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条件和附期限的行为
(1)如果这群喜鹊一直不飞走,如何处理?
(2)如果乙把喜鹊赶跑了,至7点再无喜鹊飞来,如何处理?
(3)如果甲不知情的儿子拿起弹弓把喜鹊打跑,至7点再无喜鹊飞来,如何处理?
【答案】(1)条件成就,合同生效,乙应该买下甲的房子。(2)属于当事人为自己利益不正当地阻止条件成就,应视为条件已成就,乙应该买下甲的房子。(3)由于甲的儿子并非合同当事人,也非为自己利益,又非不正当,即条件本不成就,乙无须购买甲的房子。
民事法律制度基础
附条件和附期限的行为
附条件法律行为的含义:
当事人在法律行为中约定一定的条件,并以该条件的成就(或发生)或不成就(或不发生)作为法律行为生效或不生效的根据。
所附条件的要求:
(1)是不确定(可能发生、可能不发生)的事实,不能是必定发生或必定不发生的事实。
(2)可以是事件,也可以是行为。
(3)可以是积极条件(发生),可以是消极条件(不发生)。
我们的租房合同就失效。
条件和期限的区别(★★)
■“条件”发生与否不确定,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
■“期限”必然会到来,到来的时间有可能确定,可能不确定。
提示:切莫被表面的文字表述所迷惑,要看本质。
不要看到“当……时”的时间状语从句就认为是附期限;
不要看到“如果……”的条件状语从句就认为是附条件;
不是考语文,而是考常识。
附期限的法律行为
附期限的法律行为是指,当事人在法律行为中约定一定的期限,并以该期限的到来作为法律行为生效或解除的根据。
所附期限的要求:
所附期限可以是确定的日期,可以是不确定的日期。
所附期限的法律意义:
1.附生效期限的的法律行为
等到今年9月学校开学了,
我就把房子卖给您。
2.附解除期限的法律行为
等到今年9月学校开学了,
(4)是将来的事实,不能是过去的事实。
(5)是合法事实,不能是违法或违背道德的事实。
(6)是当事人任意选择的事实,不能是法定的事实。
判断下列事项,能否成为民事法律行为所附的条件:
所附条件的法律意义:
条件针对法律行为效力的发生或消灭,不是针对行为是否存在,也不是针对行为的内容。
1.附生效条件的法律行为
如果我儿子去外地读书,
我就把房子卖给你。
2.附失效条件的法律行为
如果我儿子回家乡工作,
我这房子就不卖了。
不当阻止或促成条件(条件拟制)
《合同法》规定:[1]当事人[2]为自己利益[3]不正当地
■[a]阻止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已成就;
■[b]促成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不成就。
【司法考试经典案例】(喜鹊屋):乙素来迷信,跟甲说:“如果明天早上7点你家屋顶上来了喜鹊,我就出100万块钱买你的房子。”甲同意。乙回家后十分后悔。第二天早上7点差几分时,恰有期限 (时间确定)
9
待到山花烂漫时,…
是期限 (时间不确定)
【历年真题改编】(2017年判断题)陈某与李某约定,在李某结婚时,陈某将自己的一套房屋赠与李某。该赠与行为是附期限的法律行为。( )
【答案】错
【解析】李某未必结婚,所以该行为是附条件的行为。
互动练习 判断下列行为是否附条件/附期限
1
如果太阳从西边出来,…
不是条件(注定不发生的)
2
如果太阳从东边出来,…
不是条件(注定发生的)
3
如果明天下雨,…
是条件 (事件)
4
如果你考上大学,…
是条件 (行为)
5
隔壁小王结婚时,…
是条件
6
隔壁老王去世时,…
是期限 (时间不确定)
7
如果隔壁老王明天死掉,…
是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