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特性》教案
教学目标:
在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的活动中,经历认识三角形的过程,概括三角形概念,知道三角形的特点,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在游戏活动中,感受三角形的唯一性,从而体会三角形的稳定性,理解三角形的基本特性。
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理解三角形的定义、掌握三角形的特征和三角形的稳定性。
教学难点:准确画出三角形的高。
教学流程:
一、联系生活,图片引入。
.多媒体出示主题图,初步感知三角形。
出示三角形这一单元的结构图,使学生了解本单元将要学习哪些内容,后指出本节课重点研究三角形的特性。
二、理解三角形的概念和特征。
研学活动:图片中描出三角形。
用直尺画出三角形。
交流概括三角形概念。
展学----展学预设:
一描:线段、首尾相连。
一画: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
概括:结合描和画三角形的过程,总结:由3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是三角形.
追问:说一说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和几个顶点。
4.举例:用字母A、B、c分别表示三角形的3个顶点,这个三角形就叫做△ABc。
给三角形起名字。
三、掌握三角形高和底得概念,会画三角形高。
出示研学提示,借助研学提示进行自学。
研学提示:
读一读、圈一圈:打开书60页,抓关键词理解三角形高和底的概念。
画一画、说一说:尝试给自己画出的三角形作一条高,和同桌说你的画法。
想一想一个三角形可以画几条高?
展学----展学预设:
关键词:顶点对边垂线垂线段
注意画高是要用虚线,标清垂直符号相应的高和底。
不同底边对应的高也不一样,三角形的底和高是相对的。
当三角形中有一个直角时,以一条直角边为底,这条底边上的高恰好是另一条直角边。
四、三角形的稳定性
游戏研学:
每组同学准备了一个学具袋,里面有若干长度相同的小棒,在单双两号组之间展开比赛。
比赛规则:单号组的同学用3根小棒摆三角形,双号组的同学用4根小棒摆四边形,哪一组摆出不同形状的图形多,哪个小组就获胜。
请单双两号各出一组展学汇报。
展学
展学预设:双号组,能拼出好多不同形状的四边形。
因为四边形易变形。
单号组,三边长度确定,三角形的形状大小就都确定了。
通过三角形唯一性体会其稳定性的特性。
展示生活中的三角形图象:电线杆、自行车。
你还知道那些地方也用到了三角形的稳定性?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