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信息时代主要特征的理解
摘要:信息时代充满了机遇与挑战,在开始,我想介绍一下信息时代的主要特征。
信息化是人类社会进步发展到一定阶段所产生的一个新阶段。
信息化是建立在计算机技术、数字化技术和生物工程技术等先进技术基础上产生的。
信息化使人类以更快更便捷的方式获得并传递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它将提供给人类非常有效的交往手段,促进全球各国人们之间的密切交往和对话,增进相互理解,有利于人类的共同繁荣。
信息化是人类社会从工业化阶段发展到一个以信息为标志的新阶段;信息化与工业化不同。
信息化不是关于物质和能量的转换过程,而是关于时间和空间的转换过程;在信息化这个新阶段里,人类生存的一切领域,在政治、商业,甚至个人生活中,都是以信息的获取、加工、传递和分配为基础。
信息化是从有形的物质产品创造价值的社会向无形的信息创造价值的新阶段的转化,也就是以物质生产和物质消费为主,向以精神生产和精神消费为主的阶段的转变。
总结起来,信息时代有5个基本特征。
(1)社会经济结构以服务性行业为主
(2)专业和技术阶层逐渐成为职业主体
(3)知识创新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4)人们更加关注社会未来的发展趋势
(5)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而信息时代的主要特征在专业的层面也可以概括为5个。
(1)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时信息世道的最显著特征。
计算机处理信息、信息高速公路传输信息成为信息时代的主要生产方式。
(2) 知识识是信息时代最重要的生产要素。
成功的机会取决于能否获取有利的信息并转化为知识应用。
信息时代是以“知识”为核心的经济时代。
(3)适应变化与创新是信息时代的生命线。
竞争的生命力在于创新。
缺乏创新,意味着淘汰与死亡,而善于创新,则意味着超越与新生。
(4)合作∕协作是信息时代的主要生存与发展方式。
之所以需要合作∕协作,一是因为知识的激增速度成几何数增长,社会分工越来越来细,每个人所知所能非常有限,二是因为信息技术导致全球化社会的诞生,每个人,每个国家或地区都与外界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三是因为目前的世界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人们需要跨文化的理解能力和接纳心态。
(5)科学范型走向非决定论。
信息时代的科学范型认为人类的思维和行为时一种非常复杂动态变化的现象。
知识并非完全独立于观察者或学习者之外,它分布式的存在于互动社会,历史和实践的共同体之中,也存在于用来创造与世界互动的工具或人工制品之中。
系统是开放性的,在系统运行过程中,会遭到种种难以预测的偶发变数的干扰,系统是非线性的,因此,因果关系是难以确定性的预测的。
因此在信息时代,将会是一场涉及到人类各方面的变革。
其中包括价值观和人们生活方式。
当然,变革的主要方面时教育的变革,然后才会推广到其他方面。
这其中包括:教育观念的变革。
教育逐渐周向促进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相统一的教育价值观,走向多元智能理论与素质结构的人才观,走向以促进学习者发展的教育质量评价观。
学习者角色的转变,
信息时代的信息传播和大量创新成果的涌现,各部门分工合作日益紧密。
需要我们转变学习者的角色。
在学校,老师不再是传统的知识传输者与灌输者,学生亦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
相反,学生变成了学习过程中的主角。
学习方式和内容,通过学生自身的兴趣特长而构建。
而老师,在这个过程中,是一个引导者,引导学生去探索新的知识和价值。
而学习者必须是主动的学习者。
构建的学习者,即利用知识构建、信息获取等工具或通过媒体作品等活动,获取信息,构建知识的个性化理解。
协作的学习者,即在学习成员之间的社会支持、示范和观察他人学习的绩效的基础上,实现知识和技能的共享,达到社会协商。
意图的学习者,即学习者自行设定清晰的学习目标,决定学习重点,自主的追求学习成就,坚忍不拔的朝既定的认知目标努力。
交流的学习者,即学习者在校内校外的知识构建共同体,并在共同体的成员展开交流,在协作中交流,相得益彰,共同提升。
情境的学习者,即通过新技术,易让人理解的方式展开问题。
反思的学习者,即通过认知工具,阐述自己的学习内容,反思学习过程和决策过程,实现自我协调,制定调控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