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数学微专题突破 (36)

高考数学微专题突破 (36)


三、最值、范围问题 与圆锥曲线有关的最值与范围问题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多以直线和椭圆相交 或直线和抛物线相切、相交为前提,考查弦长、面积或相关代数式的最值与 范围问题,该问题综合性较强,具有一定的难度,其中最值与范围问题多与 三角函数、平面几何等知识综合考查,形式多样.
例 3 设椭圆 M:ay22+bx22=1(a>b>0)的离心率与双曲线 x2-y2=1 的离心率互
点评 最值、范围问题的主要求解方法: (1)几何法:若题目的条件和结论能明显体现几何特征及意义,则考虑利用 图形性质来解决. (2)代数法:若题目的条件和结论能体现一种明确的函数关系,则可先建立 起目标函数或等量关系,利用判别式、基本不等式、函数的性质等进行求解.
跟踪训练3 (2018·济南高二检测)已知中心在原点O,左焦点为F1(-1,0)的椭 圆C的左顶点为A,上顶点为B,F1到直线AB的距离为 7 |OB|.
点在线段 AB 上,且此弦所在直线的斜率为 k,则 k 的取值范围为
√A.[-4,-2]
C.[-4,-1]
B.[-2,-1] D.-1,-12
1 2 3 4 56 7 8
3.已知椭圆x42+y32=1 的长轴的两个端点为 A1,A2,点 P 是椭圆上的点,则当直 线 PA1,PA2 的斜率 k1,k2 都存在时,k1k2=_-__34__. 解析 设 P(x0,y0),则x0y-0 2·x0y+0 2=x20y-20 4, 而x420+y320=1, ∴y20=31-x420,即4-y20x20=34, ∴k1k2=-34.
(2)设椭圆E的左顶点是A,若直线l:x-my-t=0与椭圆E相交于不同的两点M, N(M,N与A均不重合),若以MN为直径的圆过点A,试判定直线l是否过定点, 若过定点,求出该定点的坐标.
二、定值问题
例 2 已知椭圆 C:ax22+by22=1(a>b>0)的离心率为 22,点(2, 2)在 C 上.
(1)求 C 的方程;

由题意有
a2-b2 a=
22,a42+b22=1,
解得a2=8,b2=4.
所以 C 的方程为x82+y42=1.
(2)直线l不过原点O且不平行于坐标轴,l与C有两个交点A,B,线段AB的中点 为M.证明:直线OM的斜率与直线l的斜率的乘积为定值.
点评 (1)求定值问题的常用方法: ①从特殊入手,求出定值,再证明这个值与变量无关. ②直接推理、计算,并在计算推理的过程中消去变量,从而得到定值. (2)定值问题就是在运动变化中寻找不变量的问题,基本思路是使用参数表 示要解决的问题,证明要解决的问题与参数无关.在这类问题中选择消元的 方向是非常关键的.
跟踪训练2 (2018·江西南昌高二检测)已知点F为抛物线C:y2=4x的焦点, 点D(1,2)为抛物线C上一点. (1)直线l过点F交抛物线C于A,B两点,若|AB|=5,求直线l的方程;
(2)过点D作两条倾斜角互补的直线分别交抛物线C于异于点D的两点P,Q, 试证明直线PQ的斜率为定值,并求出该定值.
1 2 3 4 56 7 8
(2)证明:∠ABM=∠ABN.
1 2 3 4 56 7 8
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过椭圆 M:ax22+by22=1(a>b>0)右焦点的直线 x+y - 3=0 交 M 于 A,B 两点,P 为 AB 的中点,且 OP 的斜率为12. (1)求M的方程;
1 2 3 4 56 7 8
5.已知椭圆 C:ax22+by22=1(a>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 F1 和 F2,离心率 e= 22,
连接椭圆的四个顶点所得四边形的面积为 4 2.
(1)求椭圆 C 的标准方程;
e=ac= 22, 解 由题意得a2=b2+c2,

S=12×2a×2b=4 2, ∴椭圆的标准方程为x42+y22=1.
1 2 3 4 56 7 8
(2)C,D为M上两点,若四边形ACBD的对角线CD⊥AB,求四边形ACBD面积 的最大值.
1 2 3 4 56 7 8
1 2 3 4 56 7 8
4.(2018 届洛阳联考)如图,点 F 是抛物线 τ:x2=2py(p>0)的焦点,点 A 是抛物线 上的定点,且A→F=(2,0),点 B,C 是抛物线上的动点,直线 AB,AC 的斜率分别 为 k1,k2. (1)求抛物线τ的方程;
1 2 3 4 56 7 8
(2)若k2-k1=2,点D是抛物线在点B,C处切线的交点,记△BCD的面积为 S,证明S为定值.
7 (1)求椭圆C的方程;
(2)如图,若椭圆 C1:mx22+ny22=1(m>n>0),椭圆 C2:mx22+ny22=λ(λ>0,且 λ≠1), 则称椭圆 C2 是椭圆 C1 的 λ 倍相似椭圆.已知 C2 是椭圆 C 的 3 倍相似椭圆,若 椭圆 C 的任意一条切线 l 交椭圆 C2 于 M,N 两点,试求弦长|MN|的取值范围.
一、定点问题 例1 已知动圆过定点A(4,0),且在y轴上截得弦MN的长为8. (1)求动圆圆心的轨迹C的方程;
(2)已知点B(-1,0),设不垂直于x轴的直线l与轨迹C交于不同的两点P,Q, 若x轴是∠PBQ的角平分线,证明:直线l过定点.
点评 求定点问题,需要注意两个方面: 一是抓“特值”,涉及的定点多在两条坐标轴上,所以可以先从斜率不存在 或斜率为0的特殊情况入手找出定点,为解题指明方向. 二是抓“参数之间的关系”,定点问题多是直线过定点,所以要抓住问题的 核心,实质就是求解直线方程中参数之间的关系,所以要熟悉直线方程的特 殊形式,若直线的方程为y=kx+b,则直线y=kx+b恒过点(0,b),若直线方 程为y=k(x-a),则直线恒过点(a,0).
7.(2018·全国Ⅰ)设抛物线C:y2=2x,点A(2,0),B(-2,0),过点A的直线l与C交 于M,N两点. (1)当l与x轴垂直时,求直线BM的方程; 解 当l与x轴垂直时,l的方程为x=2,可得点M的坐标为(2,2)或(2,-2). 所以直线 BM 的方程为 y=12x+1 或 y=-12x-1. 即x-2y+2=0或x+2y+2=0.
a=2,

解得b= 2,

c= 2,
1 2 3 4 56 7 8
(2)设 A,B 是直线 l:x=2 2上的不同两点,若A→F1·B→F2=0,求|AB|的最小值.
1 2 3 4 56 7 8
6.如图,椭圆
E:ax22+by22=1(a>b>0)经过点
A(0,-1),且离心率为
2 2.
为倒数,且椭圆的长轴长为 4. (1)求椭圆M的方程;
解 由题意可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2,则椭圆的离心率源自e=ac=2 2.
2a=4,
由ac= 22,
得 a=2,c= 2,b= 2,
b2=a2-c2,
故椭圆 M 的方程为y42+x22=1.
(2)若直线 y= 2x+m 交椭圆 M 于 A,B 两点,P(1, 2)为椭圆 M 上一点, 求△PAB 面积的最大值.
针对训练
ZHENDUIXUNLIAN
1.已知抛物线 y2=2x 的弦 AB 的中点的横坐标为32,则|AB|的最大值为
A.1
B.2
C.3
√D.4
1 2 3 4 56 7 8
2.(2018·武汉模拟)已知椭圆 x2+y42=1 和点 A21,12,B12,1,若椭圆的某弦的中
跟踪训练 1 设椭圆 E:ax22+by22=1(a>b>0)的离心率为 e= 22,且过点-1,- 26.
(1)求椭圆 E 的方程; 解 由 e2=ac22=a2-a2b2=21, 可得a2=2b2, 椭圆方程为2xb22+by22=1, 代入点-1,- 26可得 b2=2,a2=4, 故椭圆 E 的方程为x42+y22=1.
第二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专题突破四 圆锥曲线的定点、定值与最值问题
与圆锥曲线有关的定点、定值问题是高考考查的热点,难度较大,此类 问题常常作为第19题或第20题的第二问,常以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为 背景,以坐标运算为基础,一般是证明满足条件的直线过定点,目标代数式 为定值,或计算面积、长度、数量积等的最大值、最小值.求解此类问题的 关键是引进变化的参数表示直线方程、数量积等,根据等式的恒成立、数式 变换等寻找不受参数影响的量.
(1)求椭圆E的方程;
解 由题设知ac= 22,b=1, 结合 a2=b2+c2,解得 a= 2. 所以椭圆的方程为x22+y2=1.
1 2 3 4 56 7 8
(2)经过点(1,1),且斜率为k的直线与椭圆E交于不同的两点P,Q(均异于点A), 证明:直线AP与AQ的斜率之和为2.
1 2 3 4 56 7 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