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跨文化翻译视角下的旅游景点翻译
作者:兰欣穆
来源:《文理导航》2018年第31期
【摘要】景区景点外语介绍在国际旅游市场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翻译过程中,需要注意中西文化差异因素。
本文以泰山彩石溪景区英译为例,基于跨文化翻译理论,探讨目前景点翻译存在的普遍问题,并提出优化翻译方案。
【关键词】景点翻译;跨文化翻译;泰山彩石溪景区英译
一、旅游景点外语介绍的重要性
对于西方文化背景的来华游客来说,由于中外文化的巨大差异以及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了解和理解的缺失,来华旅游即进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文化环境里面,这种旅游也就成了一种跨文化旅游过程。
跨文化旅游给西方游客带来了对目的地文化的理解困难。
为了解决这些潜在问题,方便国际游客游览景区自然风光,了解和学习中国传统历史文化,大部分国内风景区都提供了英语等其他语种的景点介绍。
在跨文化旅游背景下,这些景点的外文景点介绍极大地方便了西方游客的观光旅游,丰富了他们的中国文化旅游内涵,提高了旅游质量。
二、旅游景点翻译的跨文化因素
鉴于景点外语介绍在跨文化旅游中的重要作用,这对译文质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既要准确地传达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又要考虑国家游客的跨文化阅读能力。
这也就要求在翻译过程中需要考虑其中的跨文化因素,要以跨文化翻译理论来指导翻译实践。
但在目前的景点英语译文中,还存在很多问题。
翻译中跨文化因素还未得到充分重视,译文往往忽视了中外文化间的巨大差异和译文的阅读对象——国际游客,最终成为了景点中文版介绍的翻版。
由此,景点英语介绍往往未能跨越文化差异,未能很好地弥补西方游客对中国自然地理和传统文化理解缺失问题。
三、泰山彩石溪景区景点英语介绍问题及改进对策
笔者在实地考察泰山彩石溪景区景点的英语介绍基础上,分析了中西文化差异,发现了景点译文存在的一些问题。
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一般性低级错误:主要体现在单词拼写、句子语法等问题。
例1:彩石溪景区英文简介(来源:彩石溪景区入口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