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善待每一位学生

善待每一位学生

善待每一位学生,促学生共同发展
学生是教师教育的对象,教师如何认识和对待学生,这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关心和讨论的问题。

正确对待学生应从爱心出发,把学生放在平等的地位。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教师应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正确运用教育手段。

不同学生由于家境、个性等方面的不同,他们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方式是不相同的。

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当用科学的辩证观点客观实际的分析学生的优缺点,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措施。

因材施教,力求收到最佳教育效果,从而使每位学生都能成为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如今,每个学生的背后都有父母期待的目光,每个学生都是家庭和社会的希望,每个学生的现在都将影响着国家的未来,其意义不可轻视。

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善待每一位学生。

一、善待每一位学生,发现他们闪光点。

在现实生活中,存有这样的现象:有的教师过分偏爱优等生,而对后进生却从不放在眼里,总认为他们是无可救药,即使付出了努力也不能得到回报,还不如放之任之。

殊不知,这样做,不但毁坏了自己的师德形象,更严重的是极大的触伤了他们脆弱的心灵。

事实上,所谓的后进生,并不是无可救药的,他们也有自己的“闪光点”。

他们只是在某一方面暂时落后而已。

此时,他们最需要的是老师的关爱、理解与帮助,而不是歧视。

只要老师对他们给予关心,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对他们的帮助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反,他们便破罐子破摔,越发而不可收拾。

二、善待每一位学生,用爱心呵护他们。

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注意正确处理好优等生和后进生之间的矛盾,才能有利鼓励后进生的学习兴趣。

记得刚当班主任时,班里有一个学生,经常嬉皮笑脸,我行我素,还时不时地与科任教师顶嘴,对同学的态度更是蛮横,还经常搞恶作剧。

多次进行教育还是老样子,真是一颗“老鼠屎”。

有一次,在课堂上他回头用口水吐人了。

当时,我看在眼里,但没有立即批评他。

下课后找他了解情况,他不但不吭声,还装着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

我耐着性子开导他,好大半天,他才开口“是后面的学生先用脚踢我的屁股,他是优秀生,反正他踢我你也看不见,我说了你也不信,我已经吐人了,我得挨批评,那你就批评呗”。

了解事情的缘由后,我公正地处理了此事。

从此,他改变了对老师的态度,学习积极性有所提高,并特意安排优等生在学习上帮助他。

从此后,他出现错误,老师批评他,再也不顶嘴了,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这虽是一件微乎其微的小事,但这也是教学中常遇之事。

只要静心一想,小中见大,应引起重视。

现在的教育教学改革,课堂教学的改变、合作、探究、创新、乐学多思的要求,特别是要让学生乐学,就必须得让学生对你感兴趣,从而对你的教学感兴趣,有了兴趣才会付诸行动。

教育过程中的“爱”是应该洒向全体学生的阳光,不能偏爱优等生,更不能歧视后进生。

教师应当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做到即爱“凤凰”也爱“丑小鸭”。

一位老师要能把“弱苗”培养成“茁壮成长的苗”,那将是你为人师的真正的价值体现,这也是一件幸福之事。

三、善待每一位学生,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善待每一名学生,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让他们体验成功的乐趣。

因此,教师要善于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让学生通过成功的完成学习任务,解决困难来体验和认识自己的能力,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师也要及时的进行表扬,培养学生我能行的自信心,让每一名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和角色,让每一名学生都有展示的机会。

作为教育工作者,面对每一名学生,不应该一味的去挑剔,去说服,去埋怨,而应该更多的去发现,去欣赏,去激励,发现他们的些许进步,欣赏他们的点滴成功,渲染他们的优点,张扬他们的个性,要时刻在孩子心头撒播自信的种子,努力营造自由、平等的和谐氛围,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善待学生,是一种境界,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智慧。

只有正确的善待每一位学生,那些个性特别的,成绩不良的以及那些犯了错误的孩子,才会在我们的人文关怀下,得到帮助和成长。

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面向全体,善待每一位学生,让我们的孩子快乐、和谐地享受教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