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条件的类型

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条件的类型

1.延缓条件与解除条件。

这是根据条件的效力为标准而区分的,同时也是最基本的分类。

(1)延缓条件,是限制民事法律行为效力发生,使法律行为只有当约定的事实出现时,才发生效力的条件。

延缓条件的作用在于使民事法律行为暂时不生效,因此,也称停止条件。

民事法律行为附延缓条件后,法律行为的效力就获延缓或暂时停止,待所附条件出现时再发生效力。

易言之,如果所附条件最终未出现,该民事法律行为即确定地不生效。

上文举例中的劳动合同的条件,就属于延缓条件。

(2)解除条件,是限制民事法律行为效力的存续,使已发生效力的民事法律行为在条件实现时终止的条件。

解除条件的作用,在于使条件所附的已生效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归于消灭。

例如甲、乙订立房屋租赁合同,约定出租人甲的儿子一旦留学归国并需要住房,就终止合同。

“留学归国并需要住房”,就是房屋租赁合同所附的解除条件。

2.积极条件与消极条件:
(1)积极条件是以所设事实发生为内容的条件。

易言之,在积极条件,以设定事实的发生为条件成就。

停止条件与解除条件,均可设定积极条件。

(2)消极条件是以所设事实不发生为内容的条件。

易言之,在消极条件,所设定事实是消极的。

条件的积极与消极,其区别仅在设定的角度不同。

前述“留学归
国并需要住房,就终止合同”,属积极条件,而反过来约定“如留学后定居不归国,就续租合同”,则属消极条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