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调研报告_以云南省德宏州陇川县为例

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调研报告_以云南省德宏州陇川县为例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Journal of 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2014,8(2):60-64http :// ISSN 1004-390X ;CN 53-1044/SE -mail :sk@收稿日期:2013-08-16修回日期:2013-11-21网络出版时间:2014-3-1716:51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边疆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模式研究”(10XMZ050)。

作者简介:侯丹(1987-),女,黑龙江鹤岗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农村反贫困研究。

*通信作者:起建凌(1971-),男,云南牟定人,副教授,主要从事农村发展、农业产业化、农村反贫困研究。

网络出版地址:http :// /kcms /detail /53.1044.S.20140317.1651.012.htmlDOI :10.3969/j.issn.1004-390X (s ).2014.02.012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调研报告———以云南省德宏州陇川县为例侯丹,起建凌*,金璟(云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云南昆明650201)摘要:目前我国人口较少民族有28个,云南省占有8个。

其中,阿昌族、景颇族和德昂族聚集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陇川县。

由于自然环境和历史条件等多方面的制约,陇川县人口较少民族的发展比较滞后。

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已成为国家“十二五”规划的重中之重。

以德宏州陇川县地区的阿昌族、景颇族为例,全面分析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结合实际,探讨该地区的发展经验和问题,提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陇川;人口较少民族;经济社会发展中图分类号:F 3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390X (2014)02-0060-05Research Report on Less Populated National Economicand Social Development :A Case Study of Longchuan County in Yunnan DehongHOU Dan ,QI Jianling ,JIN Jing(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Kunming 650201,China )Abstract :At present ,China has 28ethnic groups with small population ,eight of them are inhabit ting in Yunnan.Among them ,Achang ,Jingpo and De'ang gathers in the Longchuan county locating in Dehong Dai and Jingpo Autonomous Prefecture.Less populated nation in Longchuan lags behin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untry because of restriction of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historical conditions.Building a well-off society in an all-round way in minority areas ,promoting leapfrog development and long period of stability are very important in “Twelfth Five Year Plan ”.Therefore ,this paper takes Achang and Jingpo nationality in Dehong Longchuan area for example ,analyzes comprehensively eco-nomical and social development conditions of ethnic group areas with small populations ,combing with practice ,exploring development experiences and existing problems ,at last ,puts forward relative coun-termeasures.Key words :Longchuan ;less populated nation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由于历史、地理和自然的因素,云南人口较少民族地区与全国、全省发达地区相比,经济社会总体水平发展较低,虽然经过国家“十一五”期间的集中扶持,但基础设施建设依然薄弱、产业发展依然滞后、社会总体水平发展依然较慢,群众增收困难,仍然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重点和难点。

为充分了解和掌握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基本情况和贫困现状,认真做好国家社科基金“边疆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模式研究”项目,本文对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进行了实地考察,通过问卷调查和走访的形式,了解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的真实现状,并通过细致的分析和探讨,提出了经济落后,农民贫困的主要原因以及应采取的措施和对策。

这对人口较少民族地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消息,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稳定边疆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稳定具有重大意义。

一、陇川县基本情况(一)自然概况陇川县位于我国云南省西南边陲,行政隶属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是我国典型的集边疆、山区、贫困、毒品、直过区、人口较少民族众多为一身的农业县,与缅甸联邦共和国接壤。

陇川县傣族称“勐宛”意思是太阳照耀的地方县内云南特有少数民族众多,包括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傈僳族、德昂族等5种主体世居少数民族。

陇川县由于历史的原因,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长期滞后。

全县土地面积为0.19万hm2,年平均气温19.7ħ,年降水量1216mm;截止到2011年年末,陇川县全县总人口为18.21万人,农业人口15.01万人,全县辖章凤镇、陇把镇、景罕镇、城子镇4个镇,户撒阿昌族乡(民族乡)、护国乡、清平乡、王子树乡、勐约乡5个乡以及一个陇川农场。

陇川县雨量充沛,分为明显的干湿两季,气候温暖,因此各种作物生长较好,粮食作物主要由水稻、旱谷、豆类、小米等,蔬菜、瓜果也有很多品种。

并且这里有茂密的树林覆盖着整个山区,有红木、松木、橡胶、茶、咖啡等,此外,还有花生、木棉、木耳等经济作物,这也为陇川县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陇川县矿产资源尤其丰富,品种繁多,有铁、铜、铝、煤,云母、水晶、金、银也随处可见。

在山林中还有虎、豹、熊、野猪等动物和各色飞禽。

(二)陇川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2011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2.36亿元,增幅低于全国0.9个百分点,低于全省5.7个百分点,低于全州3.2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州倒数第二。

其中第一产业8.50亿元,第二产业7.31亿元,第三产业6.55亿元。

完成工业总产值16.00亿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4.29亿元。

全县人均生产总值为12283元/人,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为3433元/人。

全县财政收入为1.27亿元,财政支出为10.40亿元,人均财政收入700元/人,人均财政支出5714元/人。

粮食产量13.75万t,稻谷产量7.39万t,小麦产量0.19万t,玉米产量5.41万t,豆类产量0.11万t (蚕豆产量为0.03万t),薯类产量0.65万t。

油料0.75万t(其中花生0.01万t,油菜籽0.74万t),甘蔗175.00万t,烤烟0.02万t,茶叶0.13万t,园林水果1.76万t。

陇川县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农业生产,近年来,传统农业发展迅速,同时,甘蔗产业成为陇川县的支柱产业,并且呈快速发展之势。

新型的生物产业的开发也已经进入到了良性循环的良好局面。

陇川县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全县共有耕地面积2.67余万hm2,设施农业不足66.7hm2,高稳产农田地仅占25%,中低产田占75%,水利化程度低。

根据国家确定人均年纯收入为2300元的贫困线标准,截止到2010年年末,全县共有7.26万贫困人口,其中少数民族贫困人口为4.71万人,占贫困总人口的65%,山区贫困人口为4.06万人,占贫困人口的56%。

(三)陇川县人口较少民族基本情况据2010年陇川县第6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在陇川县人口中,各少数民族人口为9.8272万人,占总人口的54.12%。

其中,景颇族人口为4.4844万人,占总人口的24.70%,阿昌族人口为13483人,占总人口的7.43%,德昂族人口为1454人,占总人口的0.80%。

其16第2期侯丹,等: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调研报告中,阿昌族主要分布在户撒阿昌族乡,零星分布在章凤镇、城子镇和王子树乡;德昂族主要分布在章凤镇和景罕镇,景颇族主要分布在除户撒乡的陇川8个乡镇。

陇川县人口较少民族大多居住在高寒偏僻、自然条件极其恶劣、通讯闭塞的山区农村,且居住极为分散。

受落后思想观念的影响,缺乏科技意识,生产力低下,属于自给自足的经营模式,基本解决温饱问题,但仍有一部分需要政府和社会的扶持政策和资金才能维持基本的生产生活。

二、陇川县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由于自然和历史等客观原因的存在,陇川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仍然较低。

云南省制定了《云南省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2011—2015年)》,扶持的力度有所加大,扶持的范围也有所扩大,但仍存在着不少的困难和问题。

(一)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影响产业发展陇川县的地貌特征是山多坝少,景颇族大多居住在山区和半山区,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要的成本过高,很多基础设施项目难以覆盖到这些地区,道路的不畅严重影响了产业的发展。

目前陇川县大部分农田属中低产田和雷响田,靠天吃饭,灌溉困难。

少数村庄存在着不通公路、不通电、没有安全饮用水、不通电话、不能接收广播电视节目等问题,信息闭塞导致了思想观念的落后,难以接受新文化、新知识、新科技。

科技人员到村寨知道农业生产技术,群众接受能力差,难以掌握。

农利工程建设方面较弱,农业基础薄弱,医疗卫生设备不足,医疗人员较少,可以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严重影响陇川县经济和社会各方面的发展。

(二)自我发展能力弱,缺乏产业支撑,人民群众增收依然困难目前陇川县仍然是一个农业县,人民主要以耕种维持生活,打工收入微乎其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