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口译期末课程论文题目:浅析口译特点及技巧班级:1009班姓名:叶鹏2014年1月2日论文摘要本文从口译的不同角度分析了口译特点, 包括即席性、准确性和复杂性。
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口译的基本技巧及训练内容。
文章首先提出了随着中国与国际社会的交流日趋广泛,英汉口译变的越来越重要,对口译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接着,文章简单论述了口译的特点。
最后分别论述了汉英口译的标准和口译技巧。
关键词:口译特点口译标准口译技巧引言: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参与到国际交流中来,亲身感受到掌握一门外语的必要。
英语之所以成为大多数人首选的外语,是因为目前全世界每七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是以英语为母语(Native Language)或第二语言(Second Language),还有更多的国家是把英语作为外语(Foreign Language)来使用的。
就翻译而言,虽然口、笔译有所不同,笔译训练有助于口译。
因此我们要求口译者具有一定的笔译基础,并能够用英语口头表达一般思想。
除了语言因素外,直接影响到口译质量和效果的还有其他因素,其中有智力因素,也有非智力因素,比如生理、心理的状况等等。
一、口译的特点1、即席性即席性即在场性, “是各种口译普遍具有的一个特征, 它是由口语的即席性特点决定的。
”口译和口语是密切相关的,口语是口译的基础, 口语的即席性决定了口译的即席性。
在此过程中边听边分析整理、边组织、边表达。
口译的即席性要求翻译员在此过程中精力集中, 思维敏捷, 仔细观察。
2、准确性准确性是口译一项最基本的要求。
对数字, 人名, 地名等的翻译尤其需要准确性, 一个小小的失误将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口译的准确性还体现为译员的口头表达必须准确、清晰、流畅。
译员的工作工具是口语, 因此他们的语言表达直接影响谈话的顺利进行, 即使全面复述双方所要传达的意思, 用词不准确,显然非常不好。
3、复杂性一个优秀的译员不仅要熟悉业务, 而且要具备良好的自身素质, 包括知识水平, 心理素质, 与人沟通的能力等等。
首先,口译涉及的知识面广, 覆盖面宽, “既包括历史文化知识和相关的理论知识( 历史、宗教、地理、民族、风土人情、文化艺术、历史典故等) , 又包括一些常识( 交通、货币、通讯、卫生、甚至法律常识、热点话题等) , 还包括广泛的国际知识等等(地理概况、政治、经济、历史、文化以及国情、风土民俗、思维方式等) 。
”这些门类繁多的学科和知识决定了译员必须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通才,而且还要在翻译过程中灵活运用这些知识, 其难度可想而知。
其次,在口译过程中将面临很多专有名词, 特别是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词汇, 英文中根本没有对等的词语。
而在对这些难点知识进行解释的同时实际上就是一种跨文化交流的过程。
因此这种复杂性也对口译员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
导游员不仅要正确理解对方所表现出的语言与非语言行为,并且能解释其功能,; 还要熟悉各种语言形式、词汇内涵和外延所包括的文化含义; 并且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进行表达并根据文化差异和相关知识及时修复已经发生的错误。
因此,口译是一项复杂的、高智能的脑力劳动, 要求译员听力好、理解力强、反应快。
”二、口译的标准由于口译译员的工作环境和条件不同于笔译工作者,他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反复推敲,因此不能要求口译译员像笔译一样无遗漏地传达原文,不能要求他既忠实于原文的思想内容,又表达出原文的文体风格、感情色彩甚至表现手法(比如原文是韵体、使用排比手法等等,译文应尽量体现)。
对口译的要求是快、准、顺。
“快”指的是说话者话音一落,译员就得把他讲话的重要信息传达给对方。
“准”指准确地把最基本的、实质性的内容译出,即说话者的观点、要点,包括数字、日期、地名、人名以及人的职务或职称等等,而不是译出每一个字、每一句话。
“顺”指语言顺畅。
由于交谈双方全靠听译员的话来获取信息,如果译员口译不顺,交谈双方或一方听不懂,就会影响交流的效果,增加交流的困难。
笔译却不同,句子即使很长、语言不顺,读者一次没有看懂,还可以反复看。
因此对口译译员来说,“迅速、灵活”比“完美”更加重要。
当然这里所说的灵活是有一定限度的,不可任意发挥,任意删减或增添,要以忠实于说话者的中心思想为原则。
这就要求译员不但要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以及较好的汉语和英语表达能力,同时还要有应变能力,学会在口译时灵活运用释义、意译,也就是用paraphrase(释义,意译)的办法,尤其是当遇到困难,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对应词时,译员只能借助释义。
无疑,这样做往往难以体现原话的风格和精彩之处,但对口译来说,这是在所难免的。
三、汉英口译技巧汉英同传中我们有这样的经历:一篇中文发言稿已译成英文,同传时只需跟着发言人读稿就行了。
发言人讲话的速度适中, 听起来很舒服,可是译员却要紧赶读稿才能跟得上。
如果听众不熟悉中国国情,或英语不太好的话(并非所有的代表都来自英语国家),要听懂这样的英语是有困难的。
如果再把这样的英语转译为其它语言, 后果就可想而知了。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很多,比如在相同的时间内汉语传递的信息可能比英语多, 或者汉语中包含过多的缩略成分或有中国特色的东西需要作解释,或者是英语译文不够简洁。
不管什么原因,这种现象的存在不容我们忽视。
试想,读稿尚且难以跟上,如果没有稿呢?所以,我们必须找到适当的办法来处理好这个问题。
办法之一就是力求译文简洁。
(一)浓缩语及其它词语的翻译汉语中包含大量的浓缩语,如各种简称、套话、行话、成语、典故等,还有许多中国特有的概念等,这些词语往往包含大量信息,很难找到英语对应的说法,所以往往采用解释性翻译。
中文几个字,英文却要解释一大堆,如“‘四有’新人”译全了可以是“a new type of person who has revolutionary ideals, sound morals, good education and a strong sense of discipline”(张燕,2002)。
在笔译中,多解释几句也无妨,只要把问题说清楚。
同声传译时由于受时间约束,所以解释一定要简洁。
如“‘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只能简单地译为“helping-the-poor project”, 而来不及译成“a project to help the 80million people get food and shelter within 7 years up to 2000”。
在很难解释清楚的情况下,宁肯采用直译,同时应注意应使直译尽量有点意义, 但又不至于产生误解。
如“五讲四美三热爱”可简译为“five-four-three moral education campaign”,忌译为“five talks, four beauties and three loves”。
让人听了不知所云, 还以为有四个“美人”。
另外,有些概念虽然有较好的英译文,但因其太长, 应当加以改造和变通。
有时, 汉语的行文特点和语速也使得简洁显得十分必要。
以下是达到译文简洁的一些处理方法。
1.译出实质汉语常把某一概念、某一活动压缩为只有几个字的短语,比如“三纲五常”、“三好学生”、“双学双比”,简单易记,言简意赅。
有些缩略语时间久了,具体代表什么,一般人也许说不完整,仅仅存在一个模糊的概念。
如“三从四德”究竟指什么,能说清楚的人也许不多,仅仅知道它是要求妇女服服帖帖遵从一定的封建道德准则。
所以此类词的翻译只要能给人以类似的概念, 就算忠实地传达了发言者的意图,没有必要、也没有时间将其译完整, 如:1)“双学双比”活动a learning and competing campaign(in rural areas),2)三从四德wifely submission and virtues同样的翻译原则也适用于成语、典故、习语、社会新现象、特有现象等:1)循环往复,水涨船高spiral 2)四面楚歌be besieged 3)天时地利人和all necessary conditions2.直译如果找不到简洁的解释性翻译,则只能采取直译的办法。
直译可能造成理解上的困难,仅仅为权宜之计,应尽量少用。
如:1)三陪小姐“three-accompany”girls (hostess girls accompanying the customers to drink, to sing and to dance) 2)三座大山“ three big mountains”3.用英语缩略语或简称在特定会议上,有些专有名词用得十分频繁,应当尽量使用其缩略语或简称。
如:1) 经济技术开发区ETDZ 2)高新技术开发区HTDZ。
汉语中可以反复使用同一词组而不显得罗嗦, 而英语则应当避免,这样既简洁又符合英语习惯。
如:1) 第四次世妇会The Fourth World Conference of Women→the conference →it2)国家建设征地the state construction land takings→the land takings→ the takings有些名词只用简称,如:3) 调味品flavorings 4)添加剂additives4.简化传统译法有些词传统上已有较好译法,只是太长,不一定适合同传需要,有必要加以改造,以下是一些翻译尝试(a 为传统译法,b 为拟定译法)。
1) 复关谈判a) negotiation on the resumption of China’s contraction party status of the GATT。
b) Accession negotiation2)利改税a)reform to replace profit submission with tax paymentb)profit-to-tax reform汉语中有很多说法实际上是讲的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 译时可只译其一方面而省去另一方面。
如:(括号中的可省去)1) 脱贫致富shake off poverty (and get rich)2)阴盛阳衰Stronger women (and feebler man)(二)句子的翻译简洁的原则不仅适用于词的译法, 而且应当运用到句段的翻译。
从某种意义上讲,简洁是同声传译的生命。
在句子翻译中应注意下面几个问题:1.选用简单句式在动词或连结词的选择上应注意避繁就简。
如:1) reach agreement on→agree on2)make use of→use3)exhibit a tendency to→tend to4)give consideration to→consider有时发言人讲话速度过慢或在等待发言人说出关键词时,为了填补翻译中出现的空白,选词可以繁琐一些,使听众觉得译得很完整,没有丢掉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