上学生在各个渠道中认识的字,定期评选“识字大王”,让他们品尝识字的成就感和满足感等等。

充分利用学生的无意注意,引导学生在生活的大课堂中和字词反复见面,使他们在多渠道的识字活动中体会到识字用处大,识字快乐多,进而提高识字的积极性、自觉性。

四、结合字理识字,提高识字的效率通过对汉字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构形理据的分析来突破字形难关,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达到提高识字教学效率的目的。

在字理识字教学中,增加了信息量,学生不仅识了字,而且扩大了知识面,丰富了语言,发展了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思维能力和识字能力。

在“形声字”教学中,可让学生自主发现构字规律,找出形旁和声旁,引导学生运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等认字法来记忆字形。

并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提高识字效率。

如:妈-女→马+虫→蚂、晴→清→情→睛→蜻。

在“象形字”教学中,想办法把一些抽象的文字形象化,便于学生记忆。

如教“鸟”字时,先依次出示图画、古文字、现在的象形字,让学生比较,找出异同点,了解演变过程,再说说每一笔代表鸟的身体的哪一部分,写时要注意什么?重点引导学生说出:“一点表示眼睛,千万不能漏写。

”又如教“男”字时,学生知道男人比女人力气大,所以田里的活要由男人来干。

这样形、义结合,象形字的字形就轻易地扎根在学生的脑海中了。

在“会意字”教学中,可采用简笔画、演示和儿歌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自编儿歌记住字形。

如教“尾”字时,先让学生简笔画画马图,再引导学生编出儿歌“马儿身体高,后面拖着一条毛茸茸的大尾巴。

”又如教“闻”字时,可让学生演示推门听声音,学生自编儿歌“外面真热闹,推开门来侧耳仔细听。

”琅琅上口的儿歌适合了孩子们的口味,使孩子们牢牢地记住了生字。

在“同偏旁字、形近字”等教学中,都可以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结合字理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大胆质疑,大声交流,使他们不仅知道汉字怎么写,而且知道为什么这样写,把握汉字的组构规律,加强记忆,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

五、运用教育媒体,培养识字的能力。

低年级学生的学习没有明确的目的性,他们的注意具有随意性和不稳定性。

利用动画教学笔画,分析结构,运笔示范,把比较抽象的起笔、行笔、收笔等过程直接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采用多形式的巧练习,能巩固识字教学,优化识字过程,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1、在视频情境中激发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之一。

通过多媒体技术,烘托场面,能使学生在对课文内容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加深对生字的印象,创设乐学的情境。

如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秋游》一课,抓住秋天景物的特点,描绘秋天的田野美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