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有机化学傅建熙 第三版 课本答案
有机化学傅建熙 第三版 课本答案
两个都符合条件。
(B) 氧化得到二元酸,所以(B)可能是
(B)得到二种一硝基化合物(甲基和乙基比,乙基作为强定位基),所以(B)是
(C) 氧化得到三元酸,所以(C)可能是
(C)得到一种一硝基化合物,所以(C)是
12.C10H16Ω= 3, 说明有π键或环。
能吸收1 mol H2,说明只有一个π键。
不含甲基、乙基和其他烷基,说明分子中有只有环,且环上没有取代基,有两个环。
10.
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14H30
11.
12.
13.(CH3)2CHCH2CH3> CH3CH2CH3> C(CH3)4> CH4
烷烃的卤代反应机理为自由基取代反应。对反应物来说,每取代一个氢原子包括两个基元反应,即共价键的断裂和形成分两步完成。其中第一步涉及C—H键均裂生成自由基中间体,为反应定速步骤,共价键的均裂所需活化能越小,整个取代反应速率就越快,相应的烷烃反应活性也就越大。而共价键的均裂所需活化能越小,生成的自由基中间体相对稳定性就越大,所以可以用中间体稳定性的大小判断相应C—H键均裂的活性。
3,3-二甲基-1-戊烯 2-乙基-1-戊烯 3-乙基-1-戊烯 2,3-二甲基-2-戊烯
2,4-二甲基-2-戊烯 3,4-二甲基-2-戊烯 3-乙基-2-戊烯 3-甲基-2-乙基-1-丁烯
9.
(1) 官能团位置异构 (2) 顺反异构 (3) 碳链异构
(4) 官能团异构 (5) 碳链异构 (6) 碳链异构
第四章 开 链 烃
1.
(1) 2-甲基-4,5-二乙基庚烷 (2) 3-甲基戊烷 (3) 2,4-二甲基-3-乙基戊烷
(4)顺-3-甲基-3-己烯 or(Z)-3-甲基-3-己烯(5) 2,2,4-三甲基-3-乙基戊烷
(6)3,5-二甲基-3-庚烯(7) 2,3-己二烯(8) 3-甲基-2-乙基-1-丁烯
由(A)用臭氧氧化后用Zn / H2O还原可得
两分子HCHO和
由此可知:(A) 中有结构
所以(A)是
符合题意。
第五章 环 烃
1.
(1)1,3-二甲基环戊烷 (2) 1,1-二甲基-2-异丙基环丙烷 (3) 3-甲基-1-环己基-1-丁烯
(4) 4-苯基-1,3-戊二烯 (5) 4-甲基-1-硝基-2-氯苯或4-硝基-3-氯甲苯
(2)
(3)
17.
20.
化合物(A) C10H18Ω= 10 + (-18/2) + 1 = 2, 说明(A)分子中有π键或环。
由(A)用酸性KMnO4氧化可得
由此可知:(A) 中有结构
所以(A)有两个π键,可能是
又因为(A)是单萜,所以(A)只能是
符合题意。
21.
化合物(A) C8H14Ω= 8 + (-14/2) + 1 = 2, 说明分子中有π键或环。
因为自由基相对稳定性次序为:3>2>1>·CH3,所以有上述反应活性次序,而且在前两个化合物中,红色标记的C—H键首先断裂。
14.(4) >(3) > (2) > (1) 即:
CH2=CHC+HCH3>(CH3)3C+>CH3CH2C+HCH3>CH3CH2CH2C+H2
15.(1)
(2)
16.(1)
由(A)能使Br2/CCl4褪色,但不能使稀的KMnO4褪色可知,(A)中没有π键,可能是
(A)可以与HBr反应,可知(A)只能是
所以(B)是
(C)是(A)的同分异构体,又能使能使Br2/CCl4褪色,也能使稀的KMnO4褪色,说明C中有π键,是烯烃。所以(C)可能是
这两种与HBr反应都可以得到,又能使能使Br2/CCl4褪色,也能使稀的KMnO4褪色,所以 (C)是
(Z)-5-甲基-3-乙基-2-己烯(E)-5-甲基-3-乙基-2-己烯
(Z)3-甲基-1,3-戊二烯(E)3-甲基-1,3-戊二烯
5.
2,3,3-三甲基戊烷 2,3-二甲基-3-乙基戊烷
2,3-二甲基-1-戊烯
6-甲基-5-乙基-2-庚炔
2,3-二乙基-1-己烯-4-炔
6.(1)和(3) (2)和(4)C7H10Ω= 3, 说明分子中有π键或环。
用臭氧氧化后用Zn / H2O还原得到
可知此化合物分子中有结构
所以该化合物是
分子中有两个π键和一个环,Ω= 3,符合题意。10.
11.C9H12Ω= 4, 说明除了苯环,没有其他π键或环。
(A) 氧化得到一元酸,一硝化产物为两种,所以(A)是
(9) 2,5,6-三甲基-3-庚炔(10)1-丁炔银(11)3-甲基-1,4-戊二炔
(12) 3-甲基-1-庚烯-5-炔
2.
3.
4.
(Z)-2-戊烯 (E)-2-戊烯
(Z)-2-甲基-3-己烯 (E)-2-甲基-3-己烯
(Z)-3-甲基-3-己烯 (E)-3-甲基-3-己烯
(Z)-3-甲基-4-乙基-3-庚烯 (E)-3-甲基-4-乙基-3-庚烯
第二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本质与构性关系
1.(1) sp3(2) sp (3) sp2(4) sp (5) sp3(6)sp2
2. (1)醇类 (2)酚类 (3)环烷烃 (4)醛类 (5)醚类 (6)胺类
3.π键的成键方式:成键两原子的p轨道沿着与连接两个原子的轴垂直的方向“肩并肩”重叠而形成。π键特点:①电子云平面对称;②与σ键相比,其轨道重叠程度小,对外暴露的态势大,因而π键的可极化度大,在化学反应中易受到亲电试剂的进攻而发生共价键的异裂;③由于总是与σ键一起形成双键或叁键,所以其成键方式必然限制σ键单键的相对旋转。
(6) 5-氯-2-萘磺酸 (7) 2,4-二甲基-4-苯基己烷
2.
3.
反- 顺- 反-
4.
(8) 1molCl2/光, 苯/无水AlCl3
5.
(1) C6H5OCH3> C6H6> C6H5Cl > C6H5COCH3
6.
(1)
(2)
(3)
(4)
7.前两个有芳香性
8.化合物(A) C4H8Ω= 1, 说明分子中有一个π键或一个环。
7.
8.
1-庚烯 2-庚烯 3-庚烯 2-甲基-1-己烯
3-甲基-1-己烯 4-甲基-1-己烯 5-甲基-1-己烯 2-甲基-2-己烯
3-甲基-2-己烯 4-甲基-2-己烯 5-甲基-2-己烯 2-甲基-3-己烯
3-甲基-3-己烯 2,3-二甲基-1-戊烯 2,4-二甲基-1-戊烯 3,5-二甲基-1-戊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