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07《记承天寺夜游》知识点整理笔记

007《记承天寺夜游》知识点整理笔记

《记承天寺夜游》知识点整理
注释:承天寺:故址在今湖北黄冈县城南。

1.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注释: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

元丰,宋神宗赵顼年号。

当时作者因乌台案被贬黄州已经四年。

翻译: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里。

2.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注释:①户:一说指堂屋的门,又一说指窗户,这里指门。

②欣然:高兴、愉快的样子。

③行:散步。

翻译:
我解开衣裳准备睡觉,看见月光照进堂屋的门户,便很高兴地起来走动。

3.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注释:①念:考虑,想到。

②者:……的人。

③遂:于是,就。

④至:到。

⑤寻:寻找。

⑥张怀民:作者的朋友。

名梦得,字怀民,清河(今河北清河)人。

元丰六年也被贬到黄州,寓居承天寺。

翻译:因为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于是我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

4.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注释:①寝:睡,卧。

②相与:共同,一同。

④庭:庭院里。

翻译: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起在院子里散步。

5.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注释:①空明:形容水的澄澈。

在这里形容月色如水般澄净明亮的样子。

②藻、荇(xìng):均为水生植物,这里是水草。

藻,水草的总称。

荇,一种多年生水
草,叶子像心脏形,面绿背紫,夏季开黄花。

③盖:句首语气词,这里可以译为“原来是”。

④也:是。

翻译:月色洒满庭院,如同积水自上而下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水藻、荇菜交叉错杂,原来那是竹子、柏树的影子。

6.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注释:①但:只是
②闲人:这里是指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流连光景的人。

苏轼这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
使,这里是一个有职无权的官,所以他十分清闲,自称“闲人”。

③耳:语气词,相当于“而已”,意思是“罢了”。

翻译:哪个夜晚没有月色?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只不过少有像我们这样的闲人罢了
一、一词多义
与:相与步于中庭。

(跟,向。

介词)
念无与为乐者。

(和,连词。

)
遂:遂至承天寺。

(于是)
遂迷,不复得路(终于)
至:遂至承天寺。

(到)
寡助之至。

(极点)
寻:寻张怀民。

(寻找)
未果,寻病终。

(不久)
空:庭下如积水空明。

(空旷澄澈)
空谷传响。

(空荡荡的)
二、古今异义
但(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古义:只是,只不过;
今义:但是,表转折关系的连词
耳(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古义:助词,表示限制语气,相当于“而已”“罢了”;
今义:名词,耳朵。

闲人(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古义: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留连于光景之人;
今义与事无关的人
户(月色入户):
古义:窗(门户)户;
今义:住户、人家
念(念无与为乐者):
古义:考虑,想到;
今义:纪念,思念,读
盖(盖竹柏影也):
古义:原来是,表推测原因;
今义:器物上有遮盖作用的东西。

中庭(相与步于中庭):
古义:院子里;
今义:庭子中间。

三、词类活用
相与步于中庭:
名词作动词,散步。

怀民亦未寝:
名词作动词,睡;卧。

四、特殊句式
倒装句
相与步于中庭:
(我们)便一起在庭院中散步。

(介宾短语后置,应为“相与于中庭步”)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只不过缺少像我们俩这样的闲人罢了。

(定语后置,应为“但少如吾两人者闲人耳”) 省略句
解衣欲睡:
(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

(省略主语)
判断句
盖竹柏影也:
大概是竹子跟柏树的影子吧?(“也”表判断)
五、主旨句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一个"闲"字包含着作者几多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失意情怀自我排遣的旷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