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课件(上课用)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课件(上课用)
• A、杜十娘看透了李甲的本性,她清楚地知道李甲 此时的悔恨,并非为了山盟海誓的昔日之情,更 不是因为自己的薄情寡义,而是为了这上万两的 金银珠宝。而且杜十娘还要让他意识到千两银子 与价值不下万金的“百宝箱”的巨大反差,让他 在悔恨和痛苦中煎熬,惩治负心郎。 • B、孙富“破人姻缘,断人恩爱”,杜十娘要他人 财两空。
课外练笔
• 杜十娘,这样一位聪慧的女子,执著的追求幸福, 追求真情,令人感动。 • 杜十娘,这样一位刚烈的女子,誓死捍卫自己做 人的尊严,令人震撼。 • 我们肯定有许多话要对她说,有许多事要对她讲。 下面就请大家拿起笔,用饱含激情、富有文采的 话语,围绕杜十娘写一段话。或者说为杜十娘这 个奇女、烈女写一段颁奖词。(仿照感动中国十 大人物的颁奖词)
2、杜十娘为什么要李甲去措办三百两 (后来是一百五十两)银子?既然都成夫 妻了,为什么还要瞒着百宝箱的真相? • A、用计考验李甲对她的真心; • B、不希望她和李甲的爱情沾染上金钱 的气息,她所渴望的是彼此珍爱与尊 重的真情。
3、后来李甲痛悔了,杜十娘为什么还要 “怒沉百宝箱”?为什么要孙富兑足千 两银子后才“怒沉百宝箱”?
热情、忠贞——性情美
试依据下列材料指出其相应的性格特征。 D. ①李甲担心归家不为严父所容,十娘便主张泛
舟吴越,徐徐图之。 ②自此每谈及往事,公子必感激流涕,十娘亦曲 意抚慰。
善解人意(孝顺)
E.当她听说李甲背叛了爱情,卑鄙地把她出卖了的时
候。于是“抱持宝匣,向江心一跳”,以死来表达她 的愤怒之情。
“百宝箱”的多重含义
• 首先,“百宝箱”是金钱的象征,是利益 的代表。 • 其次,“百宝箱”是杜十娘价值的象征, 希望的寄托。 • 最后,“百宝箱” 是社会和人性激烈冲突 的象征,是杜十娘悲剧产生的真正原因。
四、艺术成就
• ①情节曲折,艺术性强。(一波三折,引 发读者的兴趣) • ②通过肖像、语言、心理、动作等手法塑 造人物形象。 • ③善于运用对比。(杜十娘的美好与李甲、 孙富的卑鄙无耻的丑恶形象之间的对比)
聪明——智慧美
听从鸨母“打发李甲出院”的话,而且 “见他手头愈短,心头愈热。”
C . ①当李甲“囊箧空虚”时,她不但不 ②为了李甲,她受鸨母的叱骂,甚
至直接跟鸨母冲突起来。 ③她要李甲到外面去想办法凑足三 百两银子,当她“连日不见公子进院” 就十分着急派人到街上寻找,她绐终 用纯真的爱情鼓舞李甲。
杜十娘是一个怎样的女子?
试依据下列材料指出其相应的性格特征。 A.“浑身雅艳,遍体娇香,两弯画眉远 山青,一对眼明秋水润。„„误落风尘花 柳中。” 美丽——容貌美 B.①她清楚地知道鸨母的用心,就利 用机会,赚得了鸨母只要三百两银子身价 的诺言。又怕鸨母失信,用言语激怒她, 使她发下“若翻悔时,做猪做狗”的咒愿。 ②她并没有把自己存有价值万金的 百宝箱这件事告诉李甲。
——节选自《警世通言》
作者介绍
冯梦龙,字犹龙、耳龙; 号“墨憨斋主人”,别号 “龙子犹”。江苏苏州人, 明代著名文学家、戏曲家。 与其兄冯梦桂、其弟冯 梦熊并称“吴下三冯”。
“三 言”与“二 拍” “三言” 是指冯梦龙的《警世通言》、
《醒世恒言》、《喻世明言》,是宋元明“话本” 和“拟话本”的总集,称为拟话本小说。 作者编辑“三言”的目的,在于警诫、唤 醒、劝谕世人,有明确的社会功能。 主要内容:1、描写妇女追求幸福爱情;2、 揭露统治集团内部的斗争;3、赞颂友谊,谴责 背信弃义的行为。 “三言”与明代凌蒙初的《初刻拍案惊奇》 《二刻拍案惊奇》合称“三赴 清 池 。
刘 兰 芝
不 见 复 关 , 泣 涕 涟 涟
《 诗 经 氓 》 中 的 女 主 人 公
·
花一 落朝 人春 亡尽 两红 不颜 知老
林 黛 玉
,
罗密欧与朱丽叶
杜十娘、刘兰芝、祝英台、林黛玉、 朱丽叶 等一系列女性形象
美
美丽绝伦的外貌美 善良聪慧的个性美 至真至纯的爱情美 震撼人心的悲剧美
速读文本 梳理情节
故事开端
鸨母无义逼李甲
十娘有心欲从良
故事发展 柳逢春仗义助好友
众姐妹情深送十娘
故事再发展
故事高潮
故事结局
一、深入文本 释疑解难
1、杜十娘为什么要从良?
1、杜十娘为什么要从良?
厌倦没有尊严、没有人格的 妓女生活,希望摆脱妓女生涯, 渴望美好的爱情,渴望正常人的 生活。
妓院老鸨
• •
嫌贫爱富
无情无义
• •
• •
•
1、“十娘见鸨儿贪财无义,久有从良之志” 2、“再说杜妈妈,女儿被李公子占住,别的富家巨室,闻名上门,求一见 而不可得。初时李公子撒漫用钱,大差大使,妈妈胁肩诌笑,奉承不暇。日 往月来,不觉一年有余,李公子囊箧渐渐空虚,手不应心,妈妈也就怠慢 了。” 3、 “古人云:“以利相交者,利尽而疏。”那杜十娘与李公子真情相好, 见他手头愈短,心头愈热。妈妈也几遍教女儿打发李甲出院,见女儿不统口, 又几遍将言语触突李公子,要激怒他起身。 4、“彼一时,此一时,你只教他今日费些小钱儿,把与老娘办些柴米,养 你两口也好。别人家养的女儿便是摇钱树,千生万活,偏我家晦气,养了个 退财白虎。开了大门七件事,般般都在老身心上。到替你这小贱人白白养着 穷汉,教我衣食从何处来?你对那穷汉说,有本事出几两银子与我,到得你 跟了他去,我别讨个丫头过活却不好?” 5、杜十娘赎身之后,首先就感到可以“省受虔婆之气”; 6、杜十娘赎身后,“才下床,尚未梳洗,就被推出房门”,还要来锁子把 门给锁上。 7、“十娘见鸨儿贪财无义,久有从良之志”
作者是如何塑造孙富这一形象的?
盐商孙富是个卑鄙和奸诈的小人。他 垂涎于杜十娘的美貌,是个淫恶之人;他 用计来结识李甲,是个卑鄙、狡黠之人; 他玩弄伎俩,拆散李甲和杜十娘的姻缘, 是个不道德之人。他在满口“仁义道德” 的幌子下,干着见不得人的勾当。作者对 这一形象持憎恨和厌恶的态度,他是故事 中几个反面形象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
4、拥有“百宝箱”,还可以再重新 选择,杜十娘为什么一定要自尽?
她渴望过正常的“人”的生活, 渴望真挚的爱情。当她得知自己被卖 后,那份洁净、高尚的爱的追求被击 得粉碎,于是怒沉珍宝,举身投江, 以此来表达她对不公平遭遇的抗争。 这是纯厚的挚爱与金钱的对抗,在对 抗中杜十娘是个失败者。
二、深入文本 品读形象
正义之士:柳逢春
爱憎分明,乐于助人,成人之美, 颇有君子之风。
三、探讨主题思想
本文通过杜十娘的悲剧故事,写出了杜十娘 作为下层妇女对美好生活的正当要求。作者在杜 十娘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中塑造了一个美的灵魂, 同时以一种深沉的义愤表现了这个美好的人生追 求怎样在那个社会毁灭。全文寄予了作者对追求 幸福却被迫牺牲性命的妇女的同情,对背信弃义 的纨袴子弟和破坏他人幸福的阴险小人的憎恨, 也是对造成故事悲剧结局的那个社会的无情揭露, 对残害妇女的阶级的无情鞭挞。
鲁迅说过:“悲剧 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 西毁灭给人看”。
五、思考探究
• 是谁杀了杜十娘?哪些因素造成了
悲剧的结局?
是哪些因素造成了悲剧结局?
①李甲 ②孙富 ③李父(封建社会传统观念) 十娘错看李甲 ④杜十娘自己 ⑥金钱
性格和生活遭遇
六、 拓展延伸 在你所学过的课文和阅读 过的中外文学作品中,哪些女 性形象给了你悲剧美的震撼?
坚毅刚烈——悲剧美
美丽的杜十娘
外貌
美丽(外貌描写) 谋略 聪明,有心计(不露富,骗老鸨,考验李甲) 才艺 多才多艺
(妙音的描写)
性格 善良、忠贞、刚烈(怒沉百宝箱,投江自尽)
姿容美丽、才艺超群、性格刚烈、品格高洁
如何理解李甲这个人物形象?本文是如 何通过对比手法来展示其性格特征的?
明确:李甲是个庸懦自私、背信弃义的纨袴 子弟。这一形象的性格特征是在与杜十娘的对比 中展示出来的。在赎身的问题上,杜十娘显示了 她的勇敢和智慧,而李甲却一点办法都没有,庸 懦无能、动摇不定。让他去借钱,可一连六天分 文没借到,他的无能的弱点充分显示出来了。杜 十娘对爱情执著、坚定,他却瞻前顾后、犹豫不 定,以至于最后为了钱财不惜出卖感情。他的行 为虽然有一定的社会和生活特殊性的原因,但他 的自私、懦弱、背信弃义却是显而易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