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黄土斜坡路基边坡的稳定性分析及治理措施

黄土斜坡路基边坡的稳定性分析及治理措施

黄土斜坡路基边坡的稳定性分析及治理措施
路基边坡治理工程是防止路基病害、保证路基结构稳定、改善道路景观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措施。

文章对影响黄土斜坡路基边坡稳定性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几点治理措施。

标签:黄土斜坡;路基;边坡
黄土是具有独特性质的土壤,其颗粒较细,内部的粉砂含量较高,通常超过50%,因此,其结构一般较为疏松,通常具有渗透性、湿陷性并且容易坍塌。

在我国,黄土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

在黄土地区的道路交涉中,路基的填筑材料主要以黄土为主,这就很容易出现边坡病害。

加强边坡的治理工程,是路基建设和维护工作中的重点项目。

1 影响黄土地区斜坡路基边坡稳定性的因素
黄土地区由于其土体特点和自然环境特点,对斜坡路基边坡稳定性影响的因素较多。

1.1 黄土地区土体的特点
黄土中的砂粒含量超过50%,黄土中的黏粒通常附着在砂粒的表面,这就和砂粒形成了共同的支承结构,但是由于其结构比较松散,通常稳定性较差。

黄土的湿陷性对结构稳定性的影响较大,黏粒的存在会极大的抑制湿陷性对黄土结构稳定性的影响。

黄土的湿陷性还与黄土中的水溶盐有很大关系,黄土中的水溶盐主要包括难溶盐、方解石、岩盐、钾盐等。

这些水溶盐在黄土中几乎都会有一定量的存在,这对黄土的湿陷性有两方面的额影响。

部分盐类会抑制黄土的湿陷性,如碳酸钙;另外一部分却会增加湿陷的发生几率。

1.2 雨水的冲刷侵蚀
根据侵蚀破坏的程度不同,坡面冲刷可以分为片蚀、够到冲蚀、冲刷坑及冲刷性坍塌。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在混凝土护面墙防护的情况下,容易发生潜蚀性冲刷。

边坡表面在雨水冲刷侵蚀后发生坍塌,是侵蚀过程中发生的最严重破坏。

黄土路基边坡中发生冲刷性坍塌的部位主要集中在边坡介质突变部位。

潜蚀性冲刷指边坡坡面在做好混凝土墙防护后,水流沿着护面与坡面结合的缝隙处向下渗透,慢慢侵蚀护坡内部的土体。

潜蚀性冲刷往往会对护坡结构造成破坏,使其失去稳定性。

特别是在湿陷性黄土地区,由于黄土发生湿陷性变形,就容易造成护面与坡面发生脱离,这中间就会形成较大的缝隙,从而让潜蚀性冲刷更明显,破坏程度也更强。

1.3 边坡填土施工质量不易保证
按照建筑规范对黄土填方的要求,永久性边坡度一般要控制在1.5-2.0的范围内。

在对一些特殊的斜坡路基边坡工程中,由于地形的限制或者其它原因,必须尽量增大边坡的坡度。

这样就会大大降低路基边坡的稳定性,并且提高了边坡施工的难度。

另外由于边坡中的水分流失速率较高,因此,在对边坡进行压实时,不容易对其的最佳含水量进行控制,这就容易造成路基边坡压实部位的压实系数不稳定,隐形边坡的稳定性。

1.4 外界环境的影响
路基边坡地基土的抗剪强度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降低,当其抗剪强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边坡土层会受到滑动性破坏,造成滑坡的发生。

造成边坡发生滑坡失稳的因素主要有外力作用的破坏以及土体性质发生变化。

外力的作用会破坏边坡土体的原有应力,降低土体的稳定性;土体由于外界的天气和温度变化而发生的热胀冷缩、冻结融化等,会使得土体结构变得松散,其抗剪强度也会降低。

如果天气过于炎热干燥,就容易使土体开裂,遇到强降水时,雨水会渗透到坡体内部,降低土体的稳定性,造成滑坡坍塌现象的发生。

1.5 边坡的侵蚀
边坡坡面在完工后,在雨水冲刷的情况下没有做好有效的防护措施,就有可能造成边坡的坡率超出设计坡率。

这就有可能会对边坡的稳定性造成影响。

在雨水的长期作用下,路堑边坡就有可能因为稳定性差而遭到破坏。

1.6 边坡的深层滑坡
黄土路基边坡在其土体强度下降后,土体稳定性遭到破坏,就有可能发生滑坡。

在湿陷性黄土地区,由于土体的特质,常常容易发生大型滑坡。

边坡的滑坡现象通常发生在老黄土与岩土之间出现不规整的结合面处。

由于黄土本身的稳定性较差,在受到雨水侵蚀或者受到较大的外力后,就容易发生滑坡。

2 黄土斜坡路基边坡的治理措施
黄土地区的边坡病害要根据黄土边坡变形的类型、变形的程度以及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因素,通过对边坡科学合理的设计,确定适合的边坡形式和坡度,完善路基排水工程,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影响路基边坡稳定性的因素较多,在进行边坡设计前,要对施工地区进行全面细致的现场调查。

在进行设计时,要对各种因素的影响进行综合分析,并要考虑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其进行处治。

路基边坡主要包括边坡形式的选择、坡度的确定以及边坡的防护加固措施等。

对与路基边坡发生的变形破坏和滑坡坍塌现象应采取预防为主的原则,提前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

2.1 合理的选择线路
在进行道路前进线路的选择上必须做出完整详实的地质勘察研究,尽量避绕土质不稳定的山体,在一些不可避绕,但容易发生滑坡、坍塌的地区、要尽量做好防护加固措施。

2.2 做好排水工程
雨水的冲刷以及地下水的渗流对黄土路基边坡的稳定性有着巨大的影响。

必须要做好路基边坡的排水工程,将影响路基边坡稳定性的水体截流并引向其它地区。

做好边坡排水沟渠的加固工作,并及时对垮塌或者堵塞的沟渠进行修护处理,以防止冲刷浸润和淘空。

2.3 降低山体载荷
对一些稳定性差的山体,可以通过刷方来减轻山体的载荷,从而提高边坡的稳定性。

对于容易发生滑坡的山体,可以通过刷方或者采用挡土墙等方式来避免滑坡对路基结构的破坏。

2.4 科学合理的设计和规范施工
科学合理的设计和规范的施工是保证边坡稳定性的根本。

在进行施工方案设计时,对边坡的坡型、坡度、高度以及边坡的走向进行合理的设计对与保证边坡的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在施工时,结合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对设计方案进行进一步调整,以保证施工方案适合实际需要,在施工过程中还要避免进行山体爆破等施工时,由于产生的巨大震动对山体结构稳定性的破坏。

2.5 加强边坡坡面的防护措施
对于新建路基边坡,应及时在边坡种植草皮等植物,以较快的在边坡表层形成植被,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雨水在边坡的聚集以及避免了雨水对边坡土体的直接冲刷,对于坡面容易发生冲刷的部位,应采取石灰、粉煤灰等组成的三合土对其进行加固。

2.6 加强对边坡的维修养护和雨季巡检工作
对于边坡的维修养护以及雨季巡检工作,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在每年春季对边坡进行检修,对边坡的植物进行补充,并对排水设施进行维护。

在雨季要在雨前、雨中、雨后对排水沟渠进行检查,要问题的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以防出现排水不畅而导致积水、冲塌边坡而危害路基的使用安全。

3 结束语
黄土在我国的分布面积较广,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

由于黄土本身的很多工程特性,促使了这些地区的公路路基边坡容易遭到破坏。

黄土地区路基边坡主要容易出现滑坡、坍塌等危害。

黄土边坡的稳定性程度是设计、施工、养护和具体
的自然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并且在不同的区域会具有明显的差异。

在路基边坡的设计施工过程中,要从各个方面做好边坡病害的预防治理工作,只有加强各个方面的防控工作,才能有效避免黄土地区斜坡公路路基边坡的各种破坏,提高边坡稳定性,进一步提高路基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文平.边坡稳定性理论及其局限性[J].后勤工程学院学报.2005,(1):15-19.
[2]高德彬.公路黄土路堑高边坡坡型选择研究[J].公路,2007,7:94-97.
[3]王伟.浅谈黄土边坡稳定性与防治技术研究进展[J].科技情报开发与济,2009,19:130-13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