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八章 个性及个性倾向性

第八章 个性及个性倾向性


(三) 动机的种类
1、动机的一般分类
根据动机的性质
生理性动机:也称驱力,它以有机体自身的生物学需 要为基础,引起的活动满足某种生物学需要。
社会性动机:它以人的社会文化的需要为基础。
根据学习在动机形成发展中的作用
原始的动机:与生俱来的动机,以人的本能的需要为 基础。
习得的动机:后天获得的各种动机。
2、需要的特点:
(1)需要的对象性: (2)紧张性: (3)驱动性: (4)共性:
(二)需要的种类
1、根据需要的起源,可分为:自然性需要 和社会性需要
2、按照需要对象的性质,可分为:物质需 要和精神需要
3、按照需要的内容,可分为:活动需要、 交往需要、认识需要和成就需要
(三)需要的结构 关于需要的结构, 在心理学界存在不同 的理论观点,其中影 响最大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
人格稳定性是相对的,随着生理成熟和环境的改 变,人格也可能产生或多或少的变化。 如:“环境造就人”
说明:稳定性和可变性的统一
3、个性的整体性
个性结构中的各成分有机结合构成一个整体。 当个性的各成分之间协调一致时,人格是健康的, 否则,会出现“分裂人格”。
4、个性的社会性(本质特征)
人的行为活动是社会性的,个性是在人的实践中 形成的,并反映各种社会关系。
侯老伯今年62岁,性格好强,原先在中国公 安大学在宣传部工作,后到校办工作,现已退休。 侯老伯退休以后,心情烦躁,象笼子里的鸟似的, 在家里待不住,成天在外面不愿意回家。家里人 让他买菜,他故意到十多里路的菜市场买菜,来 回消磨了大半天的时间。他还无代价的给别人种 菜、除草,给旧火车头上油等等。侯老伯的老伴 和子女们都抱怨,并带他到医院看病,结果侯老 伯无病。
只有当其成为个体内在的需要时,才能推动个 体的行为。
4、唤醒理论
观点(赫布和柏林) 人们总是被唤醒,并维持着生理激活的一
种水平,不太高,也不太低。
唤醒理论三原理:
一是人们偏好最佳的唤醒水平 二是简化原理 三是个人经验对于偏好有影响。
5、动机的认知理论
动机的归因理论 海德:人会把行为的原因归结为内部原 因和外部原因两种; 维纳:增加稳定性维度。
TAT测验:有两位女性,……
权力动机
权力动机是指人们具有的某种支配和影响他 人以及周围环境的内在驱力。
从个体行为目标上,权力动机分为个人化权 力和社会化权力。
交往动机
交往动机是在交往需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一种重要的社会性动机。
那么 1 为什么有些人超出生理需求猛吃不
止,造成肥胖? 2 为什么有些人不顾生理需求因节
食而厌食?
2、安全需要:
人对无威胁的,能预测的,有秩序的生活 环境的要求.表现为要求安全,稳定,依 赖;免受恐吓,焦躁和混乱的折磨;对体 制,秩序,规律的要求;对保护者实力的 要求。 安全需要缺乏的表现: 儿童的分离焦虑,陌生人焦虑。 喜欢成群结队,吝啬喜欢储蓄 总是担心的心理状态。
4、被尊重的需要:
个人对自立的尊严和价值的需要, 希望得到赞许,赏识,拥护,同时需 要自己对自己有信心.这种需要的满 足会使人感觉自己有价值,有能力, 有地位和必不少.如果不满足,个体 会体会到一种弱小无能感.

5、 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
(1)自我价值感的来源 个人的经验和主观的成败标准 榜样的经验和榜样与自己相似的评价 和他人的交流与他人可靠性的评价 生理状况及其自我评价 现实的价值感要建立在真实的成功和
3、归属和爱的需要
会空前强烈的感到缺乏朋友,爱人,妻子或者 孩子.对人们之间的一种深情关系的渴望-爱 与被爱,渴望在家庭和团体中占有一席之地. 例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社会流动带来的人的归属需要的缺乏,人们关 系的市场化带来的人的深情关系的缺乏。 缺乏归属与爱的人会将注意力高度指向与别人 的深度交流。
(一)需要及其特点:
1、什么是需要 是由生理上或心理上的缺失或不足所 引起一种内部的紧张状态,是个人活动积 极性源泉。 当个体或群体因缺乏某种刺激时会呈 现一种不平衡状态,对这种不平衡状态以 及要求达到新的平衡的体验就是需要。
(1)需要是一种内部的紧张状态 ; (2)需要都指向一定的对象 ; (3)需要是个人活动积极性的源泉 。
⒉社会环境对个性的形成和发展起决定作用。 要反对环境决定论
⒊教育对个性的形成具有主导作用。 但要反对“教育万能论”
⒋个人的主观努力是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内部动力。
第二节 个性倾向性
个性倾向性指的是人在与客观现实相互作 用的过程中,对现实事物具有的一定的态 度和取向。
个性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信念 和世界观等。
二、个性结构 个性结构它包括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等
两大部分。 个性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 世界观。 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
三、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因素
个性形成的影响因素有遗传素质、社会物质生活 条件、教育、个人的主观努力。
⒈遗传素质是个性形成和发展的物质前提。 要反对遗传决定论
成就动机
成就动机是人们希望从事对他有重要意义的、 有一定困难的、具有挑战性的活动,在活动 中能取得完满的优异结果和成绩,并能超过 他人。
成就动机对个体活动有重要作用;并影响到 人们对职业的选择;它是在生活环境的影响 下形成的。
成就动机可以通过投射测验来测量。
TAT测验:George是一个工程师,……
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包括:一是个体 成败经验;二是替代性经验;三是言语说服; 四是情绪唤起。
成就目标理论
目标是影响行为的环境因素之一,它是个体 要努力达到的、具体的成绩标准和结果。
德韦克认为,不同个体对自己的能力有不同 的看法。这种能力的潜在认识会直接影响到 个体对成就目标的选择。有些人为掌握目标, 有些人为作业目标。
耶基斯—多德森定律
动机与工作效率的关系
主要观点:
①总体而言,动机越强,效果越好。
②具体活动,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是一 种到U形曲线关系。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 于任务的完成。
③各种活动都存在一个最佳的动机水平,它 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变化。较容易的任务中, 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着任务难度的 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
兴趣
兴趣是人们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 它以认识或探索外界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们认识 事物、探求真理的重要动机。
兴趣可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两种。前者由认识事 物本身所引起;后者是由认识事物的目的和结果所引 起。
兴趣也可分为个体兴趣和情境兴趣:前者指个体长期 指向一定客体、活动和知识领域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兴 趣;后者是由环境中的某一事物突然激发的兴趣。
劳伦次:印刻现象
2、驱力理论(赫尔)
观点
①驱力是指个体由生理需要所引起的一种紧张状态, 它能激发或驱动个体行为以满足需要,消除紧张, 从而恢复机体的平衡状态。
②驱力是一种动机结构,它供给机体的力量或能量 使需要得到满足,进而减少驱力。
③人类的行为主要是由习惯支配的,而不是由生物 驱力支配的。驱力为行为提供能量,而习惯决定着 行为的方向。
(二)动机的理论
1、本能理论
詹姆斯:
人的行为依 赖于本能的 指引,人有 生物本能和 社会本能。 如“爱、同 情”。
其他代表观点
①人的大部分行为是由本能控制的。本能是 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由遗传固定下来,一种 不学而能的行为模式,是人类行为的原动力。
③麦独孤:人类的所有行为都是以本能为基 础的;本能是人类一切思想和行为的基本源 泉和动力;本能具有能量、行为和目标指向 三个成分;个人和民族的性格与意志也是由 本能逐渐发展形成的。人有18种本能。
的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是由以下五个等级构成
1、生理需要:
直接和有机体生存和繁衍有关的需 要。
例如:对阳光,水,食物,空气, 排泄,求偶,栖息等的需要 特点:最基本,最明显,最强 烈.要求首先满足。 对于一个长期饥饿的人来说,乌托 邦就是一个食物充足的地方。
人为什么吃饭?
吃饭是因为饥饿
第二节 个性倾向性
一、需要 二、动机 三、兴趣 四、理想和信念 五、价值观和世界观
一、需 要
人类的欲望
需要:个体的一种缺乏状态. 人类行为原因的模型:
需要 动机 行为
诱因
结论:人缺乏什么就会追求什么
下列各种人的需要是什么? 1 脾气急躁没有耐心的人 2 总喜欢和别人粘在一起的人 3 喜欢说大话的人 4 脾气大爱生气的人 5 喜欢攒钱的人
别人真实的尊重上.
马斯洛所描绘的 五种主要需要渐进变化图
需要层次理论在我国古代已具雏形
忙碌为充肚子饥,刚得饭饱又思衣。 恰的衣食两分足,家中缺少美貌妻。 家娶三妻和两妾,出门走路少马骑。 骡马成群任驱使,身无官职被人欺。 七品、六品官太小,四品、三品官亦低。 朝中一品当宰相,又想面南坐皇帝。
案例:侯老伯的怪病
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分析侯老伯的需要。
二、动机
行为背后的秘密
(一)动机的涵义及其功能
动机的涵义
由一种目标或对象所引导、激发和维持的个体 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动机的功能
激活功能 指向功能 维持和调整功能
动机与行为效率
动机与行为 同一行为可有不同动机;同一动 机产生不同行为。 同一个人行为动机多种;良好动 机不一定良好结果。
饥饿、饮食和体重的影响因素
下丘脑
饮食习惯差异(正常者vs.超重者)
什么样的 体形吸引 人?—— 来自男女 的不同想 法

与性的需要为基础。 由荷尔蒙的刺激引起。 性激素不是产生性驱力的唯一基础。 人的性驱力带有社会的性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