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三讲 国际收支不平衡和内外均衡调节
第三讲 国际收支不平衡和内外均衡调节
返回
货币价格机制浮动汇率制下作用的原理
浮动汇率意味着该国中央银行没有维持本国 汇率稳定的义务。当一国国际收支发生逆差 时,外汇的供需矛盾会导致该国外汇汇率升 值,从而使该国以外币表示的出口商品的价 格下跌,以本币表示的进口品价格上升,引 起出口量的增加和进口量的减少。
收入机制
国际收支逆差→对外支付增加→国民收入 下降→社会总需求下降→进口需求下降→贸 易收支改善
国际收支逆差→本国货币外流增加,对外币需求增加 →本国货币汇率下降(本币贬值)→进口相对昂贵,出 口相对便宜→贸易收支改善(信用货币) 思考:固定汇率下怎样调节?
货币价格机制固定汇率制度作用的原理
固定汇率意味着当一国中央银行有义务维持本国货币 汇率的稳定。当一国国际收支逆差时,该国外汇需求 大于供给,外汇汇率有可能上升,这时,为了维持汇 率的稳定,该逆差国家的中央银行就会通过减少储备 的方式来扩大本国外汇的供给,以此平衡外汇的供需 矛盾。但同时,由于外汇的供给是通过用本币与外汇 的对调来实现的,所以引起了本国货币供应量的减少, 由此就会发生以上的连锁反应。
固定汇率制度下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的搭配与矛盾
供给政策的特点是长期性,在短期内难以有显著的效果, 但它可以从根本上提高一国的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从 而为实现内外均衡创造条件。
政策类型:科技政策;产业政策;制度创新政策。
2020/2/23
扬州大学商学院
23
科技政策 (1)推动技术进步 (2)提高管理水平 (3)加强人力资本投资 产业政策; (1)鼓励发展和扩大一部分产业 (2)对一些产业部门进行调整、限制,乃至取消 制度创新政策
调节手段的选择
失衡原因 季节性、周期性的逆差
国民收入的增加
通货膨胀 经济结构
适合的政策 融资政策
双紧的财政、货币政策
调整汇率(贬值) 管制的同时,采取相应
的措施调整产业结构
五、国际收支调节的最高境界
2020/2/23
扬州大学商学院
33
加强国际经济合作,使其它有关各方同自己 配合,否则采取的政策措施不能达到所期望 的目的。
利率机制
(固定汇率) 国际收支逆差→本国货币存量相对下降→利 率上升→本国金融资产的收益率上升→对本国 金融资产的需求相对上升,对外国金融资产的 需求相对减少(套利)→资金外流减少,资金 内流增加→国际收支改善
思考:浮动汇率下情况又是怎样?
(三)自动调节机制评述
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能够自发地促使国际 收支趋向平衡,它发挥作用不需要政府付出 调节代价,并可避免各种人为的价格扭曲。 因此,各国政府都不同程度地为市场调节机 制创造适宜的环境。但是,市场调节机制也 具有很多局限性。
欧洲对管制观点的变迁,可以给我们一个提示。五、六十年代,欧洲处 于经济恢复之中,资本自由流动并没有得到欧洲各国的响应,直到七、 八十年代,随着经济实力的加强,开始对外资本扩张,才开始大力宣扬 自由贸易、资本自由流动。外汇管制的方法之一是制定复汇率,刺激出 口,限制进口
(二)供给调节政策
从供给角度讲,调节国际收支的政策有产业政策和科技 政策。产业政策和科技政策旨在改善一国的经济结构和 产业结构、增加出口商品和劳务的生产、提高产品质量、 降低生产成本,以此达到增加社会产品(包括出口产品 和进口替代品)的供给、改善国际收支的目的。
直接管制包括外汇管制、进口许可证管制等形式。
何谓 “外汇管制”?
所谓外汇管制,就是国家通过法令、规定,对各项外汇的收入、支出、 存款、兑换、外汇买卖及国际结算进行管理。其特点和最大优势为:能 迅速见效。但: ①不真正解决问题——一旦取消,逆差还会出现; ②导致经济行为的扭曲(例如外汇额度的不正常获取。寻租理论:只要 有优惠,就有人寻租。),管制的成本会越来越大; ③遭至反对与报复。
要扭转逆差,可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但需要一个过程。 发展中国家不会很快,但发达国家会很快。发达国家由 于金融市场发达,资金流动快,高利率会使短期资金迅 速流入,可暂时弥补逆差。顺差时,则反之。
2020/2/23
扬州大学商学院
19
2.支出转换型政策
是指不改变社会总需求和总支出而改变需求和支出 方向的政策。所谓改变支出方向,是指将国内支出 从外国商品和劳务转移到国内的商品和劳务上来。
经常账户逆差(要求)→缩减需求的措施→失业增加
2.通货膨胀(要求)→缩减需求的措施→国际收支顺差
国际收支顺差(要求)→扩大需求的措施→通货膨胀
这两种情况意味着内外均衡的冲突。显然,用一 个政策手段确实是无法同时实现两个目标,当外部均 衡要求是想紧缩性政策时,内部均衡却可能要求扩张 政策。同样,当外部均衡要求施以扩张性政策时,内 部均衡却可能要求施以紧缩性政策。
企业制度改革 :投资制度,企业产权制度, 企业管理体制等
2020/2/23
扬州大学商学院
24
(三)资金融通政策(外汇缓冲政策)
一国运用官方储备的变动或临时向外筹借资金来抵消 超额外汇需求或供给。
对外均衡调控的首要问题是“融资还是调整” 。因 为,如果国际收支失衡是由临时性的、短期的冲击引 起的,就可以用融资方法弥补,避免调整的痛苦;如 果是由中长期因素导致的,那么就势必要运用其他政 策进行调整。可见,融资政策与调节社会总需求的支 出政策之间具有一定的互补性与替代性。
国际收支自动调节的基本原理是运用自由市场
经济的各种宏观变量的作用使国际收支失衡自
动得到改善。
下一步
注意:
在现实生活中,纯粹的市场调节机制是不存在 的,各国政府总会在不同程度上干预经济运行, 如固定汇率制度下,政府可能承担了维持市场 汇率稳定的义务。政府干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 削弱国际收支市场调节机制的作用,但是它不 能完全消除市场机制对国际收支的调节。
3 供给型
供给增减
4 融资型
抵消超额外汇需求和供给(中性)
在所有类型的国际收支调节政策Fra bibliotek,至少存在以 下几对互为可替代的搭配:
支出增减型与支出转移型政策 支出型政策与融资政策 支出增减型与供给型政策
由预算赤字和货币宽松引起的货币性收支失衡,可 采用以下方法一,方法二,方法三,加以调整。
在米德的分析中,内外均衡的冲突一般是指 在固定汇率下,失业增加、经常账户逆差或 通货膨胀、经常账户盈余这两种特定的内外 经济状况组合。
2020/2/23
扬州大学商学院
37
在固定汇率制度下,一国难以运用汇率的变动来作为 政策工具,由此会出现以下情况:
1.失业增加(要求)→扩大需求的措施→经常账户逆差
二、国际收支政策调节
2020/2/23
扬州大学商学院
15
(一)需求调节政策
不同的政策对需求的影响不同,有的政策会对社会总 需求或国民经济中支出总水平产生影响;有的政策虽 然不改变社会总需求和总支出,但会改变社会总需求 的结构。按照政策对需求的不同的影响,国际收支调 节政策可分为:
支出增减型政策(Expenditure-Changing Policy) 支出转换型政策(Expenditure-Switching Policy)
2020/2/23
扬州大学商学院
3
一、国际收支自动调节
2020/2/23
扬州大学商学院
4
(一)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概述
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是指不考虑政府干预的情况 下,市场经济系统内其他变量与国际收支相互 制约和相互作用,使得国际收支失衡得到调节 的过程。
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实质是指由国际收支失 衡引起的国内经济变量变动对国际收支的反作 用过程。
方法一
减少预算赤 字和收缩货 币供应量
方法二
方法三
1.减少预算赤字和 1.减少预算赤字和 收缩货币供应量 收缩货币供应量
2.资金融通
2.货币贬值
由此看来,正确的政策搭配是国际收支成功调解的 核心。对某种性质的国际收支失衡采用不同的调节政 策搭配,会导致不同的调节成本或代价。
四、国际收支调节手段选择的原则
2020/2/23
扬州大学商学院
25
三、各种政策的作用比较
2020/2/23
扬州大学商学院
26
采用什么样的政策来调节国际收支,首先取决于 国际收支失衡的性质;其次取决于国际收支失衡 使国内社会和宏观经济结构;再次取决于内部均 衡与外部均衡之间的相互关系。
各种政策的作用
1 支出增减型 需求和支出增减 2 支出转换型 需求和支出方向转移
2020/2/23
扬州大学商学院
30
若逆差是由于国民收入的增加,此时,预期未来收入会 保持增加→需求增加→商品总需〉国内总供。双紧的财 政、货币政策 ;
若逆差是由于通货膨胀造成的,应调整汇率(贬值)→ 使货币的对外价值与已经降低的购买力一致;
若逆差是由于经济结构造成的,应在采取外汇管制和外 贸管制的同时,采取相应措施调整产业结构,并根据进 口替代或出口导向的经济发展战略,从根本上增强出口 能力,调整进口需求。(详见附表)
顺差时: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扩大政府开支, 减少税收→扩大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增加进口及 非贸易支出→国际收支顺差减少。
2020/2/23
扬州大学商学院
18
货币政策的调节原理
亦称金融政策,即变动再贴现率(最普遍频繁使用)、 调整法定存款准备率、进行公开市场业务。
➢ 逆差时,提高法定存款储备率、提高再贴现率、中央银行卖出 政府债券→货币供应减少,一方面,提高市场利率→吸引外资 流入,另一方面,使物价下跌→扩大出口,减少进口,从而改 善国际收支。
2020/2/23
扬州大学商学院
16
1.支出增减型政策
是指改变社会总需求或国民经济中支出总水平的政 策。
政策原理:政策运用→改变社会总需求(总支出水 平)→改变对外国商品、劳务和金融资产的需求→ 调节国际收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