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章末检测卷(一)

章末检测卷(一)

章末检测卷(一)(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某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它与卤素结合时,所形成的化学键()A • 一定是离子键B •一定是共价键C •可能是离子键也可能是共价键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答案C解析该元素位于第I A族,可以形成HCI共价化合物,也可以形成NaCI、KCI等离子化合物。

2 •对于AX和A11X+两种粒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质子数一定相同,质量数和中子数一定不同B•化学性质几乎相同C • 一定都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D .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一定相同答案A解析B项,一种是原子,另一种是离子,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 C项,A X若代表i H,则不含中子;D项,核电荷数相同,核外电子数不同。

3.短周期元素X、丫、Z、W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如右图所示,若W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层电子总数的3/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X只有一种氧化物B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Z>WC •原子半径由大到小排列顺序Z>Y>XD .元素X是自然界中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答案D解析根据W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W应为S,Z为P,X为Co A项,碳可形成CO、CO2氧化物;B项,稳定性PH3VH2S; C项,原子半径, Z>X>Y4 •根据中学化学教材所附元素周期表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 K层电子数为奇数的所有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K层电子数相等B • L层电子数为奇数的所有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L层电子数相等C • L层电子数为偶数的所有主族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D • M层电子数为奇数的所有主族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L层电子数相等M层电子数相等答案C解析A中K层电子为奇数只能是1周期表中也只有氢元素,它在I A族;B中L层电子数为奇数,可以是1 3、5、7,它们分别位于第IA、皿A、V A、VD A族;C中L层电子数为偶数就可以为8(L 层填满),其所在族序数与L 层电子数无关;D 中M 层电子数为奇数的所有主族元素都在第三周期,且族序数分别是IA、皿A、V A、VA,与其M层电子数相等。

5.下列说确的是()裂变A . 235 g核素235U发生裂变反应:235U + o n ------- >98Sr + ^Xe + 10o n,净产生的中子(0n)数为10N AB.1375Cl 与1377 Cl 得电子能力相同C •中子数为146、质子数为92的铀(U)原子:046UD.^U和是中子数不同,质子数相同的同种核素答案B裂变解析A项中核素发生裂变反应,螫U + o n >98sr+ 1545Xe + 100n,净产生的中子(O n)数为10 —1 = 9,235 g核素235U的物质的量为1 mol,则发生裂变时净产生的中子数为9N A,A错误;C项中表示铀原子为29328U ,错误;D 项中29325U 和29328U 是不同核素,D 错误。

6.W、X、丫、Z均为短周期元素,W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之比为7 : 17; X与W同主族;Y 的原子序数是W 和X 的原子序数之和的一半;含Z 元素的物质焰色反应为黄色。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金属性:Y>ZB •氢化物的沸点:X>WC •离子的还原性:X>WD •原子及离子半径:Z>Y>X答案B解析短周期元素W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之比为7 : 17,故W为氯元素,则X为氟元素,丫的原子序数为(9 + 17) 2= 13,为铝元素,由含Z元素的物质焰色反应为黄色知其为钠元素。

根据元素周期律,Na 的金属性比Al 强;HF 沸点比HCl 高,是因为HF 分子间存在氢键;Cl —的还原性比F-强;原子半径:Na>AI>F,离子半径:F->Na+ >Al 3+o7.有M、R两种主族元素,已知M2 —与R +核外电子数之和为20,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 M与R的质子数之和一定等于19B • M、R可能分别处于第二周期和第三周期C • M、R可能分别处于第三周期和第二周期D.M 和R 的质子数之差可能等于7答案D解析可知M为氧、R为钠或M为硫、R为锂,则A、B、C均正确,D不正确。

8•某元素X最高价含氧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8,且X的氢化物的分子式不是H2X,则下列说确的是()A • X的最高价含氧酸的分子式可表示为H3XO4B • X是第二周期第V A族元素C • X是第二周期第W A族元素D • X的最高正化合价为+ 4答案A解析最高价含氧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8的是硫酸和磷酸,且磷元素的氢化物的分子式不是H2X,而是PH3,故X应为磷,在第三周期第V A族。

9•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下面的推断,其中不正确的是()A •锂(Li)与水反应比钠与水反应剧烈B •砹(At)为有色固体,AgAt难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C •在氧气中,铷(Rb)的燃烧产物比钠的燃烧产物更复杂D • HBrO4的酸性比HIO4的酸性强答案A解析金属性:Na>Li,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对应的单质与水反应越剧烈,则钠与水反应比锂与水反应剧烈,A 错误;卤族元素的单质从上到下颜色逐渐加深,则砹(At)为有色固体,卤族元素单质的卤化银都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硝酸,B正确;碱金属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对应的单质与氧气反应的产物有氧化物、过氧化物、超氧化物等,越来越复杂,C正确;非金属性:Br>I,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则HBrO4的酸性比HIO4的酸性强,D正确。

10•对于XOH型化合物而言,X是除H、0以外的其他元素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XOH的水溶液不能导电B •当X是金属性很强的元素时,XOH 一定是强碱C • XOH 一定是离子化合物D • XOH 一定是共价化合物答案B解析当X为钠时,XOH为NaOH,A、D选项错误,B选项正确;当X为氯时,XOH为HClO,C选项错误。

11.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X、丫、Z、W为短周期元素,W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X元素的2倍。

下列说确的是()A.X、W、Z元素的原子半径及它们的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均依次增大B . Y、Z、W元素在自然界中均不能以游离态存在,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依次增强C . 丫X2晶体熔化、液态WX3汽化均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D •根据元素周期律,可以推测T元素的单质具有半导体特性,T2X3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答案D解析由题意可知X为O, W为S, Z为P, 丫为Si, T为As。

热稳定性:H2O>H2S>PH3, A错误;火山口附近有游离态的硫,B错误;SiO2属于原子晶体,C错误;砷元素位于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分界处,具有半导体特性,AS2O3中砷元素为+ 3价,其化合价可以升高到+ 5价,也可以降低到—3价,D正确。

12 •下列变化不需要破坏化学键的是()A.加热氯化铵 B .干冰升华C •水通电分解D •氯化氢溶于水答案B解析化学变化肯定存在化学键的破坏,A、C两项发生的都是化学变化,加热NH4CI破坏了NH4CI的离子键和共价键;水通电分解破坏了水分子的共价键;D项中,HCI溶于水,破坏了HCI分子的共价键;B项中干冰升华没有化学键的破坏,只是破坏了分子间作用力。

13. W、X、丫、Z是四种常见的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变化如图。

已知W的一种核素的质量数为18,中子数为10;X和Ne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差1 ;丫的单质是一种常见的半导体材料;Z的非金属性在同周期元素中最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对应简单离子半径:X<WB .对应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Y<ZC •化合物XZW既含离子键也含共价键D .Y 的氧化物能与Z 或X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答案D解析根据题目所给信息可推岀W为O, X为Na, 丫为Si, Z为Cl。

根据核外电子数相同的简单离子,原子序数越大,半径越小可知,对应简单离子半径:Na+<O2-,A 正确;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简单气态氢化物越稳定,故HCI的稳定性强于SiH4, B正确;NaCIO为离子化合物,Na+和CIO —之间为离子键,氯原子和氧原子之间为共价键,C正确;SiO2可以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但和HCIO4不反应,D错误。

14. X、丫、Z、W为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

其中X、Z同族,丫、Z同周期,W与X、丫既不同族也不同周期;X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层数的3倍;丫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丫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YO4B •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W<X<ZC . X与W可以形成W2X、W2X2两种物质D . 丫、Z两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中,Z的气态氢化物更稳定答案D解析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层数3倍的情况只有一种,即X为氧,则Z为硫;丫为第三周期的氯;W与氧、氯不同周期,可见W为氢元素;HCI比H2S更稳定,故D项不正确。

15.对于核电荷数为37 的元素,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其单质在常温下跟水反应不如钠剧烈B .其碳酸盐易溶于水C •其原子半径比钾原子半径小D •其氢氧化物不能使AI(OH) 3溶解答案B解析37 号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所以在第五周期第IA族,是Rb元素,为不常见元素。

解答的关键是根据该元素所在族的其他元素的性质,找岀递变规律,加以推测判断。

由于Rb与Na、K为同一主族,其性质与Na、K相似,且原子半径要比Na、K大,根据K与水反应比Na与水反应剧烈的事实,可知Rb与水反应比K 更剧烈,且RbOH 的碱性比NaOH、KOH 更强,所以能使Al(OH) 3 溶解。

K2CO3 的溶解度比Na2CO3大,都易溶于水,Rb2CO3应比K2CO3更易溶。

综合以上分析,正确答案为B。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5 分)16.(10 分)有A、B、C、D 四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由A 到D 依次增大,已知A 和B原子有相同的电子层数,且A的L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两倍,C在空气中燃烧时呈现黄色火焰,C的单质在加热下与B的单质充分反应,可以得到与D单质颜色相同的淡黄色固态化合物,试根据以上叙述回答:(1)写岀下列元素的名称:A ________ ,B ______ ,C ______ ,D ______ 。

(2)D 元素位于周期表中 ________ 周期 _______ 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