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料推荐------------------------------------------------------ 新版苏教版语文一下第四单元教学设计课题乌鸦喝水【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 16 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 7 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 9 个字只识不写。
认识 1 个偏旁。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讲故事。
3.懂得遇到问题要开动脑筋,积极想办法解决。
4.会用终于说一句话。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感悟乌鸦急着找水?喝不着水?想办法喝水?喝着水了这一系列变化的过程,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感悟乌鸦急着找水?喝不着水?想办法喝水??喝着水了这一系列变化的过程。
能用终于说句子。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 16 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 7 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 9 个字只识不写。
认识 1 个偏旁。
2.能流利朗读课文,感知文中大意。
【教学过程】一、导入 1.出示乌鸦图片,引导学生说出乌鸦,板书乌鸦。
2.和小乌鸦打呼。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讲故事,学生认真听。
1 / 25(教师戴上头饰讲故事,边讲边做实验,把石子慢慢放进瓶子里,水升高了。
) 2.文中讲的是谁?它在干什么? 3.板书喝水(补充课题),齐读课题。
认识渴──喝这一组生字。
师:它们是一对孪生兄弟,长得很像,你能准确地辨认它们吗?三点水是渴,口字旁是喝,想喝水就是渴,有口才能喝。
4.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边读书边动笔,碰到生字宝宝就要请拼音姐姐帮忙,读准字音。
把预习时圈出的生字宝宝多读几遍。
)三、多种方法识字。
1.集中识字。
(1)课件出示词语:一只、找水、里面、半瓶、终于、办法、升高、口渴、怎么、旁边、衔、一颗、渐渐(2)看谁最聪明,把这些生字宝宝的名字叫出来。
(3)学生自由读词语,不会的借助拼音读。
(4)请坐得最端正的同学做小老师带读。
(5)去掉拼音读词语。
2.比较法识字。
(1)板书:---------------------------------------------------------------最新资料推荐------------------------------------------------------ 我──找。
怎么认识找字?我和找字有什么区别?教师引导学生用比一比的方法记字。
(2)认识办,比较办──为。
3.猜谜语识渐渐。
(1)出示谜语:水车重千斤。
请学生猜谜语。
(2)渐渐是什么意思?哪个词语和渐渐的意思差不多?(3)用渐渐说一句话。
4.还能用什么方法来识字?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只面法半于等字。
四、巩固识字 1.游戏巩固:击锣鼓送字,当鼓声一停,就开火车读所出现的生字。
2.读文巩固。
(1)出示藏有生字的句子,指名学生读。
(2)把生字宝宝送到句子中读。
(3)生自由读课文段落。
(4)指名分段接读全文,再齐读。
五、识写结合,巩固识字 1.出示面、找、于觉得写这三个字的时候,有哪些地方需要提醒大家的?(自由观察) 2.(交流)仔细3 / 25研究怎样写好这几个字,哪个笔画最难写?可和石字的口有什么不一样?找和我的特点在哪里? 3.电脑出示书写笔顺。
4.老师范写,再强调笔顺,学生书空。
5.提醒写字姿势,检查姿势后全班描红练写,师指导。
6.实物投影学生写的字,评议。
7.学生根据评议再写。
播放轻音乐。
六、回顾小结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乌鸦喝水》这篇课文,用了许多方法认识了不少生字宝宝,还认识了一只爱动脑筋的小乌鸦,希望小朋友们回到家里,把课文读一遍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反思】第二课时【课时目标】 1.会写找许法3 个字。
2.通过比较,体会一个一个的用法,能用渐渐说一句完整的话。
3.理解课文,学习乌鸦遇到困难自己想办法解决。
【教学过程】一、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第 19 课《乌鸦喝水》(齐读课题)。
2.这些词语宝宝大家还认识吗?快叫叫它们的名字吧。
(自由读、开火车读、齐读)乌鸦口渴找水喝水瓶子许多石头办法渐渐二、精读课文(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这幅图,图上画了什么呢?(出示图 1)指名说。
---------------------------------------------------------------最新资料推荐------------------------------------------------------ 相机板书:找水喝喝不着 2.课文中有一个自然段正是描写这幅图的,谁知道是哪个?(第一自然段)那就赶紧去读一读吧。
(生自由读课文) 3.这个时候,乌鸦的心情怎样呢?你是从哪里知道的?相机指导朗读。
重点指导: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
(理解到处,想象:乌鸦会去哪些地方找水呢?)可是,瓶子里水不多,瓶口又小,乌鸦喝不着水。
怎么办呢? 4.那我们就带着这种心情再去读一读第一自然段。
指名读。
齐读。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过渡:乌鸦着急地想啊想,终于想出办法来了。
板书:想办法课件出示:乌鸦看见旁边有许多小石子,想出办法来了。
指名读。
范读。
5 / 25生再读。
自由练读。
齐读。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过渡:乌鸦是用什么办法喝到水的呢?请同学们赶紧去读读第三自然段。
1.指名回答。
相机板书:放石子喝着水 2.请同学们再读读第三自然段,看谁能读出小问号来。
(为什么要一个一个地放?水为什么是渐渐升高?师相机附副板书,帮助学生理清问题,为后面作铺垫。
) 3.我们来看一段视频。
课件出示视频(乌鸦一个一个地放石子,水渐渐升高了)。
指名说:谁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4.相机指导:(1)体会一个一个的用法。
出示课件:乌鸦把小石子一个一个地放进瓶子里。
①请同学们读读这句话。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最新资料推荐------------------------------------------------------②如果把这句话去掉几个字,再读读,有什么感受?自由读。
课件出示:乌鸦把小石子放进瓶子里。
③指名说,体会一个一个的用法。
(2)练习用渐渐说话。
课件出示: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了。
气渐渐冷起来了。
①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两句话。
②你也能用渐渐说话吗?课件出示:渐渐指名说。
5.乌鸦终于喝到水了,此时,它的心情又是怎样呢?(开心、高兴)那我们就带着这样的心情把第三自然段再美美地读一读。
(齐读)三、整体感悟。
1.课文学完了,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乌鸦,能用一句话夸夸它吗?2.是呀,这真是一只聪明的、爱动脑筋的小乌鸦。
让我们再一次捧起书来读读课文,重温乌鸦喝水的故事。
四、拓展升华。
过渡:大家读得真好。
不过,老师还有一个疑问:7 / 25瓶子旁边要是没有小石子,乌鸦该怎么办呢?你能帮乌鸦想想办法吗?请把你的好办法跟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吧。
课件出示:瓶子旁边要是没有小石子,乌鸦该怎么办呢?小组讨论。
反馈交流。
五、指导写字。
1.仔细观察这三个字,你发现了什么?(左右结构、左窄右宽)3.师范写,生认真看。
认读找的斜钩。
4.生练写,师巡视。
5.展示,评议。
【板书设计】乌鸦喝水找水喝喝不着想办法放石子喝着水【教学反思】【教学反思】课题咏华山【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 17 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 8 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 9 个生字只识不写。
认识一个偏旁。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文与诗不同的节奏和韵味。
背诵古诗。
3.感受华山的雄伟壮丽,能诗文对照,了解古诗的意思。
【教学重点、难点】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品味文中第二自然段,---------------------------------------------------------------最新资料推荐------------------------------------------------------ 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华山的高。
2.认识本课 17 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 8 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 9 个生字只识不写。
认识一个偏旁。
【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谈话激趣 1.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个短片,点击欣赏。
知道你们刚才看到的是什么地方吗?板书华山 2.华山在我国陕西省华阴市,在郦道元的《水经注》里说它远望之若花(板书),所以把这座山取名为华山。
3.简笔画:高高的华山。
是啊,华山高约 2200 米,有 700 多层的楼房那么高呢。
出示句子:啊!华山真高哇!联系学过的《东方明珠》中的语句指导读。
4.有个小孩也曾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由衷地赞美华山。
(板:咏)咏就是歌颂、赞美的意思。
那么咏华山是什么意思呢?那么赞美鹅就可以说(咏鹅)赞美柳树可以说(咏柳)赞美雪花可以说是(咏雪)(这里可以让学生9 / 25一起来背一背) 5.这个小孩是谁呢?他是怎么赞美华山的呢?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听老师范读,思考这个孩子是寇准。
2.出示词语:寇准、宋代、七岁自由读,想想你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些字。
能用这几个词语连说一句话吗?(宋代的寇准在七岁的时候写了《咏华山》。
)(《咏华山》是宋代的寇准在七岁的时候写的。
) 3.寇准的《咏华山》写了什么呢?自由读课文,把这首诗用直线划下来。
4.出示《咏华山》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说说怎么记住这两个生字。
5.师讲述,这篇课文和以往学的古诗不一样,课文主要写了诗人写这首诗的经过,并且在课文中出现了一首古诗,所以这样的课文就叫做文包诗。
(板书) 6.这首诗虽然也开头空了两格,但是,小朋友看它的前面是:,所以他不能独立成段。
请同学们标注一下自然段。
7.下面请小朋友自由读课文,特别注意生字,把课文读通顺、流利。
8.出示词卡:dēnɡ yn jiānnn yāojiān p dǐnɡ---------------------------------------------------------------最新资料推荐------------------------------------------------------ 登华山沿着山路艰难山腰间爬上山顶jīn ynsnɡ chēnɡ zn 情不自禁吟诵称赞带着词语登山,开火车读,齐读。
理解、记忆三、再读课文,重点突出 1.让我们把这些词语带到课文中,一起来读好课文。
2.指名读好句子:除了蓝天,远远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脚下。
太阳显得那么近,山腰间飘着朵朵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