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技术方法
1. 心肺复苏(CPR):心肺复苏是一种急救技术,适用于突发性心脏骤停患者。
通过
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来维持受害者的心肺功能。
2. AED除颤器使用:AED是自动体外除颤器的简称,适用于突发性心脏骤停患者,通
过电击来恢复心脏的正常跳动。
3. 外伤止血:对外伤患者进行急救时,必须迅速止血,可以采用直接压迫或者包扎
止血的方法。
4. 骨折固定:在遭遇骨折或者关节脱位的情况下,进行急救时需要对受伤部位进行
固定,以减少二次损伤。
5. 烧伤处理:对轻度烧伤可以用冷水冲洗,对于严重烧伤需要用干净的布覆盖伤口,尽快就医。
6. 深度刺伤处理:在发生刀、剑等锐器伤害后,需用干净布覆盖伤口,减少感染风险,并及时就医。
7. 窒息急救:当遇到窒息患者时,可以采用呼吸道清理、人工呼吸等方法进行急
救。
8. 中暑处理:对于中暑患者,需要迅速将其移到阴凉处,清除体表灼热物,及时给
予补充水分的处理。
9. 低血糖急救:对于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时,可以及时给予糖类食品或药物进行
急救。
10. 心梗急救:对于心梗患者,需要迅速就医,避免剧烈运动,保持休息状态。
11. 中风急救:对于中风患者,需要迅速就医,保持患者平卧位,并保持呼吸道通
畅。
12. 流感急救:对于流感患者,需要保持患者休息,多饮水,如有发热需要及时就
医。
13. 中毒处理:对于中毒患者,要尽快将患者送到医院,避免误食物或饮水。
14. 突发癫痫发作处理:遇到癫痫发作患者时,应迅速将其放置在安全地方,保护其
头部,等发作结束后送医院检查。
15. 突发心悸处理:对于突发心悸患者,可以通过呼吸调控,情绪疏导等方法进行急救。
16. 急性腹痛处理:对于急性腹痛患者,需及时就医,避免进食和饮水。
17. 突发高热处理:对于突发高热患者,需迅速给予物理降温,及时就医。
18. 挤压伤处理:对于挤压伤患者,需迅速将其送到医院,切勿随意移动。
19. 撕裂伤处理:对于撕裂伤患者,可以用干净布覆盖伤口,切勿用手直接触碰伤口,及时就医。
20. 导电伤处理:对于电击伤患者,需要迅速切断电源,避免直接触碰伤者,及时就医。
21. 发作性疾病处理:对于癫痫、哮喘等发作性疾病患者,应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
保护其安全,及时就医。
22. 牙关紧闭处理:对于牙关紧闭患者,可以给予镇定剂,避免患者受伤,及时就
医。
23. 高空坠落处理:对于高空坠落患者,需迅速就医,固定患者颈椎,避免二次伤
害。
24. 海水中毒处理:对于海水中毒患者,需迅速将其送到医院,避免误食食物和饮
水。
25. 酒精中毒处理:对于酒精中毒患者,需及时给予补充水分,避免误食食物。
26. 煤气中毒处理:对于煤气中毒患者,要迅速将患者送到通风处,避免二次中毒。
27. 骨折臂固定:在遭遇上臂骨折的情况下,应首先为患者止痛,然后进行适当的固
定处理,防止骨折位置移动。
28. 骨折腿固定:在遭遇腿部骨折的情况下,需迅速进行固定处理,尽量避免骨折位
置移动。
29. 扭伤处理:对于关节扭伤患者,需要及时冰敷或者进行包扎处理,避免二次伤
害。
30. 脱臼处理:在关节脱臼的情况下,需要迅速就医,避免患者自行活动。
31. 突发高血压处理:对于突发高血压患者,可通过呼吸调控,情绪疏导等方法进行
急救。
物。
33. 老年人跌倒处理:对于老年人跌倒患者,需要迅速就医,以免造成二次伤害。
34. 突发哮喘发作处理:对于突发哮喘患者,需保持患者坐姿,放松情绪,及时就医。
35. 急性过敏反应处理:对于急性过敏反应患者,需迅速将其移至安全地方,并及时就医。
36. 溺水急救:对于溺水患者,需迅速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急救,同时将其送往医院。
37. 低体温处理:对于低体温患者,需要迅速将其移至室内,给予温暖,及时就医。
38. 高血糖急救:对于糖尿病患者发生高血糖时,需及时就医,服用降糖药物。
39. 急性感染处理:对于急性感染患者,需迅速就医,避免误食食物和饮水。
40. 过度劳累处理:对于过度劳累患者,需要保证充足的休息,适当补充水分。
41. 突发低血压处理:对于突发低血压患者,应保持患者平卧位,适当供给咸水,及时就医。
42. 急性中毒处理:对于急性中毒患者,需迅速将其送到医院,避免误食食物。
43. 发烧急救:对于发烧患者,可采用物理降温,多饮水等方法进行急救。
44. 急性咽喉炎处理:对于急性咽喉炎患者,需保持患者休息,多饮水,避免吸烟和喝酒。
45. 急性胃炎处理:对于急性胃炎患者,需保持患者休息,多饮水,避免误食食物。
46. 突发失血处理:对于突发失血患者,需迅速进行直接压迫或者包扎止血的方法进行急救。
47. 急性胰腺炎处理:对于急性胰腺炎患者,需保持患者休息,多饮水,避免误食食物。
48. 急性胆囊炎处理:对于急性胆囊炎患者,需保持患者休息,多饮水,避免进食过油食物。
49. 突发呼吸困难处理:对于突发呼吸困难患者,可采用呼吸调控,情绪疏导等方法进行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