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版规则改进方案--鞭打试验部分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C-NCAP管理中心
2013.12.27
试验总能量、冲击波形不变
试验方法、流程、容差范围不做改动
各伤害值种类、上下限制不变
初始分由8分调整为4分并直接计入C-NCAP总得分 上下颈部载荷得分采用最严重伤害处得分
座椅靠背动态张角限值调整为19度
3研究背景:现行试验标准中7个伤害指标在活体(志愿者)、人类尸体、动物、有限元仿真研究中具有一致伤害相关性。
所以伤害指标类型和上下限值不会改变。
4
5
2012版
2015版颈部伤害指数NIC 22
上颈部剪切力Fx 上颈部拉力Fz 上颈部扭矩My 11
11下颈部剪切力Fx 下颈部拉力Fz 下颈部扭矩My 1111满分
8
4
1.NIC保持评分方法不变。
2.载荷伤害分为上颈部和下颈部两部分。
每一部分载荷还是由剪切力、张力、转矩构成。
3.在计算得分时候,取三个载荷的最低分计入总分。
规则调整:假人伤害得分构成
6
2012版2015版颈部伤害指数NIC
1.5 1.5
上颈部剪切力Fx 上颈部拉力Fz 上颈部扭矩My 10.7
0.70.75下颈部剪切力Fx 下颈部拉力Fz 下颈部扭矩My 1111原始分
6.95
3.2
举例:
以右表为例,12版本计算方法下,该试验原始得分为6.95,换算得到CNCAP得分为:3.93分(7分满分制)根据新版方法原始分为3.2分不再进行换算。
结合不同座椅在ENCAP高速后碰和中速后碰座椅动态张角对比试验,计算得到以高速32°张角为限,中速(16公里)应为18.8度。
由此建议改版后动态张角最大限值定位19度。
y = 1.7058x R 2
= 0.7059
0510152025300
2
4
6
8
10
12
14
16
中强度靠背张角
高强度靠背张角
8
源于12版评分方式局限性的原因:
1 现有评分方式区分度下降,接近80%试验都是高分。
2 现有评分方式公平性下降,7.9分和7.0分座椅同样给予满分评价显然有失公允。
已完成试验数据统计结果:
1 NIC失分贡献率最高,在通过设计获得高分的过程中需要花费的成本最大。
2 颈部载荷失分极少尤其是下颈部,综合失分不到0.1。
通过改善头枕位置和吸能性可以容易解决。
来自颈部伤害原理的原因:
1 NIC对应神经根伤害属于WAD3+等级,事故发生后极难发现和治愈。
2 颈部载荷对应肌肉、韧带、关节伤害,任何一项伤害过大都对应着不同的疼痛症状。
所以任何一项超过低性能指标(极差)都会在这一方面给乘员造成极大伤害。
9
我们认为,在更为合理的伤害机理下,综合考虑在座椅开发中的设计成本(设计理念、创新、难易程度),新的鞭打试验要求应具有更好的区分度和导向性。
力求实现与座椅设计开发科学含量(成本)的一致相关,并实现门槛低、进阶难、高分极难的趋势
10
根据改版建议,重新计算了2013年CNCAP正式试验的座椅得分。
平均分由3.64降低至3分,平均分下降0.64分。
11
在新的评分方法下,可以很好的区分出现在7.9分和7.0分的座椅,从公平性上得到提高。
分数波动性更明显,区分度较2012版有明显提高。
值得注意的是:
1.现在的设计已经出现7.99分的座椅,相信在更先进的设计下,满分是极有可能的。
2.新改版的建议下,座椅几乎不可能得到0分(2012版会出现0分)。
3.整体得分从现在的高分分布区域向中间集中两端少的
状态趋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