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3年诗歌鉴赏之炼字·炼句·语言特色

2013年诗歌鉴赏之炼字·炼句·语言特色

诗歌鉴赏之炼 字· 炼句· 语言 特色
诗歌语言题 常规命题方式
一鉴赏诗歌用字(词) 二鉴赏诗歌缀句之妙 三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
命题方式一:炼字
提问方式:
1.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 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08全国卷一) 2.简析“危似孤臣末世难”中的“孤”字的妙处。
3.联系全诗,赏析“雪” “朱”的表达效果。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是忧国忧民、感时伤乱,又含思悲壮、出语高 昂的志士.
(7)沉郁顿挫
特点:用一种苍老遒劲的笔调去描绘广阔的社会生 活,而在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上笼罩着深沉的忧郁色彩 和悲剧气氛 风疾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是深沉忧郁,在天地间孤飞的沙鸥.
一:谈谈下面这首诗的语言艺术。 春 怨 唐·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不得到辽西
答: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明特色), “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 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 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 (列例证)。这样非 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析感情)。
简析句意
结合文意赏析
表达的主旨、情 感
二、赏析类题 答题步骤: (1)描述诗句描绘的景象。 (2)抓住最突出的一点(或 诗眼或写法)简析。 (3)点出该句营造了怎样的 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 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 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白居易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点出该句营造了 怎样的意境,或 表达了怎样的感 情。
语言风格
提问方式:
1.一般认为顾炎武的诗风接近杜甫。请指出顾 炎武这首诗的风格特征,并作简要分析。(北 京08) 2.宋人王灼《碧鸡漫志》评王观词是“新丽处 与轻狂处皆足惊人”。这首词“新丽”的特点 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作简要分析。 (08 重庆) 3、请简要赏析这三篇作品的表现手法及语言 特色。(07浙江)
第三步:分析感情(指出表现了诗人怎 样的感情)
古典诗歌中常见的语言风格
清新自然
平淡质朴 华美绚丽 委婉含蓄
明白晓畅(简练生动)
沉郁顿挫(深沉凝重) 雄奇豪放 婉约细腻 慷慨悲壮
提示:
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 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牢记语言风格 术语及效果词。 效果词如:简练传神、生动形象、一字传神、对 仗工稳、语近情遥、入木三分、炼字精巧、庄谐 俱见、深沉隽永 、准确精练、简洁生动、辞藻华 丽、通俗易懂、节奏感强、富有韵律、 准确传神、 绘声绘色、词藻优美、平字见奇、色彩丰富等等。 常见错误:从语言的使用上去揣摩作者的炼词、 炼字,阐述字词运用的巧妙。语言的特色不能等 同于语言的使用,这样的解答显然不对。
一炼动词
动词艺术效果:使意象化静为
动,形象生动,赋予画面动态感, 使意境特点更加鲜明。
例: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动词、拟人、双关 “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同时又一语双 关,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
(全国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江 间 作 四 首(其三) 潘大临① 西山通虎穴②,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国,波流 万世功。沙明拳宿鹭③,天阔退飞鸿。最羡渔竿 客,归船雨打篷。
(1)清新 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
《绝句》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清新淡雅—— 像一朵别具风采的小花
(2)自然 多用口语
即不加雕饰的率真朴素的语言,多用口语,
较少炼字,读来平白如话,自然生动,韵味无穷。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李白 (《把酒问月》)
有人认为本诗最后一联为喜幸之词,你同意吗? 为什么?
最后一句的意思是只是靠着老朋友帮助才能维持 生计,对世事也不再有何追求了。(步骤一) 本诗前三联渲染出一派恬静幽雅的田园景象,诗 人闲适地享受着妻子儿女的家室之乐。 经历长期离乱后,重获家室儿女之乐,诗人怎能 不感到欣喜满足。(步骤二) 但最后一联表面仍是喜幸之词,实则包藏了多少 悲苦与无奈。眼前的闲适生活是建立在“故人供 禄米”的基础上的。此刻寄人篱下,艰难辛酸溢 分析作用、效果、 于言表。(步骤三)因此不同意“喜幸”之说。
雨过晓开帘,一时放春入.
[注]芜,丛生的草.
1.“葱葱” “靡靡”两个叠音词有什么作用?(07天津)
答: ① “葱葱” ,状写出溪边树木的葱茏茂盛, “靡靡”写江芜在微风吹拂下摇曳起伏的情态。 ②写出春雨后水边草木之貌;富有韵律感,增强表达 效果;表达了诗人对浓重春色的欣喜之情。
五炼拟声词
作用: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例: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
答: ①网,网子,网罗②丝丝的小雨被编成 了网子,想要网住春天,③用了想象、比喻 拟人。④生动、新奇地表达了诗人想要留住 春天的思想感情。
例:
二炼形容词
那么灿烂,那么热闹 ③用了通感 手法 ④ 把无声的姿态描摹得好 像有声音,写尽一派盎然的春意, 蓬勃的生机。
②红杏在枝头绽放,开得 ①红杏枝头春意闹 形容词①热闹 :绘景摹状,
本诗堪称白居易“用常得奇”的佳作。请 结合全诗,对颈联“吊影分为千里雁,辞 根散作九秋蓬”两句进行简要赏析。
手足离情,各在一方,犹如那纷飞的千里孤雁,只 能吊影自怜;又像深秋中断根的蓬草,随风飘飞。 描述诗句描绘 (步骤1) 抓住最突出的一 的景象 诗人用比喻的手法,以“雁”、“蓬”比喻离散的 点(或诗眼或写 手足。(步骤2) 法)简析 从而营造出一种孤苦凄凉的意境,抒发了饱经战乱 的零落之苦。(步骤3)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李白 (《古朗月行》)
清新自然—— 像一池雨后出水的芙蓉
(3)绚丽:富丽的词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情思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 烟。 ——李商隐《锦瑟》
明净绚丽——
像一株静静开放的牡丹
4)委婉含蓄 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 是曲曲折折的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 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如杜牧的 绝句,李清照的词。
炼句
题型概说
一、炼主旨句、具有隐含信息 的语句
二、对某个句子进行赏析
一、炼主旨句、具有隐含信息的语句
【答题思路】
1、简析句意
2、结合文意赏析
3、分析作用、效果、表达的主旨、情感
江村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 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 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
语言特色类题型答题模式
第一步:点明特色(用一两个词准确点 明语言特色) 第二步:结合原诗分析(用诗中有关语 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浪淘沙》李煜)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登高》杜甫)
六炼数量词
• 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永不见. •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 座,八九十枝花.
六(06江西)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三江小渡
杨万里
诗眼,有时是精练传神的一 个字,有时是传达主旨的关 键词、关键句。
[注]①潘大临(约1057-1106):字邠老,黄州(今湖北黄冈) 人,善诗文.曾随苏轼同游赤壁。②西山:在湖北鄂州西, 山幽僻深邃。③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
(1)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 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4分)
答: ①“拳” “退” ②拳,蜷缩;退,向 后移动③( 白鹭蜷缩栖息在沙滩上, 使沙滩都显得一片明亮;天空如此高远 辽阔,以至高飞云端的鸿雁似乎不是在 向前飞,而是向后退去. )用“拳”字 形象地表现出鹭鸟在沙滩上栖息时安然 恬静的神态;用“退”字别致、生动地 表现出鸿雁在辽阔天空中飞行似乎后退 的状态,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 一幅静动结合的画面。
三(08全国二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 日 即 事 李弥逊 ①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 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 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 分冷落的地方。 (1)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
溪水将桥不复回,小舟犹依短篙开.
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风波去又来.
[ 注]将:行,流过。 (1)本诗的“诗眼”是什么? 答案:交情(交情得似山溪渡)
七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 世俗欲念。
二(08重庆) 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2)宋人王灼<碧鸡漫志>评王观词是“新丽处与轻狂处皆是惊 人”这首词“新丽”得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作简要分 析.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 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 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个字?为什 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