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代诗歌鉴赏之形象

古代诗歌鉴赏之形象

(07广东)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 现其情感?
2014年高考复习专题之 诗歌鉴赏——形象
考 试 说 明
①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 表达技巧; ②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 者的观点态度。
鉴赏思路
• 整体感知-----局部品味-----规范表达
把握诗歌主旨的方法
• 1、看题目,题目往往包含了诗歌的内容、主旨。 • 2、翻译:通读两三遍,对诗歌进行逐字逐句的 口头翻译,以明白诗歌大意。 • 3、寻找意象,把握主旨。 • 4、寻找诗中关于情感的词(诗眼)。 • 5、诗歌中抒情、议论性文字等关键性文字。 • 6、结合作者、注释、背景、题材等分析评价。
例题赏析
广 铁 一 中 周 瑛
例:简析下面这首宋词中的人物形象。 知人论世, 抓人物神态 关注背景。 诉衷情 陆游 形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戊梁州。关河梦断何处? 尘 象 暗旧貂。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 天山,身老沧洲。 抓人物心理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 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背景介绍:陆游是中国南宋诗人,生于公元1125年。 【参考答案】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 他生活的时代,民族矛盾尖锐、国势危迫,北方的金国 形 英雄形象。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 频频向宋朝发动战争,积贫积弱的宋朝丧失了大量国土, 被迫不断向南迁移,人民生活在战乱和动荡之中。他怀 象 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 着“铁马横戈”、“气吞胡虏”的英雄气概和“一身报 的 国有万死”的牺牲精神,决心“扫胡尘”、“靖国难”, 金前线。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 但在政治斗争中,屡遭朝廷投降派的排挤、打击,可是,意 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 陆游始终不渝地坚持自己的理想。 义
链接高考
• (2013年辽宁卷)
竹轩诗兴 ( 张镃)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 梢影细 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 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 预想此 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 [注]篆烟:盘香的烟缕。
•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6分) • 【参考答案】塑造了闲适、洒脱、高雅的诗人形象。 (2分:答全得2分,少1关键词扣1分)通过对“竹 轩”“柴门”“狭径”等简朴清幽的生活环境的描写, 表现了诗人日常生活的闲适自得;“倦卧”“闲吟” 等反映了诗人洒脱的生活态度;“竹”“雪”“梅” 等意象表现出诗人高雅的人生志趣。(4分:答全得4 分,2条3分,1条2分。)
诗 歌 鉴 赏 形 象 ——
广 铁 一 中 周 瑛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陆游和辛弃疾的 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 感,形象鲜明。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 作》、《破阵子》。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如李白的《赠汪 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诗 歌 鉴 赏 形 象 ——
——
诗 歌 鉴 赏
如何把握人物形象——鉴赏思维切入点
背诵:李白《越女词》 耶溪采莲女,见客棹歌回。 笑入荷花去,佯羞不出来。
说说诗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 塑造了一个天真纯洁、活泼可爱的越女形象。一群 采莲姑娘,她们见有陌生的客人过来,便唱着渔歌, 掉转船头,笑着躲进荷花丛里去,欲出不出,假装害 羞,天真活泼。
方法四:借助意象、重要词语或典故,运用想象, 感知形象。
如何把握人物形象——鉴赏思维切入点
小结: 人物形象的鉴赏方法
• (1)要知人论世,了解相关背景资料。 • (2)分析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 心理,以及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 即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 • (3)借助意象、重要词语或典故,运用想 象,感知形象。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 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 广 铁 足。”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 一 中 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 周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如陶 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 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 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山居秋 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 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如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 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 伤的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 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
诗歌作品的形象:

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 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实 物载体。
诗中的形象可以是景,也可以是人,还可以是物。
而人物形象既可以是诗人自己,也可以是别人;但无
论是别人,还是景或物,形象的背后一定有诗人站
在那里,诗中刻画的形象只不过是诗人的感情寄托
而已。
什么是诗歌的形象?
方法三:分析环境对人物形象的烘托
如何把握人物形象——鉴赏思维切入点
(2004年广东)
试分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江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本诗塑造了一个漂泊异乡、孤苦无依、年老多病 然不忘报国思用的儒士形象。诗人不但用“片 云”“孤月”写自己孤独漂泊之苦,还用“落日”喻 自己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尾联用“老马识途”的典 故表明还可为国家效力,也含有对朝廷的怨愤。作者 借这一形象抒发了怀才见弃的不平之气和虽已晚年仍 报国思用的慷慨情思。
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 意境的范围比较大,通常指整首诗,几句 诗歌,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来表现 诗,或一句诗所造成的境界;而意象不过 诗人的主观感情。客观物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 是构成诗歌意境的一些具体的、细小的单 即“意象”。 位。所以多个意象组合构成意境。 有时诗中有几个意象,各个意象之间都有一定的 联系。这些意象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一个意境。
——
诗 歌 鉴 赏
什么形象
形象的特征
课堂练习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说说诗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 参考答案:刻画了佳节之夜客居旅馆,彻夜难眠, 思念亲人的孤独的游子形象。“抱膝”二字生动形 象地勾画出作者默默呆坐的神态,再想象家人围坐 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夜行之人,这样构成两地相 思,使想家情绪更浓。
意象+意象=意境。
• 意: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 境:是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山川草木、鸟 兽虫鱼, 农事、战争、狩猎、离别等)
• 意境: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词中描绘的生 活图景有机融合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意象与意境的关系:
如果意象是花朵,意境就是春天; 如果意象是美人,意境就是良宵; 如果意象是鬼火,意境就是令人毛骨悚然的 夜色; 如果意象是狼狗、铁丝网、警棍、坦克,意 境即白色恐怖。
• (1)上片刻画了词人怎样的自我形象?运用了什么手 法?(4分) • 【答案】:刻画了一个容貌病态怪异,性格坚忍不 拔的词人形象。前两句是肖像描写,是词人面容表 象的大特写镜头,充分显示其怪异;“霜侵”两句 用比喻手法,着力传达其性格的坚强。
常见艺术形象类举
诗 歌 鉴 赏 ——
形 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象 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 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 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2013年重庆卷) 鹧鸪天 酬孝峙① [清] 钱继章 发短髯长眉有棱,病容突兀怪于僧。霜侵雨打寻常 事,仿佛终南石里藤。 闲倚杖,戏临罾②。折腰久矣谢无能。熏风③未解 池亭署,捧出新词字字冰。
• [作者简介]钱继章,字尔斐,号菊农,浙江嘉善人。明崇祯九 年(1636)举人,明朝曾为官,人清不仕,撰有《菊农词》。 • [注]①孝峙:王屋,字孝峙,浙江嘉善人,明末文学家。②罾: 用竹竿做支架的方形渔网。③熏风:东南风。
诗 歌 鉴 赏 形 象 ——
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
形 象
广 铁 一 中 周 瑛
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 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
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 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形象鉴赏——人物
背诵《积雨辋川庄作》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说说诗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
方法二:分析人物的行为、语言、心理,把握人物特征。
• 《水调歌头 .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பைடு நூலகம், 掀舞一叶白头翁。
说说诗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

塑造了一个与狂风恶浪搏斗习以为常并 不畏惧的渔翁形象。这个白头翁驾着一叶 小舟,在狂风恶浪中掀舞,毫不畏惧。在 这个形象中寄予了作者对政治祸难得泰然 自若的人生态度。
题型一:找准景物(意象) 提问方式:1、这首诗(某一联、几联)选取 了哪些景物来描摹画面? 2、从诗中(某一联、几联)找出体现 季节特征的词语(变式) 答题要领: 找景物(必须是名词或者名词性的短语)
溪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芽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人物形象考查答题技巧点拨
提问方式: 1.诗中如何或怎样塑造或描写××形象 2.分析诗或词中诗人所塑造的形象 答题要领:
诗 歌 鉴 赏 形 象 ——
(1)找到诗人描绘的形象的有关诗句; (2)分析形象的基本含义; (3)结合文章主旨分析诗人为什么要写这一形象;
广 铁 一 中 周 瑛
人物形象鉴赏题的答案组织:什么形象(概括 形象)+形象的特征(结合诗句分析)+ 形象 意义(思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