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辣椒设施栽培技术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辣椒设施栽培技术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六、整枝与采收
• 整枝与防落花
• 牛角椒类,行单杆整枝仅保留 分叉,打去分叉以下侧枝可促 进上部枝叶的生长和开花结果, 提高单株产量;而甜椒类品种 多采用双杆整枝法,形成二叉 分枝,保留分叉及第一侧枝, 以下侧枝全部去掉,少数用三 秆整枝,保留分叉,第一、第 二侧枝。 • 辣椒生育期间遇不适宜环境如 温度过高过低,雨水太多或过 分干旱,施用氮肥过多,都易 引起落花,生产上应改善管理 条件,除创造适宜的生长发育 环境外,可使用快丰收、萘乙 酸等植物生长调节剂。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五、病虫害防治
大棚大部分时间种植蔬菜,特别是冬季,给病虫害的越冬 繁衍提供了适宜的环境条件,会使蔬菜病虫害日趋严重。 因此,病虫害的防治是大棚栽培蔬菜成功的关键。 1、辣椒病害主要有病毒病、疫病、炭疽病、白粉病、青 枯病、根腐病等,药剂用植病灵、病毒A、83增抗剂、杀 毒矾、克露、代森锰锌、炭疽福美、米鲜胺、粉绣灵、粉 锈清、硫悬浮剂、农用链霉素、新植霉素、根腐灵、辣椒 腐落灵等防治,每隔7-10天喷药一次,连防2-3次。 2、虫害主要有蚜虫、棉铃虫、烟青虫、斜纹夜蛾等,药 剂用莫比朗、吡虫啉、功夫、氯氰菊酯、阿维菌素、除虫 菊脂、印楝素等喷雾防治,7—10天一次,连防2-3次。
•
•
三、定植与合理密植
• 辣椒忌连作,要选择前茬是叶菜类的菜园地,以葱蒜类菜地为最好。 冬季深翻冻堡,开春后整地做畦,施足基肥。一般每亩施菜饼100公 斤,土杂肥5000公斤,人畜粪150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尿素25 公斤,氯化钾15—20公斤。早熟栽培要在定植前7一lo天扣好塑料大 棚和小拱棚,以提高土壤温度。当定植畦10厘米深地温保持10— 12℃时方可定植,长江中下游地区定植期一般在2月下旬。
这对获得早熟高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朵花蕾 管理上通过水肥等措施调节生长发育。 到第一朵花 坐果 第一个辣椒 管理上,应加强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 结果到收获 保证茎叶正常生长,延缓衰老,延长结 期末 果期,以提高产量。
幼苗期
开花坐果 期 结果期
10~15天
50~120 天
辣椒类别
• 类型品种
• • • • • 辣椒根据果实的特征,可分为五个变种。 1.樱桃椒类(var.cerasiforme)株型中等或矮小,分枝性强,叶片 较 小。果实向上或斜生,圆形或扁圆形.小如樱桃故名。果色有黄、红、 紫等色。果肉薄、种子多、辣味强。云南、贵州等地有大面积栽培。 2.圆锥椒类(var.conoides)株型中等或矮小。叶中等大小,卵圆。 果实呈圆锥、短圆柱形,果实向上或下垂,果肉较薄,辣味中等,主供鲜食 青果。如南京早椒、成都二斧头等。 3.簇生椒类(Var.fasciculatum)株型中等或高大。分枝性不强,叶 片较大。果实长形向上,3~8个簇生。果深红,肉薄,辣味强,油分高。晚 熟、耐热、抗病毒力强。但产量较低,主供调味用。如四川七星椒等。 4.长角椒类(var.longum)株型矮小至高大,分枝性强。叶片较小或 中等。果实下垂长角形,微弯曲似牛角、羊角、线 形,果长7厘米~30厘米, 辣味强或中等,供干制、盐渍和制酱。如陕西的大角椒、四川的二金条、长 沙的牛角椒、杭州的羊角椒等。 5.甜椒类(var.grossum)株型中等或矮小,冷凉地区栽培则较高大。 分枝性弱,叶片较大,长卵圆或椭圆形,果实大,圆球形、扁圆形、短圆锥。 果表具纵沟,果肉极厚,含水分多,单果重可达200克以上。一般耐热和抗 病力较差。单株着果少。冷凉地区栽培产量高、炎热地区产量低。老熟果实 多数呈红色少数黄色。辣味淡或无,味甜故名甜椒。
谢谢大家
四、田间管理工作
• 1、温度的管理:定植后一周内不 通风,以保温为主,辣椒的生长适 温为20--25℃;夜间温度不能低于 10℃,气温上升,苗期揭膜通风换 气时间在9时-10时,下午15时-16 时后要关门盖膜。 2、水分的管理:辣椒较耐旱不耐 涝,要获得高产,必需加强水分管 理,开花结果期如遇干旱,要适时 灌溉,保持土壤湿润。 3、追肥:(1)轻施苗肥:定植成 活后,每亩用人粪尿1000公斤,或 尿素5—6公斤,并结合中耕灌水。 (2)稳施花蕾肥,适当增施磷、 钾肥,促进多分枝结果,每亩施尿 素15--20公斤、普钙10千克加10公 斤硫酸钾 。(3)重施花果肥:氮、 磷、钾肥配合,每亩施人粪尿2000 公斤 、普钙15—20公斤 、硫酸钾 15公斤 、饼肥20—25公斤或30公 斤复合肥加2公斤硫酸锌,打塘施, 施后盖土浇水,注意距植株根脚 8—10厘米。
辣椒的生长周期
辣椒的生 长周期 持续天数 各时期特点 各期管理注意事项
发芽期
10天左右 种子发芽到 管理上应促进种子迅速发芽出土,否则 第一片真叶 既消耗了种子内的养分,又不能及时使 出现 秧苗由异养转入自养阶段,导致幼苗生 长纤细、柔弱 50~60天 第一片真叶 管理上,应合理调控温度、光照、水分 出现到第一 及养分供应,创造适宜的苗床环境,使 个花蕾出现 秧苗营养生长健壮,正常进行花芽分化。
二、培育壮苗
• ①制作苗床。用一半腐熟垃圾或风化塘泥,与一半非茄果类菜园土(最好是 葱韭地土)混合,加20%的砻糠灰及3%的过磷酸钙和5%发酵后的菜籽饼充 分混匀,再施2%左右的福尔马林进行土壤消毒。营养土配置好后,做成厚 15厘米的育苗畦。 ②浸种催芽。浸种之前先行种子消毒,用55—60℃温开水浸泡种子,并恒 温浸烫30分钟。也可用40%福尔马林loo倍液浸种15—20分钟,捞出后用塑 料袋密闭2—3小时,再用清水洗净。消毒过的种子用30℃温水浸泡5—6小时。 将种子捞出用洁净湿纱布包好,置于25—30℃的条件下催芽4—5天,多数种 子露白即可播种。电热线育苗一般在12月下旬至翌年1月上旬播种,温床育 苗在11月份播种,冷床育苗播期为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电热线育苗苗龄以 90天为宜,温、冷床苗龄在140一150天左右。 ③ 壮苗管理。幼苗出土前,保持苗床土面温度25—28℃,齐苗后温度可降 至在20—25℃之间。幼苗出现2—一3片真叶时,进行一次分苗,并用25%多 菌灵500倍液喷施1次。此时,白天温度保持在23—28℃,夜间可降到15— 18℃。在大棚内保持床土见于见湿,要控制浇水,防止徒长,可用稀粪水追 施两次,再用0.3%磷酸二氢钾和o.2%尿素混合液叶面辅助追肥1—2次。 苗期还要用3000倍拟除虫菊酪或敌杀死防治蚜虫2—3次,用半量式波尔多液 防治病害3—4次。定植前10天,开始逐渐加大放风量炼苗。
辣椒设施栽培技术
学习要点
• • • • (一)辣椒的生物学特性及对环境的要求 (二)辣椒生长周期特点及管理注意事项 (三)辣椒的主要栽培技术 (四)课后思考题
辣椒生物学特征特性
• 辣椒(Capsicum frutescens)又名番椒、辣茄,茄 科,一年生 草本植物。辣椒除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A以外,在胎座及其附近表 皮细胞中,还含有辣椒素(C16H27 NO3)。辣椒素有芬芳的辛辣味, 有促进食欲、帮助消化及医药用。
• 采收
• 辣椒是一种多次采收的果菜类 蔬菜。作鲜菜食用时宜采收青 椒,约在花谢15—20天果皮转 翠青色时为采收标准,一般每 隔2—3天采收一次,并要遵循 少采勤采,采少留多的原则。
辣椒大棚栽培
思考题
• 辣椒分为哪几类?每一类的特征分别是什 么? • 辣椒生长周期分为哪几个阶段?简要介绍 各阶段的特点及管理注意事项! • 大棚辣椒栽培技术包括哪几个方面?应注 意哪些事项?
•
不同品种的辣椒
辣椒的主要栽培技术
一、选择适宜品种 二、培育壮苗 三、定植与合理密植 四、田间管理工作 五、病虫害防治 六、整枝与采收
一、选择适宜品种
辣椒有早熟栽培、春夏露地栽培和秋延后栽培。因此, 不同的栽培季节宜选用不同的品种。 (1)一般作早熟栽培的品种宜选较耐寒,对低温适应性较 强,座果节位低,早熟丰产的辣椒品种。如湘研1号、洛 椒l号、赣椒l号、湘研9号等。 (2)春夏露地栽培宜选择植株生长势较强,抗病、丰产、 优质、耐热的辣椒品种,如苏椒3号、农大40、皖椒l号等。 (3)秋延后栽培要选用苗期抗热性、抗病性、耐涝性及后 期耐寒性较强的品种,如皖椒1号、洛椒4号等。
不同栽培期 早熟期栽培 春夏季栽培 秋延后栽培 定植时间 2月下旬 4月初 8月下旬至9月 初 种植株数及株距 畦宽以栽4—6行为宜,每亩定植4000— 5000株 在膜上按株距30厘米打穴,每畦栽两行, 一般每亩定植4500一5000株 辣椒植株高度较矮,开展度较小,故密度 较大,一般每亩定植5500株左右
辣椒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 温度:种子发芽的适宜温度为20-30℃,低 于15℃或高于35℃时都不能发芽。植株生长 的适温为20-30℃,开花结果初期稍低,盛 花盛果期稍高,夜间适宜温度为15-20℃。 • 光照:辣椒对光照强度的要求不高,仅是番 茄光照强度的一半,在茄果类蔬菜中属于较 适宜弱光的作物,辣椒的光补偿点为1500勒 克斯,光饱合点为3000勒克斯光照过强,抑 制辣椒的生长,易引起日灼病,光照过弱, 易徒长,导致落花落果。辣椒对日照长短的 要求也不太严格,但尽量延长棚内光照时间, 有利果实生长发育,提高产量。 • 水份:辣椒的需水量不大,但对土壤水分要 求比较严格,既不耐旱又不耐涝,生产中应 经常保持土壤湿润,见干见湿。空气湿度保 持在60-80%。 • 土壤:以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 土壤为好,对氮、磷、钾三要素的需求比例 大体为1∶0∶5∶1,且需求量较大。
• 生物学特性
• 辣椒主根不发达,根群多分布在30厘米耕层内,根系再生力比番茄、 茄子差。茎直立,黄绿色,具深绿色纵纹,也有的紫色,基部木质化, 较坚韧,一般为双叉状分枝,也有三叉分枝。小果型品种分枝较多, 植株高大,有较明显的节间,一般主茎长到5~15片叶时,顶芽分化 为花芽,形成第一朵花。其下的侧芽抽出分枝。分枝顶芽又分化为花 芽,形成第二朵花。以后每一分叉处着生一朵花,有的在分叉处着生 的花较多,为丛生花。单叶互生,卵圆形、披针形或椭圆形,全缘, 先端尖,叶面光滑。花冠白或绿色,花萼基部萼筒呈钟形,萼片宿存。 属常异交作物,虫媒花。果实向上或向下,呈锥形、短锥形、牛角形、 圆柱形、棱柱形等。果顶有尖、钝、钝尖等。种子肾形,淡黄色。千 粒重4.5克~7.5克。种子寿命3~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