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化学复习综合测试题

高三化学复习综合测试题

高三化学复习综合测试题(一)化学命题人:柳亚鹏考试时间:2009.7.20~21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l-35.5 Fe-56 Cu-64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图是从NaCl或CsCl晶体结构图中分割出来的部分结构图,其中属于从NaCl晶体中分割出来的结构图是( )A.图(1)和图(3)B.图(2)和图(3)C.图(1)和图(4)D.只有图(4)2.下列说确的是( )A.水的沸点比硫化氢的高,是因为H2O分子存在氢键,H2S分子不能形成氢键B.晶体中有阴离子则必然有阳离子,而有阳离子不一定有阴离子C.金刚石的熔点比晶体硅高,是因金刚石为原子晶体而晶体硅为分子晶体D.二氧化硅晶体的熔点较高,是因晶体中SiO2分子间的作用力较强3.在测定硫酸铜晶体结晶水含量的实验中,下列操作会引起测量结果偏小的是( )A.加热前称量时坩埚未完全干燥B.加热时间过长,晶体部分变黑C.加热过程中有少量晶体溅出D.粉末未完全变白就停止加热4.有个实验室成功地在高压下将CO2转化为具有类似SiO2结构的原子晶体,下列关于CO2的原子晶体说确的是( )A. CO2的原子晶体和分子晶体互为同素异形体B.在CO2的原子晶体中,每一个C原子周围结合4个O原子,每一个O原子跟两个C 原子相结合C. CO2的原子晶体和CO2的分子晶体具有相同的物理性质D.在一定条件下,CO2原子晶体转化为分子晶体是物理变化5.氯磺酸(ClSO3H)是一种一元强酸,它能与甲酸发生反应:HCOOH+ ClSO3H==CO↑+HCl+H2SO4,下列说确的是( )A.该反应中ClSO 3H 是氧化剂,H 2SO 4是氧化产物B.每生成1mol HCl ,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C.该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D.该反应利用了强酸制弱酸的原理6.在浓盐酸中HNO 2与SnCl 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SnCl 2+12C1-+2HNO 2+6H +==N 2+3SnCl x y-+4H 2O 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组合是( )① 氧化剂是HNO 2; ②还原性:C1->N 2; ③每生成2.8gN 2,还原剂失去的电子为0.6mol ; ④x 为4,y 为2;⑤SnCl x y-是氧化产物。

A.①③⑤B.①②④⑤C.①②③④D.只有①③7.将Ba(OH)2溶液与下列溶液混合,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少量的NaHSO 4溶液:2++2442Ba +2OH +2H +SO ===BaSO +2H O --↓B.少量的明矾溶液:¯¯22+3+4433Ba +6OH +2A1+3SO ===3BaSO +2A1(OH)↓↓C.足量的NaHCO 3溶液:¯¯¯22+3332Ba +2OH +2HCO ===BaCO +CO +2H O ↓D.少量的Mg(HCO 3)2溶液:¯¯2+2+3332Ba +2OH +Mg +2HCO ===BaCO +MgCO +2H O ↓↓8.下列属于物质燃烧热或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且正确的是(a 、b 、c 、d 数据正确,且均为正数) ( )A.24222C H (g)+3O (g)==2CO (g)+2H O(g); H= -akJ/mol ∆B.2NaOH(aq)+HCl(aq)==NaCl(aq)+H O(aq); H= -bkJ/mol ∆C.4222CH (g)+2O (g)==CO (g)+2H O(l); H= +ckJ/mol ∆D.2424211NaOH(aq)+H SO (aq)==Na SO (aq)+H O(l); H= -dkJ/mol 22∆9.某溶液中加入铝片有H 2产生,则在该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2++3C1,NO ,Ba ,K --B.23+2+4SO ,F ,A1,Mg-- C.++24Na ,K ,SO ,I --D.+2+43NH ,Ba ,C1,HCO --10.M 和N 两溶液分别含有下列十二种离子中的五种和七种:++K Na H NH F A ++3+3+4、、、、e 、l 、24C OH NO CO SO ----2-2-331、、、S 、、。

已知两溶液所含离子各不相同,M 溶液里的阳离子只有两种,则N 溶液里的阴离子应该是( )A.2234OH CO SO ---、、B.224S C1SO ---、、C.2233CO NO S ---、、D.3C1SO NO --2-4、、11.根据以下3个热化学方程式:222212H S(g)+3O (g)==2SO (g)+2H O(1) H= -Q kJ/mol ∆; 22222H S(g)+O (g)==2S(s)+2H O(1) H= -Q kJ/mol ∆; 22232H S(g)+O (g)==2S(s)+2H O(g) H= -Q kJ/mol ∆;判断123Q Q Q 、、三者关系正确的是( ) A.123Q >Q >QB.132Q >Q >QC.321Q >Q >QD.213Q >Q >Q12.已知A 、B 、C 、D 、E 是核电荷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按D 、E 、B 、C 、A 顺序依次减小,B 和E 同主族,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 A.A 、B 、E 一定在不同周期B.C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可能是显碱性C.C 和D 的单质可能化合形成离子化合物D.A 、D 可能在同一主族13.短周期元素A 、B 、C 、D 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它们的原子序数之和为32,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

A 与C 同主族,B 与D 同主族,A 、C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B 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

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一定条件下,B 单质能置换出D 单质,C 单质能置换出A 单质B. D 元素处于元素周期表中第3周期第VIA 族C. B 、D 的最高价氧化物中,B 、D 与氧原子之间均为双键结合D.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A>B>D>C14.2008年9月我国“神七”发射升空,中国航天员实现首次太空行走。

运载火箭的原料用肼(N 2H 4)作为发动机的燃料,NO 2为氧化剂,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

已知:22224222N (g)+2O (g)===2NO (g); H= +67.7kJ/mol N H (g)+O (g)===N (g)+2H O(g); H= -534kJ/mol∆∆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所有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都是放热反应B.24N H 534kJ/mol 的燃烧热为C.肼与2NO 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42222N H (g)+2NO (g)===3N (g)+4H O(g); ΔH= -1135.7kJ/molD.3.2g 肼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6mol15.a 、b 、c 、d 、e 分别为MgC12、KHSO 4、KOH 、NaHCO 3、A1C13溶液中的一种,已知:①a 能与其他4种溶液反应,且a 与c 、e 反应时有明显现象;②b 与d 反应只产生气泡;③e 只能与a 反应。

下列推理不正确的是( ) A.a 一定是KOH B.c 一定是A1C13 C.e 一定是MgC12 D.b 一定是KHSO 416.向一定量的NaOH 溶液中逐滴加入A1C13溶液,生成沉淀A1(OH)3的量随A1C13加入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则下列离子组在对应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a 点对应的溶液中:+3Na SO HCO -3+2-4、Fe 、、B.b 点对应的溶液中: +224Na S SO C1---、、、C.c 点对应的溶液中:+2+3Ag Ca NO F --、、、D.d 点对应的溶液中:+4K NH I CO +-2-3、、、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2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62分)17.(10分)如右图所示,晶体硼的基本结构单元都是由硼原子组成的正二十面体,这个多面体中含有20个等边三角形和一定数目的顶角,每个顶角上各有1个原子。

(1)这个基本结构单元由 个硼原子组成,共含有 个B —B 键。

(2)假设将此基本结构单元的每个顶角按一定比例且同等程度地削去,可得到另一个多面体,则此多面体含个五边形,个六边形。

若再设此多面体的每个交点处有一个碳原子,这样就构成了碳元素形成的一种单质分子,此分子的分子式为。

18.(14分)已知A、B、C、D是短周期中的四种非金属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四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6,A与B、C、D之间均可形成含有10个电子或18个电子的化合物,且A、D组成的化合物在常温下呈液态。

(1)A、C两种元素组成的10个电子化合物的分子式是,分子的空间构型是,属于(填极性、非极性)分子。

(2)A、C、D三种元素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是(用元素符号表示);由A、C、D三种元素组成的某种盐溶液呈酸性,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其原因。

(3)A、B、D三种元素形成的具有18个电子的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

(4)这四种元素可组成原子个数比为5:1:1:2(按A、B、C、D顺序)的化合物,其名称为。

19.(12分)某100mL溶液中仅含下表离子中的5种离子(不考虑水的电离及离子的水解),且各离子的物质的量均为0.1mol。

①若向原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无明显变化。

②若向原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盐酸,有气体生成,溶液中阴离子种类不变。

BaCl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③若向原溶液中加入2试回答下列问题:(1)原溶液中所含阳离子是(写离子符号,后同),阴离子是。

(2)若向原溶液中先加入少量盐酸,再滴入KSCN溶液,实验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若向原溶液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静置一段时间,过滤、洗涤、灼烧,最终所得固体的质量是。

(4)向原溶液中加入足量盐酸后,用排水法收集所产生的气体并使气体恰好充满容器,仍O(气体体积均指标准状况),能使将容器倒置于水槽中,再向容器入mL2溶液充满该容器。

20.(14分)A、B、C、D、E、F均是元素周期表中按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20号元素,其中只有A、D和B、E分别是同一主族元素,B、E两元素原子核中质子数之和是A、D两元素原子核中质子数之和的两倍,又知六种元素的单质中有三种气体、三种固体。

部分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关系如下:请回答:(1)D、E组成的常见的化合物,其水溶液呈碱性,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