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焦氏易林逸象 注解

焦氏易林逸象 注解

《焦氏易林逸象》注解(一)2009-05-13 20:11乾逸象为日、《乾》九三“君子终日乾乾。

”《彖》“大明终始”,大明即日。

《晋》彖传“顺而丽乎大明”,是。

注:乾纯阳,故为大明,故为日。

假借取象。

一说,乾与离相舍于南,离为日,是以乾亦为日,假借取象。

大川、见《同人》。

注:乾卦象古文字。

《易纬·乾坤凿度上》;乾川。

象形取象。

河海、《同人》“利涉大川。

”注:乾为川,故为河海。

假借取象。

山陵、《同人》“升其高陵。

”注:乾刚,为天故崇,故为山陵。

会意取象。

石、《说卦》“乾为玉。

”注:乾为玉,故为石。

假借取象。

南、《同人》荀注:“乾舍于离,相与同居。

”注:先天八卦方位。

离为日,乾亦为日。

虎、《文言》“风从虎”,“履虎尾。

”注:乾阳刚威猛,乾为君王,故为虎。

会意取象。

顺据《焦氏易诂》补录注:《易诂》:“乾顺行,坤逆行。

《乾凿度》云;‘乾贞子,左行阳时六。

坤贞未,右行阴时六’。

此实易道阴阳往来交姤之枢纽。

”此系以纳甲而言阴阳消息也,乾初爻在子,阳气上行故为左为顺,依次行子、寅、辰、午、申、戌六个阳时;坤初爻在未,阴气下行故为又右为逆,依次行未、巳、卯、丑、亥、酉六个阴时。

此借经典之言而来,仍为假借取象。

坤逸象为水、《益》“利涉大川。

”注:先天八卦,坤居北方,坎为水,故坤亦为水,同乾为日,假借取象。

一说,坤卦纯阴,至柔之象,《老子》:“天下莫柔弱于水”,故坤为水,假借取象。

江淮河海、注:坤为水,故为江淮河海,形声假借。

渊、《讼·彖传》“入于渊。

”注:坤为水,纯阴静止,故不前为回,《说文》;“渊,回水也”,会意取象。

鱼、《剥》“贯鱼。

”注:坤为水,为众,水中众多者,鱼也。

会意取象。

蛇《上系》“龙蛇之蛰。

”注:伏乾为龙,在天为龙,在地为蛇。

错卦假借云、《小过》“密云不雨。

”注:《说文》:“云,山川气也”,坤为水为川,阴虚为气,坤为纯阴,故为云,会意取象。

一说,象形取象,坤卦象古“气”字。

一说,坤土为气,层层迭升,地气上升故为云也,象形取象。

墟、《升》“虚邑。

”注:墟,《说文》:“大丘也”。

坤为地,则坤之阴爻为土,三爻相连,层层堆积,故为大丘之象也,象形取象。

茅茹、《否》“拔茅连茹。

”注:三阴似草而相连,茅茹之象。

象形取象。

逆、坤逆行。

《乾凿度》“坤右行,阴时六。

”注:见乾为顺。

假借取象。

北、先天。

注:坤先天卦位居北。

借卦图而得辞,假借取象。

心、《益》九五“有孚惠心。

”注:坤为腹,引申为身。

《说文》:“心,人心,土藏,在身之中”,清人徐灵胎《难经经释》:“其内证∶脐上有动气”,注云:“脐上,心之位也”。

可见由西汉到清,古人皆以为心在腹中,故坤为心。

假借取象。

志、《益》九五“大得志。

”注:坤为心,故为志,形声假借。

忧、《泰》九三“勿恤。

”《升彖》“勿恤。

”注:坤为心而中虚,心神不宁,故为忧。

会意取象。

疾病、《复》“出入无疾”,《损》六四“损其疾。

”注:坤为心而虚,心气不足,自然疾病,引申假借。

一说,坤伏乾,乾健,故坤为疾病,错卦取象。

毒、《师》“以此毒天下”。

注:毒,《说文》:“厚也,害人之草,往往而生。

”坤阴故为害,三爻皆阴,象毒草之厚也,象形取象。

一说,毒,通督,治理也。

坤阴而顺,故为治也,假借取象。

劳、坤役天下,故劳。

注:《说卦》;“致役乎坤”,假借取象。

风、《文言》“风从虎。

”《内经》谓“风,士气所生。

”注:假借取象。

野、龙战于野。

注:《周礼·秋官》:“县士掌野”注云:“地距王城二百里以外至三百里曰野”,坤为地,故为远,伏乾为王而不见,是远离王者之地也,故为野。

假借取象。

郊、《小畜》“自我西郊。

”郊用伏坤。

注:《说文》:“距国百里曰郊”,取象与野同。

假借取象。

原、《比》“原筮,元永贞。

”注:《周易尚氏学》:“原者田也。

《左传•僖二十八年》:‘原田每每’注:‘高平曰原’。

《周礼》‘太卜原兆’注:‘原,原田也’。

按古皆井田,每每者,井与井相间之形。

坤为拆,象原田,故曰原筮。

坎为筮,坤为原。

原筮,犹言野筮也。

《曲礼云》:‘外事以刚日’,郑注:‘外事,郊外之事’。

《仪礼·士丧礼》:‘筮于兆域’,兆域在郊外,即原筮也。

”按此,坤象田形,原即田,故假借取象。

然,原即野也,原野一词至今犹存,以野训原应更便捷也。

《焦氏易林逸象》注解(二)2009-05-13 20:22震逸象为武、《国语》“震,车也。

”车有震武。

注:大象半坎,坎为舆,故震为舆,假借取象。

一说,震为行,上虚可容物,故为舆,会意取象。

震为马,是以震为马车,小车也。

邻、《泰》六四、《谦》六五“以其邻。

”注:《易》中“邻”字有五处:1《小畜》九五:“有孚挛如,富以其邻。

”2《泰》六四:“翩翩,不富以其邻,不戒以孚。

”3《谦》六五:“不富以其邻,利用侵伐,无不利。

”4《震》上六:“震索索,视矍矍,征凶。

震不于其躬,于其邻,无咎。

”5《既济》九五:“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禴祭,实受其福。

”尚秉和先生随卦取象,大抵以震为邻:《小畜》九五,以伏震为邻;《泰》六四,《谦》六五,皆以互震为邻;《震》上六,以悔震为邻;《既济》九五,则离东为东邻,坎西为西邻。

以震训邻者,震为车,为声,故为邻,《诗·秦风》:“有车邻邻”,《注》:“众车声”,会意取象。

一说,震本坤体,坤众为邑,《释名》:“邑,人聚会之称也”;故震亦为邑,故为邻,《说文》:“邻,五家为邻。

从邑磷声”,形声假借。

征伐、《谦》六五“利用侵伐,征不服。

”注:震动为行,征,《说文》:“正行也”,故震为征,假借取象。

狩、《明夷》“于南狩。

”注:震为行,伏艮为犬,艮止为守,故曰狩。

会意取象。

一云,大象半离,离为网罟,故震为网罟,震为林木,故曰狩,假借取象。

田、《师》“田有禽。

”注:田,即畋也。

取象同狩。

《焦氏易林逸象》注解(三)2009-05-13 20:27震逸象(续)旗、《左氏》“火焚其旗。

”以震为旗。

注:震为征伐,震鸣,故为号令,故震有旗鼓之象。

羽翰、《贲》“白马翰如。

”注:翰,羽也。

震下阳象羽翮,上两阴象展开之羽毛,故震可为羽,可为飞翼,象形取象。

翰如者,尚秉和先生以为马疾行如鸟飞。

诸家多训翰为白,盖震为的颡,为馵足,则震故有白之义也。

飞翼、《明夷》初九“明夷于飞,垂其翼。

”飞翼,皆指应爻震。

注:同羽翰。

象形取象。

鸿、《渐》伏象。

注:鸿,《说文》:“鹄也”,注解见《说卦》。

鹤、《中孚》“鹤鸣在阴。

”注:同上。

隼、《解》上六“公用射隼。

”注:《诗·小雅》:“鴥彼飞隼,其飞戾天”,《笺》:“隼,急疾之鸟也,飞乃至天,喻士卒劲勇,能深攻入敌也。

”盖隼与鸿、鹤,皆以震健行取象也,假借取象。

射、见上。

《左传》“射其元。

”皆以震为射。

注:震大象半坎为弓,震为木为矢,覆艮为手为引,故为射也。

会意取象。

南、《升》“南征吉。

”《左传》“南国蹙。

”注:震大象半离,又得乾阳在初,乾离皆为南。

假借取象。

爵、《中孚》“我有好爵。

”樽、《坎》六四“樽酒。

”瓮、《井》九二“瓮敝漏。

”伏象。

缶、《比》初六“有孚盈缶。

”言阳来出成震。

瓶、《井》“羸其瓶。

”用伏。

注:此五象,皆以震上虚下实,大象半坎为水为酒取象也。

会意取象。

虚、《归妹》“承虚筐也。

”注:震上两阴半象坤,故为虚也。

半象假借。

口、《颐》“自求口食。

”注:大象半兑,兑为口,半象假借。

食、《颐》“自求口食。

”注:大象半兑,兑为口,古引申为饮食之义,引申假借取象。

羊、《大壮》、《归妹》上六皆曰“羊”。

注:大象半兑,兑为羊,半象假借。

此三象皆以大象半兑取象也。

君、《归妹》六五“其君之袂。

”公、《解》“公用射隼。

”父、《蛊》六四“干父之蛊。

”初爻用伏。

老夫、《大过》九二伏象。

注:此四象,皆以震得乾初阳而为言也,乾尊为首,故为君为公为父;乾为天为老,故为老夫,皆借乾象言也。

假借取象。

神、帝出乎震。

帝即神。

注:此亦借乾象而言也,《系辞》:“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即指乾坤为神也。

假借取象。

福、《震》“恐致福也。

”注:震为神,故可引申为福佑,此可视为引申假借,亦可视为形声假借,盖皆示旁也。

周、《文言》“反复道也”、“周而复始。

”注:震得乾初阳,乾为圜,《说文》:“圜,天体也。

全也,周也”,盖言天体全而密也,故圜可训周;又圜周皆有“环”之义,贾谊《治安策》:“动一亲戚,天下圜视而起”,“圜视”即“环视”也;《左传·成公二年》:“逐之,三周华不注”,“三周华不注”,即“环华山三周”也。

《文言》“周而复始”,乃后一义也。

假借取象。

姬、周姓。

注:震为周,姬乃周姓。

假借取象。

胎、《屯》六二“十年不字。

”字,妊娠也。

震象。

注:《说卦》:“帝出万物于震”,则震有妊娠之意也。

又震大象半离,离为大腹,女人妊娠皆大腹也,故坤离皆有妊娠之象。

皆假借取象。

舟船、《中孚》“乘木舟虚。

”注:震大象半坎,坎为水,震为木为行,水上所行之木,故为舟船也,会意取象。

然中孚卦,上巽下兑,巽为木为风,下兑为泽,木借风力于水上,非舟船者何?此与《系辞》“舟楫之利”“盖取诸《涣》”同也。

商旅、《复传》“商旅不行。

”注:震为行,伏巽为利,为天下,行天下而得利者,商旅也,此会意取象。

古有行商坐贾之说,故震为商而不为贾也。

箕子、《明夷》“箕子以之。

”孩子、《随》二“系小子。

”《明夷》六五之箕子即孩子。

注:《明夷》之“箕子”,乃商王子,纣王叔父也。

震为乾之子,乾为王,则震自为王子,震为商,故为箕子也,此会意取象。

商秉和先生以为震上虚下实,其形象箕,故震为箕,此说亦通。

小子之象,盖以阴阳消息而言,震一阳始生,阳在地位,幼小之象,故震为小子;艮,阳在上,阳气已至天位,齿高之象,故艮为丈夫。

巽兑同此论。

然若以文义推求,震长男,则宜为丈夫;艮少男,则宜为小子也。

然则此为变例邪?襦、《既济》“襦有衣。

”襦、繻通。

注:襦,《说文》:“短衣也”。

震得乾初阳,乾为衣,故震为衣;震雷迅疾,其时短也,故震为短,震为短衣,故为襦。

会意取象。

袂、《归妹》“其君之袂。

”形声乾为衣会意伏艮手注:震得乾初阳为衣,伏艮为手,而手不见,在衣而能藏手者,袂也,衣袖也。

会意取象。

斗、《丰》九四“日中见斗。

”注:斗,北斗星也。

《甘石星经》:“北斗星谓之七政,天之诸侯,亦为帝车。

”震得乾初爻,乾为君王,故震为诸侯,《说卦》:“帝出乎震”,亦可证此说。

《国语》:“震,车也”,震为帝为诸侯,为车,故为斗。

此会意取象。

约言之,斗为天之诸侯,震为诸侯,故震为斗。

辰、邵子以震为辰。

本此。

辰,时也。

《损》、《益》皆曰“与时偕行。

”皆以震故。

注:震为斗,故亦为星为辰。

此引申假借。

岁年、为辰,故为岁年。

《同人》“三岁不兴。

”用伏。

注:震为辰,辰,时也,《尚书·皋陶谟》:“抚于五辰”,《注》:“谓五行之时也”。

震为时,故为岁年,此假借取象。

又,震为禾稼,覆艮为成,《说文》:“秊(年),谷熟也”,故震为年,此会意取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