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工作分析
思考与练习
1. 工作分析的信息来源有哪些?
答:工作分析相关信息的来源可以分为以下3种类型:
(1)职位分类资料
职位分类资料主要包括通用工作描述、职业数据及政府与行业的公开资料。
(2)公司文件
公司文件包括企业规章制度、已有的工作描述、工作合同及其他的书面材料。
(3)人员信息
目标岗位的直接上级、同事、客户,以及在组织中的其他相关人员都是工作分析信息的重要来源。
2. 工作分析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1)工作分析对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活动的作用
①工作分析为人力资源规划提供了必要的信息。
②工作分析为人员的招聘录用提供了明确的标准。
③工作分析为人员的培训开发提供了明确的依据。
④工作分析为科学的绩效管理提供了帮助。
⑤工作分析为制定公平合理的薪酬政策奠定了基础。
(2)工作分析对组织职能实现的作用
①通过工作分析,有助于员工本人反省和审查自己的工作内容
和工作行为,以帮助员工自觉主动地寻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圆满实现职位对于组织的贡献。
②在工作分析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能够充分地了解组织经营的各个重要业务环节和业务流程,从而有助于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真正上升到战略地位。
③借助于工作分析,组织的最高经营管理层能够充分了解每一个工作岗位上的人目前所做的工作,可以发现职位之间的职责交叉和职责空缺现象,并通过职位的及时调整,提高组织的协同效应。
(3)工作分析对绩效考核的作用
这一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工作说明书的必备项目中有“岗位关键业绩指标”这一内容,这些指标指明了对该岗位任职人员应从哪些角度进行考核,也指出了岗位上人员的努力方向,而绩效考核方案的起点就是部门和岗位考核指标的选择,广义的工作分析甚至可以提供部门的关键绩效指标;另一方面是工作说明书如果包含了“沟通关系”这一项目,就可以清晰地指明绩效考核的主体与考核层级关系,因为沟通关系中明确了汇报、指导与监督关系。
(4)工作分析对人员招聘与录用的作用
工作说明书的另一项必备内容就是任职资格条件,这些条件既是岗位评价的重要参考要素,又是该岗位人员空缺时设计招聘要求的基础。
(5)工作分析对员工培训与职业生涯设计的作用
企业员工培训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具有强烈的导向性,这个导向的
重要依据之一就是工作说明书所规定的内容,尤其是岗位职责的要求、考核指标要求、能力要求等内容,在新员工培训中,新员工本岗位的说明书甚至能成为其必修教材之一。
(6)工作分析对人力资源规划的作用
人力资源规划的核心工作是人力需求与供给的预测,在运用技能清单法、管理人员置换图、人力接续计划、马尔可夫矩阵法进行供给预测时,都离不开清晰的岗位层级关系和晋升、岗位转换关系,这些都是岗位说明书所应该规定的。
(7)工作分析对薪酬设计与管理的作用
工作评价是合理制定薪酬标准的基础,正确的工作评价则要求深入地理解各种工作的要求,这样才能根据它们对组织的价值大小进行排序。
(8)工作分析对组织分析的作用
工作分析详细地说明了各个岗位的特点及要求,界定了工作的权责关系,明确了工作群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奠定了组织结构设计的基础。
(9)工作分析对直线管理者的作用
首先,它有利于直线管理者加深对工作流程的理解,及时发现工作中的不足,并可以及时针对工作流程进行改造创新,从而提高工作的效率或有效性;其次,工作分析可以使直线管理者更深入地明确工作中完成某项任务所应具备的技能,有助于直线管理者辅助人力资源部门进行人员招聘;最后,直线管理者还担负着对员工进行绩效评估,
及时反馈并督促其改进绩效的职责,而绩效的评定标准以及绩效目标的设定是离不开每种工作所需完成的任务内容的,这也是与工作分析密切相关的。
3. 工作分析需要经过哪些步骤来完成?
答:(1)准备阶段
现代组织的工作分析一般要提供有关工作的整体信息,因此准备阶段的工作就非常重要了。
(2)调查阶段
调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对整个工作过程、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和工作人员等诸方面做一个全面的调查。
(3)收集分析阶段
工作信息的收集、分析、综合阶段是工作分析的核心阶段。
其主要工作有:按选定的方法和程序收集信息;对各种工作进行分析,主要包括信息描述、信息分类和信息评价;综合活动,即把所获得的分类信息进行解释、转换和组织,使之成为可供使用的条文。
(4)完成阶段
完成阶段的任务是根据工作分析的信息,编写工作说明书等一系列规范性的书面文件。
这一阶段的任务是前三个阶段工作的目标。
(5)运用阶段
在此阶段,核心问题在于如何促进工作分析结果的使用。
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具体活动:一是制作各种具体应用文件,如录用文件、考核标准、培训内容等;二是培训工作分析结果的使用者,增强其管理
活动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6)反馈调整阶段
组织的生产经营是不断变化的,这些变化会直接或间接地引起组织分工协作体制发生相应的调整。
4. 定性的工作分析方法有哪些?它们的特点是什么?
答:(一)访谈法
访谈法是访谈人员就某一岗位与访谈对象按事先拟定好的访谈
提纲进行交流和讨论的一种工作分析方法。
访谈对象包括该职位的任职者、对工作较为熟悉的直接主管人员、与该职位工作联系比较密切的工作人员、任职者的下属。
为了保证访谈效果,一般要事先设计访谈提纲,事先交给访谈者准备。
(二)问卷法
问卷法是由工作分析人员根据工作内容拟定一套切实可行、完整、科学、内容丰富的调查问卷,然后由任职者填写的一种工作分析方法。
(三)观察法
观察法是工作分析人员观察任职者的工作过程、行为、内容、特点、性质、工具、环境,并用文字或图表的形式记录下来,然后进行分析和归纳总结的一种工作分析方法。
(四)典型事例法
典型事例法是对实际工作中特别有效或无效的工作者行为进行
描述的一种工作分析方法。
其首先针对某项工作收集大量的典型事例,然后的收集的典型事件进行归纳和分类,总结出工作的特性和要求。
(五)工作日志法
工作日志法是由任职者按时间顺序,详细记录自己在一段时间内的工作内容与工作过程,经过归纳、分析,达到工作分析目的的一种工作分析方法。
(六)亲验法
亲验法就是工作分析人员到被分析的岗位中实际体验岗位工作
特点,获得岗位信息的一种工作分析方法。
5. 定量的工作分析方法有哪些?
答:(一)职位分析问卷法
职位分析问卷法采用一种结构严谨的职位分析问卷来收集资料,进行工作分析。
职位分析问卷是1972年由麦考密克、詹纳雷特和米
查姆设计的。
职位分析问卷法采用一种通用的、以统计分析为基础的方法来建立某职位的能力模型,同时运用统计推理进行职位间的比较,以确定相对报酬。
(二)管理职位描述问卷法
管理职位描述问卷法是托诺和平托于1976年针对管理职位而设
计的一种工作分析方法。
(三)功能性工作分析法
功能性工作分析法的主要分析方向集中于工作本身,最早起源于美国培训与就业服务中心的职业分类系统。
它以工作者应发挥的职责为核心,对工作的每项任务都要进行详细分析,对工作内容的描述非常全面具体,一般能覆盖工作所能包括的全面内容的95%以上。
6. 工作说明书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答:大多数工作说明书包括工作标志、工作综述、工作联系、工作职责、工作权限、工作绩效标准、工作条件、工作规范等方面的内容。
(1)工作标志
工作标志是关于职位的基本信息,该部分包括工作名称、工作地点、工作关系和其他识别标志等内容。
(2)工作综述
工作综述又称工作概述,它描述工作的总体性质,对工作内容和工作目的进行归纳,列出其主要功能或活动,用以回答为什么设置这个岗位。
(3)工作联系
工作联系说明工作承担者与组织内外的其他人之间的联系情况。
(4)工作职责
工作职责包括工作的内容、承担的责任。
与工作综述相比,它提供了工作职责的细节描述,包括所有的主要职能和要求。
(5)工作权限
工作权限是组织根据某职位的工作目标与责任,赋予该职位的决策范围、层级与控制力度,主要表现为对人、财、物的控制权、处置权、决策权、建议权等。
(6)工作业绩标准
工作业绩标准说明企业期望员工在执行工作说明书中的每一项
任务时所达到的标准是什么样的。
(7)工作条件
工作说明书要列明工作中所包含的一般工作条件,即工作的物理环境,如噪声水平、危险条件、温度、湿度等。
(8)工作规范
工作规范是指在某一特定工作岗位取得良好绩效所需要的体力、智力、技能、经验及其他个人特征,即任职资格。
7. 工作说明书的编写要求是什么?
答:(1)以符合逻辑的顺序来编排。
(2)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
(3)应表明各项职责的重要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