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培训_课件第八章魏晋南北朝的词赋骈文与散文

培训_课件第八章魏晋南北朝的词赋骈文与散文


再如曹植《与吴季重书》曰:
植白:季重足下。前日虽因常调 (官员在一定时期向执政者述职),得为密坐 (亲近),虽燕饮弥日,其于别远会稀, 犹不尽其劳积也(虽然在一起宴饮终日,但我
仍旧感到离多会少,所以仍然无法消除胸中的郁闷)。
若夫(像上一次宴饮)觞酌凌波于前(酒杯逐 流于宾客面前),箫笳发音于后(使箫笳发音 于宾客的身后),足下鹰扬其体(如鹰奋扬身 体),凤叹(叹,歌。喻其文)虎视(喻其武), 谓萧曹不足俦,卫霍不足侔也。左顾右 盼,谓若无人,岂非吾子壮志哉(吾子,
《与朝歌令吴质书》是曹丕与一位 挚友叙心情的书札,信中回忆昔日同 游之乐,慨叹今日朋辈多已长逝,引 发无限内心波澜,“物是人非,我劳 如何!”此皆真切心情自然流露,足 以摇撼人心。文中披沥思绪,颇见真 情,悲喜个性,跃然纸上。语言华美, 对仗工整,抒情如诗,写景如画。
“每读子桓与季重书,陈思与德祖 书,未尝不唏嘘太息。想见风流好尚 如斯,江河百代,岂偶然哉!”(胡应
每大饮,宾客满堂。遵过寡妇左阿君,置酒歌讴,遵
起舞跳梁[乱蹦乱跳],乐之)。悲风起于闺闼, 红尘蔽于机榻(几案与床榻)。幸有袁生, 时步玉趾(对人脚步的敬称),樵苏不爨
(cuàn,樵苏:打柴。爨:煮饭。虽然打来了柴草却
无米做饭),清谈而已,有似周党之过
夫皮朽者毛落,川涸者鱼逝,春生 者繁华,秋荣者零悴,自然之数, 岂有恨哉?聊为大弟陈其苦怀耳。
又闻足下在彼,自有佳政。夫求
而不得者有之矣,未有不求而得者也。 且改辙易行(改辙而行),非良乐(古之善 相马者)之御;易民(改民情)而治,非 楚郑之政(不是孙叔敖、郑子产的为政之方), 愿足下勉之而已矣。适对嘉宾(适逢接 待嘉宾),口授不悉(不详尽)。往来数 相闻(常往来相问安好)。曹植白。
文章表现了吴质的豪情与自己对吴 质的思念,不但慷慨任气,而且文采 焕然,写得极为恣肆。
在曹植传世文章中,与书体 相近的表文,如《求自试表》(作品 选上编第二册第404页)、《求通亲亲表》 等,也是情文并茂,刘勰评为: “陈思之表,独冠群才。观其体赡 (体制宏富)而律调(音律协调),辞清而 志(情志)显,应物掣巧(随物成形), 随变生趣,执辔有馀,故能缓急应 节矣(如驾千里之马,轻重缓急掌握得恰到好
②曹丕、曹植书札
写作的动因,似并无具体事由,内容 多为抒发当下的悲欢契阔之情,裁书叙 心,因而较之前代书札,更能随境生趣, 摇曳多姿。如曹丕《与朝歌(今河南鹤壁市 淇县)令吴质书》曰:
五月十八日,丕白:季重(吴质字季重) 无恙。途路虽局(近),官守(官位)有限 (有一定的职责纪律的限制),愿言(愿,思念; 言,语助词)之怀,良不可任(当,承受)。 足下所治僻左(偏远),书问致简(写信致 书相与问候),益用增劳(用,为。言更加增添
北朝的散文比南朝发达, 产生了《水经注》、《洛阳伽 (qié) 蓝 记 》 、 《 颜 氏 家 训 》 这三部著名的散文著作。但这 三部散文著作也受到骈文的影 响,与汉魏散文颇不相同。
一、别开生面的魏晋文坛
1.“以气质为体”与“以情纬文”
沈约将建安文风的特点归纳为“以气质 为体”(《宋书·谢灵运传论》),气质体现为个 性。文学不再是经学的附庸,褪去了政教的色 彩,更注重个性的表现。曹丕提出“文以气为 主”(《典论·论文》)的命题,适时地反映了当 时人对文学特性的认识与追求。这种文学取向, 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正如陆机所谓“吐滂沛乎 寸 心 ( 极 大 的 东 西 也 可 以 从 心 中 吐 出 ) ” (《 文 赋》),乐观、悲观、慷慨、颓放、自得、内疚, 各种沉潜的或稍纵即逝的感悟倾注于笔端,因
得所来讯(来信),文采委曲(文采斐
然),晔若春荣(言文词之美),浏(清也) 若清风(言内容之佳),申咏反复,旷(明也) 若复面。其诸贤所著文章,想还(huán) 所治(朝歌),复申咏之也,可令喜事(好 事,喜欢多事)小吏(誊写文件之人)讽而诵之 (讽诵言语)。夫文章之难,非独今也。古 之君子,犹亦病(难)诸。家有千里,骥 而不珍焉;人怀盈尺(盈尺之璧),和氏无 贵矣。夫君子而知音乐,古之达论,谓 之通而蔽(君子如果不通晓音乐,古代的通达之论 就会认为他只知实用、不明礼乐)。墨翟不好伎
遭纷浊而迁逝兮(遭逢乱世而迁居到 荆州),漫逾纪(纪:记年单位,十二年为一纪) 以迄今(已经过了长长的十二年)。情眷眷 而怀归兮(内心无比想回家乡),孰忧思 之可任(有谁能承受得起这种怀念家乡的忧思 呢)!凭轩槛(jiàn)以遥望兮(倚靠栏 杆而远望),向北风而开襟(向着北风敞开 衣襟)。平原远而极目兮(我极目向北方 的家乡眺望),蔽荆山之高岑(但被高高的 荆山遮挡了视线)。路逶迤而修迥兮(陆
③ 《登楼赋》与抒情小赋的繁盛
辞赋在魏晋时期出现了新局面,那就 是具有很强的抒情性。辞赋抒情性的强化, 改变着它的性质,转移着它的功能。实际 上它正在跨越同诗歌的分界,向诗歌靠拢。 这是赋的诗化。由此,辞赋获得了新的活 力,开始了它发展史上的第二个大阶段— —魏晋南北朝抒情小赋的阶段,显示出抒 情化、小品化的特色。
建安时期善为书表之文的, 还有陈琳、阮瑀、繁钦、吴质、 应璩等人。这些书表都具有滥觞 期骈文的特点。被曹丕称为“章 表书记,今之隽也”(《典论·论 文》)的陈琳与阮瑀,他们享有盛 名的代表作分别是《为袁绍檄豫 州》与《为曹公作书与孙权》, 也充分展示出“应物掣巧,随变 生趣”的文才。曹丕说“元瑜书
建安和曹魏时期辞赋的代表作 家有王粲、曹植、阮籍与向秀等人。
王粲的诗赋为“七子之冠冕” (刘勰《文心雕龙·才略》),其辞赋的代 表作是《登楼赋》(作品选上编第二册第1 85页):
登兹楼(指麦城城楼,故城在今湖北省当 阳县东南,沮、漳二水会合处)以四望兮, 聊暇(同“假”)日以销忧。览斯宇 (斯宇:此楼)之所处兮,实显敞(显敞: 明亮宽大)而寡仇(寡仇:很少可以匹敌)。 挟(挟xié:带)清漳(漳:水名,源出湖北省
可见其用事之密集,句式之工 丽。从总的趋势上看,建安之文亦 有从辞清志显到藻饰渐繁的过程, 这也预示着此后美文的发展。
嵇康最著名的文章《与山巨源 绝交书》(作品选上编第二册第413页),是 嵇康公开和司马氏决裂的宣言书。 信中详尽地说明了他不愿做官是为 了全身远祸,并非清官不慕荣利, 提出做官“有必不堪者七,甚不可 者二”,以表示自己不愿做官的坚 决意志。他“非汤武而薄周孔”, “刚肠疾恶,轻肆直言”,充满自 由与抗议的气息。文章亦骈亦散,
这个“乐”字,透露出创作与鉴赏 双方对作品文学性的瞩目。繁钦 《与魏文帝笺》、吴质《答东阿王 书》、应璩《与侍郎曹长思(曹肇 字长思)书》都增加了用典和骈偶 的成分,显得文采斐然。如应璩是 这样描述自己离群索居的情状的:
德非陈平,门无结驷(指乘驷马高车 之显贵)之迹;学非扬雄,堂无好事之 客(《汉书·扬雄传》载扬雄“家素贫,耆酒,人希
当斯之时,愿举泰山以为肉,倾东海以 为酒,伐云梦之竹以为笛,斩泗滨(泗水 之滨的)之梓以为筝。食若填巨壑,饮若 灌漏卮(漏底的酒杯)。其乐固难量,岂非 大丈夫之乐哉?然日不我与,曜灵急节 (极速前进意),面有逸景之速,别有参商 之阔(聚首的时光如同光影奔跑一样的快,离别有 如参商二星一样遥远)。思欲抑六龙之首,顿 羲和(抑,压制;顿,舍。神话传说日神乘车,驾 以六龙,羲和为御者)之辔,折若木(《离骚》: 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遥以相羊)之华,闭濛汜 (日入之处)之谷。天路高邈,良久无缘
沈约指出:“至于建安,曹氏基命,二祖陈王, 咸蓄盛藻(胸中都贮藏了无尽的美丽辞藻),甫乃以 情纬文,以文被质。”(《宋书·谢灵运传论》) 其 中 曹 植 在 表 现 “ 盛 藻 ”方面尤为突出,其 《前录自序》称:“故君子之作(文章)也,俨 乎(指有高义)若高山,勃乎(盛貌)若浮云,质 素(内容朴素)也如秋蓬(秋蓬开白花,喻文章内容 之朴素),摛藻也如春葩。”以“春葩”自喻文 采斐然。伴随着“诗赋欲丽”(《典论·论文》)说 的提出,“丽”的审美要求不局限于诗赋,也 影响到书表铭颂论说等体裁,从而大大加速了 东汉以来文章渐趋骈化的进程,推动骈文臻于 成熟。就建安文章而言,由于注重“气质”,
才劣仲舒,无下帷之思(《汉书·董仲舒》
载董:“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 面[言新学者但就其旧弟子受业,不必亲见仲舒] 。盖 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虽有园圃,不窥视之,言专学 也]”下帷,放下室内悬挂的帷幕。指教书。言才能不
如仲舒,却没有闭门苦读的心思);家贫孟公, 无置酒之乐(陈遵,字孟公,为河南太守,酒。
2.应用文气爽才丽
①曹操的教令
曹操的教令饶有通脱之风,不但思想 无所顾忌,而且行文风格也不拘常例。如 其《让县自明本志令(借退还皇帝加封三县之名, 表明自己的本志)》,自述身世志愿,恳切坦 率,其中并不讳言自己功高盖世:“今孤 言此,若为自大,欲人言尽,故无讳耳
(今天我说这些,好像很自大,实是想消除人们的非议,
所以才无所隐讳罢了)。设使国家无有孤,不 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说到自己不 愿放弃兵权以博谦退的美名,原因就在于
明代张溥评之为“未尝不抽序心腹, 慨当以慷”(《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魏武帝 集》)。再如其《求贤令》“唯才是 举”,《举贤勿拘品行令》甚至提出 对“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的 人也“勿有所遗”。字里行间流动着 一股率真之气,所以就容易带有个人 色彩。这对于公文性质的诏诰而言, 不啻是一种文学性的改造。
魏晋南北朝的辞赋、骈文与 散文
主讲:段祖青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创
作趋于个性化,文学的抒情性 逐步强化,语言的形式美格外 讲究,因此文坛出现了一幕接 一幕的新的景观。
辞赋创作有了新的发展, 由汉代以创作散体大赋为主, 演变为以创作抒情小赋为主,
骈文的兴盛,成为这个时 期代表性的文学样式,中国文 学增添了一种新的、抒情性很 强的、可以充分发挥汉语语言 形式美的文体。
南漳县西南,东南流经当阳县合沮水为沮漳河,经
江陵县入长江)之通浦(浦:江河与支流的汇合 处)兮(挟带清澈的漳水通向众水的汇合处), 倚曲沮(jū,水名,源出湖北省保康县西南,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