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章 肾功能检查
【试剂与器材】
1、酸性试剂
2、二乙酰一肟溶液 3、尿素标准贮存液 6、尿素标准应用液 7、器材 度计 试管、试管架、刻度吸管、37℃恒温水浴箱、分光光
【操作步骤】
加入物(ml) 血清 尿素标准液 蒸馏水 二乙酰一肟溶液 酸性试剂 测定管 0.02 0.5 5.0 标准管 0.02 0.5 5.0 空白管 0.02 0.5 5.0
肾脏疾病的实验室检查
尿液检查:常规检查、细菌学检查、 特殊生化检查 (蛋白、 酶学) 肾功能检查:肾小球滤过功能 肾小管功能检查 肾血流量测定 肾脏活体组织病理检查 肾脏内分泌功能检查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 前列腺素 1,25-二羟胆骨化醇
三 、肾功能试验的选择与评价
肾功能试验除反应肾脏本身病变外,常常还受各种肾外 因素的影响,如心功能不全、水肿、休克、贫血、肾后梗阻、 药物等。因此,在临床判断时,必须结合临床实际情况。
速率法原理:
肌酐+苦味酸
碱性
橘红色苦味酸复合物
【试剂与器材】
1、苦味酸溶液
2、氢氧化钠溶液 3、碱性苦味酸溶液 4、肌酐标准应用液 5、器材 试管、试管架、刻度吸管、37℃恒温水浴箱、分光光 度计
【操作步骤】
加入物(ml)
样品 肌酐标准应用液 碱性苦味酸溶液
测定管
0.1 1.0
标准管
1.0 1.0
肾脏的解剖
肾单位结构图示意图
肾单位结构及功能
肾小球 滤过功能
肾小体
重吸收:2/3 水 电介质 肾单位 近曲小管 小分子蛋白 近端小管 降支粗段 葡萄糖 肾小管 氨基酸 髓襻 细段 远 排泌:蛋白、尿酶 升支粗段 端 远端小管 肾 逆流倍增:尿液浓缩 远曲小管 单 重吸收:少量水、钠 位 调节体液和酸碱平衡 集合管
各管混匀后,置沸水中加热12min,取出置冷水中冷却5min,分光光度计波长 540nm,以空白管调零比色,读取各管吸光度。
计算
测定管吸光度
尿素(mmol/L)= ------------ × 5(mmol/L)
标准管吸光度
参考范围
1.78~7.14 mmol/L
【注意事项】
1.试剂中加入硫氨脲和镉离子可增加显色强度和色泽的稳定性,还可消除 羟胺的干扰,但仍有轻度退色现象,故应及时比色。 2.尿液中尿素亦可用此法测定,但因尿液中尿素浓度较高,需将尿液作50 倍以上稀释后再行测定。 3.尿素浓度以前习惯用尿素氮表示,尿素分子中含有二个氮原子,因此 1mmol/L尿素等于2 mmol/L尿素氮。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使用尿素,并以
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有效滤过压 滤过膜的面积和通透性 肾血浆流量:
肾血浆流量与肾小球滤过率呈正变关系。
滤过膜及其通透性——滤过屏障
滤液组成
水分子 阳离子 葡萄糖
外层 中层 内层
小分子 阴离子 白蛋白
机械屏障:由滤过膜的三层组织各种孔、裂构成。 静电屏障:由各层含有带负电荷的糖蛋白构成。
2015年4月18日星期六4时 56分23秒
分光光度计波长510nm,读取各管吸光度在20s测定 A20标、A20测。
在60sA60标、 A60测。
计算
A60测- A20测 肌酐(μmol/L)= --------- × 100(μmol/L) A60标- A20标
参考范围
男性:53~97μmol/L 女性:44~80μmol/L
内源性肌酐的生成
人体的排泄器官及其排泄物
━━━━━━━━━━━━━━━━━━━━━━━ 排 泄 器 官 排 泄 物 ─────────────────────── 肾 脏 水、尿素、肌酐、盐类、 药物、毒物、色素等 肺 脏 co2、水、挥发性药物等 皮肤及汗腺 水、盐类、少量尿素等 消 化 道 钙、镁、铁、磷等无机盐, 胆色素,毒物等 唾 液 腺 重金属、狂犬病毒等 ━━━━━━━━━━━━━━━━━━━━━━━
(二)主要肾功能试验的评价
4、血清肌酐、肌酸测定
在严重肾功能不全尿量明显减少时,血清肌酐、肌酸测定在一定程度 上可帮助判断肾功能损害的程度
5、酚红排泌试验
由于受肾血流量影响,中等以上程度肾损害时酚红排泌量试验才有所 改变 可反映近曲小管功能 虽敏感性差,但操作简便,曾广泛在临床上应用。
6பைடு நூலகம்肾小管的最大功能试验
肾血管和肾血流酸碱 平衡功能
自由水清除率(H2O)
尿浓缩稀释试验 尿比重 尿渗量
血尿PH测定 肾血浆流量 肾血流量 肾小球滤过分数
碘锐特清除率 肾血管造影 肾同位素扫描
(二)主要肾功能试验的评价
1、尿素测定
检查肾小球滤过功能的试验 主要用于肾功能障碍晚期或严重损害,对氮质血症和尿毒症诊断有特殊 价值,但对早期诊断无意义。 方法简便,但敏感性差
测定方法
1、直接法
如:二乙酰-肟法
2、间接法
如:脲酶比色法 酶偶联法 电导法 离子选择电极法 指示染料法
脲酶比色法
【原理】
脲酶
尿素+H2O
自发
氨基甲酸+NH3
安基甲酸
NH3+NaClO
NH3+CO2
OH-
游离型吲哚酚(蓝色)
亚硝基铁氰化钠
【试剂与器材】
1、酚显色剂 2、碱性次氯酸钠溶液
3、脲酶贮存液
重吸收的第二段:髓绊
降支
对水的通透性很高 对水的通透性很低 水的重吸收>NaCl的重吸收
髓绊
升支 但对NaCl的重吸收高
重吸收的第三段:远曲小管
远曲小管能继续重吸收水和Na+,远曲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受抗利尿激素(ADH)和醛固酮的调节和控制,属于调节性重吸
收,对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相对恒定具有重要意义.
肾小囊
肾脏的排泄功能:
排泄(泌尿)功能:排出机体代谢产物和异物 调节功能: ① 水和体液渗透压、体液量; ② 电解质平衡 ③ 调节酸碱平衡; 内分泌功能: 肾素:参与动脉血压调节 促红细胞生成素:参与骨髓RBC生成, 2,5-羟VD3在近端小管1-α羟化酶作用下转 化成1,25—二羟VD3(1,25—二羟胆钙化醇),调节钙 的吸收和血钙水平 激肽、前列腺素:参与局部或全身血管活动调节
2.血液尿素浓度降低较为少见,除婴儿、妊娠(血容量增加)及低蛋白高
糖饮食外,常见于严重肝病患者,如肝炎合并广泛性肝坏死、肝功能衰竭等。
概述
肌酐是肌酸和磷酸肌酸代谢的终产物 它主要由肌肉中磷酸肌酸的非酶促反应生成 对正常成人来说,每日产生肌酸酐的量是恒定的,而且肌酸 酐的产生量与肌肉量成正比,因此一般男性的数值比女性高 一点。 肌酐的产生量一定,而且不会在过滤后被肾小管重吸收。它 的排泄量反映肾脏的机能。
2、内生肌酐清除率
反应肾小球滤过功能的试验 可粗略估计有效肾单位数量 敏感性较尿素高,方法简单,试验干扰因素较少 临床上常用于测定肾功能损害较好的定量试验之一
3、菊糖清除率和对氨基马尿酸清除率
菊糖清除率反应肾小球滤过功能 对氨基马尿酸清除率反应肾血流量 操作复杂,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痛苦 临床上不作为常规的肾功能试验,一般只在研究工作中应用
混匀后,置37℃水浴保温20min,用分光光度计在波长620nm处,以空白管调 零,读取各管吸光度。
计算
测定管吸光度
尿素(mmol/L)= ------------ × 5(mmol/L)
标准管吸光度
参考范围
1.78~7.14 mmol/L
注意事项
1、若用血浆测定尿素时应避免用高浓度氟化物、草酸盐作 抗凝剂,因其能抑制尿素酶活性,引起结果假性偏低。
肾脏疾病:尿素轻度升高(>7.0mmol/L); 中度增高(17.9~21.4mmol/L);尿
毒症时尿素>21.4mmol/L。 主要见于慢性肾炎、严重肾盂肾炎、肾结核、肾肿瘤等疾病
肾后性因素:肾小管内高压,肾小管内尿素逆流扩散入血液。见于前列腺增生、
尿路结石、尿路狭窄等。
临床意义
尿素减少:
(二)肾小管与集合管的重吸收
重吸收: 指小管上皮细胞将原尿中某些成分 重新摄回血液的过程。
2015年4月18日星期六4时 56分23秒
重吸收的第一段:近曲小管 (主要部位)
几乎全部的葡萄糖、氨基酸
吸收
65~70%的水和Na+、K+、Cl-
Ca 、P 、尿素部分重吸收
肌酐完全不吸收
肾阈:能够被重吸收的物质在小管液中浓度过高,超 过肾小管重吸收能力在尿中出现。 近曲小管液渗透压与血浆保持等渗
(2)病理因素:
1) 肾前性:最重要的是失水而导致血液浓缩,可引起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球 滤过率减低而致血液尿素浓度增加。常见于剧烈呕吐、幽门梗阻、肠梗阻、长期腹 泻;消化道大量出血后等。 2) 肾性:肾小球肾炎、肾病晚期、肾功能衰竭、慢性肾盂肾炎及中毒性肾炎 等影响肾小球滤过的疾病,都可使血液尿素含量增高。 3) 肾后性疾病:所有使尿路阻塞的因素都可引起血液尿素含量增加,如前列 腺肿大、尿路结石、尿道狭窄、膀胱肿瘤致尿道受压等。
(一)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滤过概念: 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浆中的水和小分子物质经
过滤过膜进入肾小囊腔形成原尿的过程。
滤过基本条件 :
1.半透膜
2.滤过动力——膜两侧必须存在滤过压 (有效滤过压)
衡量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指标:
肾小球滤过率(GFR): 指单位时间内两肾生成的原尿量。 正常成人安静时,约为125 ml/min. 滤过分数: 指肾小球滤过率与每分钟的肾血浆流量的比值。 肾血浆流量为660 ml/min 滤过分数=125/660×100%=19%
2、空气中氨对试剂或玻璃器皿的污染可使结果偏高,使用 铵盐抗凝剂也可使结果偏高。 3、本法亦能测定尿液中的尿素,但需将尿液稀释并去除尿 中游离铵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