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教师教学态度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影响

小学教师教学态度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影响

小学教师教学态度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影响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一名教师的教学态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行为习惯,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具有引导的作用。

而小学教师教学态度包括三个部分:一是教学认知态度;二是教学情感态度;三是教学意向。

其中教学认知态度包括以下三个内容:一是教师对教学意义、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任务、教学方法、原则的认识和评价;二是教师对小学生外形特征、小学生学习成绩、小学生思想意识、小学生性格特征的认识和评价;三是教师对自身职业道德与专业素养的认识和评价。

教学情感态度是教师对职业和小学生的情感态度。

教学意向是教师对教学工作和学生学习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的三个部分紧密相连,相互制约,相互影响。

教学认知态度制约着教学情感,又制约着教学意向。

因此,教师消极的教学认知态度、教学情感态度和教学意向态度阻碍着小学生学习进步,会导致无法补偿的损失。

而积极的教师教学认知态度、教学情感态度和教学意向态度影响小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勤奋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强他们的自尊心与自信心,缓和他们的焦虑感,影响小学生的良好学习行为。

一、小学教师教学认知态度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影响(一)消极的教师教学认知态度对小学生学习行为的影响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如果一个小学老师不重视学生对教学知识重要性的理解,那学生很难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将导致小学生对学习过于松懈,不重视知识;若老师不注重对教学过程认知指导,则学生产生只关注成绩不注重过程,不能从根本上去提高;若老师在教学上对教学内容没有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原则,任何课程都是生搬硬套,缺乏创新,不能举一反三讲解问题,则会很难提高小学生对学习知识以及各种问题分析与解决的能力,很难学会找到自己的学习方法,失去学习独立性和学习能力,导致了小学生形成不善于思考问题,过度依赖老师,缺乏学习创新等不良学习行为;如果老师没有关注学生,没有对小学生表现出来的外在特征进行分析,不了解学生心理和学生性格特征,也没有去关注学生的成绩进度,更不去了解学生的心理感受和情绪,上课中没有根据学生的基础水平和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与小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认真设计教学策略,不能因材施教,教学内容过于枯燥乏味等,则将导致小学生不能接受老师讲授的知识,对读书学习有孤独感,对学习没有兴趣,失去学习的活力和动力,产生厌恶心理,回避甚至抗拒的不良学习行为;如果小学教师没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和先进的教学观念,自身不注意经常自我反思,不自我总结,不与时俱进,则学生将和老师停留在过去的教学水平中,学生就很难得到提高;在教学过程中,若老师不能紧扣教学内容和科学的教学方法步骤,那么小学生将很难形成一种以科学逻辑思维和学习方法去理解课文的学习行为,导致了思想呆板,死记硬背,生搬硬套的不良学习行为。

还有,如果教师没有一个教学原则,在课后也没有布置巩固作业,那么小学生也不会形成课后巩固练习的行为和认真按时按量完成原则等。

同时,课后若老师没有对课程进行分析总结,做出评价,那么学生就不会形成一种对所学过的知识进行总结与评论的学习行为,则很难得到提高。

这就得不到了课程所要达到的目的,而是恰恰相反,禁锢了小学生活跃的思维,抑制了小学生活泼的个性,阻碍了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积极的教师教学认知态度对小学生学习行为的影响教师具有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能力、科学的教学方法技能和管理能力,热爱工作,态度积极。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传授丰富的知识文化给予学生,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望,使小学生从一个无知的孩子具备了基础知识,使学生形成一种对知识求知欲望的行为;老师在教学中有自己的原则,对教学内容以及重要性有自己的见解以及教学方法,能正确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有原则有方法去学习,学会分析教学知识的重点难点,抓住重点,找亮点,找规律,对知识核心内容以及细节上谨慎分析的学习行为。

作为一个小学教师,面对小学生在学习上或者在生活上有困难,面对小学生因外形特征或者心理特征存在身理或心理障碍和健康问题,面对个别学生存在特殊问题,老师主动与小学生思想交流,了解学生具体情况和存在问题的原因,正确认识小学生,主动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小学生找出困难所在和解决措施,与小学生共度难关,从而感化小学生,促使小学生形成尊重老师,团结同学,自尊自爱,大胆与老师和同学进行思想交流,对自己的错误,勇于承担,查缺补漏,争取做到更好热爱学习,对学习充满兴趣,充满自信,发挥特长,积极表现,以乐观心态去面对学习上的各种困难,刻苦努力,艰苦奋斗,积极向上,用于攀爬的良好学习行为。

有这样的一个故事:鸡对蛇说:“蛇的缺陷是没有腿脚。

”但是蛇说:“正因为没有腿脚,所以我们才跑得更快”。

鸟对鱼说:“鱼的最大缺陷是没有翅膀。

”但是鱼说:“正因为没有翅膀,我们才能在海里游得最深、最快。

”大树对小草说:“小草的最大缺陷是长得太矮小。

”但是小草说:“正因为长得低矮,我们才不会被风暴摧折。

”这则故事证明,老师教学态度积极,尊重和爱护每一个不同的学生,以积极态度去帮助和引导每个小学生,那么学生将会各自发挥其能,形成热爱学习,积极乐观,刻苦努力,勇于攀爬等良好的学习行为。

一个拥有积极任职教学态度的小学教师将从各方面心理及身理上促使小学生形成热爱学习、积极乐观、刻苦努力、小心谨慎、注重方法和效率、注重实践与创新、勇于探究、艰苦奋斗、超越自我等良好的学习行为。

二、小学教师教学情感态度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影响(一)消极的教师教学情感态度对小学生学习行为的影响如果一个不懂得关爱学生,不懂得与学生建立友好的师生关系的小学老师,冷漠对待学生的消极教学情感态度,那他将无法走进学生的内心,将没办法了解学生,就不会懂得如何教导学生,而学生只能是其中的受害者。

学生会产生回避心理,出现讨厌老师,与老师对抗,不听老师的话,不听从老师教导,不认真学习,不努力完成作业,对学习失去兴趣与信心等学习不良学习行为。

导致了小学生学习成绩落后,没有学习动力,失去了奋发图强的精神。

(二)积极的教师教学情感态度对小学生学习行为的影响爱,是最好的教育;爱,可以搭建老师和学生心灵的桥梁,可以给予学生以自尊、自信、自强。

热爱学生,关爱小学生,和蔼可亲,主动与学生交流沟通,主动帮助学生,建立师生友好关系,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子女看待,以善为美,把关心学生看成人生中一件美好而幸福的事情,赢得更多学生的爱戴,可以拉近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增强了教师的亲和力,更能使学生和老师结为一体,互相交流、沟通,互相帮助,共同学习,潜移默化影响小学生的学习行为,促使小学生向真、善、美方向发展。

积极的教师教学情感态度是一种感恩教育,主动帮助困难的学生的思想转化工作,给他们一份真正的爱,让学生从小就懂得感恩,把爱化为学习上的动力,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形成刻苦努力学习、合作学习、创新学习的良好学习行为。

小学教师教学意向态度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影响(一)消极的教师教学意向对小学生学习行为的影响万事开头难,做好开头的准备已经是成功的一半,没有充分的准备与足够的信心,就没有能力及把握把一件事做好。

若是一个没有坚强的意志,没有顽强拼搏的精神,没有能吃苦耐劳的心理素质,不能做好教学的准备工作,对自己没有信心,对学生没有希望,没有十足的把握完成教学工作,一直处于被迫和恐慌的心理状态,那么是一件多么可悲的事情。

更是对自己和对学生不负责,这将无法传授知识给学生,无法帮助学生解决疑惑、难题,更是无法引导学生向前发展,甚至导致了小学生形成贪玩、对学习失去信心、失去学习动力等不良行为。

(二)积极的教师教学意向对小学生的学习行为习惯的影响一个有信心、有理想、有方向感的小学教师,抱着理想,对教学满怀信心,对每个学生充满信心,制定目标,埋头苦干,认真负责,兢兢克克,不怕困难,勇于攀爬,把工作当作对生活的一种享受,保持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每一件事情,做好一切准备积极去做好教学中的每一件事,上好每一节课,制定每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好每一堂课,认真批改每一本作业本,鼓励每一个学生,积极引导每一个学生朝学习目标不断努力,向着正确方向努力前进。

则学生也会信任老师,充满活力与信心,有正确的思想观念、世界观和人生观,抱着理想,向着人生美好理想目标努力学习,形成充满自信、刻苦学习、全力以赴、勇于克服困难、勇于攀爬、积极进取的学习行为。

有这样的一个故事:一只蝴蝶想从茧子中挣脱出来。

由于茧子口太小,尽管它很努力很久,还是很难出来。

一个人正好看到,这个人以为蝴蝶被卡住了,于是拿剪刀把茧子口子剪大一点,蝴蝶终于顺利出来了,但是它的翅膀又干又瘦,根本飞不起来,从此只能颤巍巍地爬行一生。

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有奋斗感的老师,将奋斗精神影响小学生,引导小学生学会克服困难,使小学生形成在曲折的学习生涯坚强面对困难,在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继续奔跑,坚持奋斗,勇于拼搏的良好学习行为,为将来“飞翔一生”做准备。

一个人的为人处事态度影响着事物的发展趋向,一个小学教师的教学态度影响着学生的成长。

消极的教学态度将会给学生带来消极的后果,特别是我们小学生,是被影响的主体。

那么,一个带着消极的教学态度的小学教师将会阻碍小学生的学习和进步,导致了小学生呆滞、怠慢、懒惰、自卑、自责、抱怨等各种不良学习行为,甚至将学生误入歧途。

相反,积极的教师态度就有积极的富有极大意义与价值所在。

爱岗敬业,实事求是,勤勤恳恳,认真负责,关爱学生,主动与学生交流,不仅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望,而且能解决学生学习上的焦虑感,增强小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小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影响小学生的学习行为习惯。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就要以身作则,关爱学生,诚恳和善,体贴关怀,为人师表,端正态度,遵守纪律,爱岗敬业,传道解惑,小心谨慎,努力踏实,勇于创新,积极上进,幽默有趣,育人为本。

一个不怕挫折,敢于迎难而上的教学精神态度的小学老师,才能鼓舞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管是遇到什么困难都不会轻易放弃,而是迎难而上,想法设法解决困难,打破困境,刻苦努力的学习行为。

小学教师的教学态度从各方面影响着小学生的学习行为习惯,消极的教学态度会导致巨大的损失,积极的教学态度会促使小学生努力刻苦学习,艰苦奋斗,向前进步,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