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挫折应对与心理健康PPT课件

挫折应对与心理健康PPT课件


四、挫折与身心健康 1、挫折与紧张状态 经受一些带有刺激性的不如意之事,大如生离死别、事业 挫折等,会使人郁郁寡欢,日困愁城,甚至生理、心理发 生病态变化,如观看一场体育比赛,使球迷废寝忘食,甚 至因紧张过度心脏病猝发而死亡,等等。 生理心理学表明,挫折所导致的紧张状态对个体有威胁性 的影响,它能击溃个体的生物化学保护机制,从而降低抵 抗力,易为病菌侵袭。 人体处于紧张状态时的反应,从生理来看,原本是为了防 止身体受损,是一种防御机制,但是这种防御反应如果不 恰当,也就是对紧张状态的适应过度或不恰如其分,反而 会因此而生病
三、挫折产生的原因
2、主观因素 (5)心理承受力 个体的挫折感与其心理承受能力大小有很大关。 心理承受力是指个体对社会生活中的重大变动在 心理上的可接受性、适应性与耐受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对挫折的承受力受其身体的 健康状况、个性的影响,但更主要的是受个体过 去挫折的经历以及对挫折的主观认知与判断的影 响
四、挫折与身心健康 2、挫折导致生理疾病 社会适应量表(美国 华盛顿大学 Holmes&Rah e) 按照紧张事件影响的严重性,顺次列举个人生活中的43 种关键性的变化,每一种变化又从0到100分计算,每 分列为一个“生活变化单位”,以反映生活变化与疾病的 关系 生活变化单位与健康密切相关。假如一个人在一年之中的 生活变化单位总和不超过150单位,在来年便可能健康 安泰;总和在150-300单位之间,50%的人则会 在来年有患病的可能;总和若超过300单位,则有70 %的人可能在未来患病
三、挫折产生的原因 2、主观因素 (3)动机冲突 个体在有目的的活动中,出现两个货多个目 标互相冲突或有两个或多个彼此排斥的愿望造成 的矛盾状态。 动机冲突是产生挫折感的重要来源 四种类型(心理学家勒温) 双趋式冲突 双避式冲突 趋避式冲突 双重趋避冲突
双避式冲突 两个目标同时对个人具有威胁性,而 且受条件限制,个人必须选其一才能避免 两外的威胁。“二者必居其一”
课外知识链接 ——心理学家谈挫折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个体的心灵是由意识、个 人潜意识以及集体无意识 三个部分构成,意识的核 心是自我,自我起着将整 个人格结构加以整合并使 之稳定的作用。 每个人的人格总是要不断 向前发展的,一个人常常 会为自己的未来目标而奋 斗不息,以求达到人格各 方面的和谐完善,进而达 到自我实现。 当一个人的自我实现不能 满足时,就会产生挫折感。
四、挫折与身心健康 3、挫折导致心理和行为失调 (1)影响个人对成功和失败的态度 (2)影响个人的抱负水平 (3)影响个人能力的发展 (4)影响个人的行为表现
三、挫折产生的原因 大学生产生挫折的原因有很多,一 般分为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
三、挫折产生的原因 1、客观因素 客观因素是指个体以外的自然、社会、 学校这些外部环境给人带来的阻碍与限制, 致使个体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而产生挫折 包括自然环境因素、社会环境因素、 学校环境因素以及家庭环境因素
三、挫折产生的原因 2、主观因素 指由于个体生理、心理以及知识、能 力等因素的阻碍和限制,使人的需要得不 到满足,从而产生挫折感。 主要包括个体条件、心理矛盾冲突和 个性不完整等
双趋式冲突 个人在一定活动中,同时有两个并存的 目标,而且个人对两个目标具有同等强度 的倾向。“鱼和熊掌不可能兼得”
趋避式冲突 同一个目标进呢过满足个体的需要,对个 体有吸引力,同时又会给个体带来心理上 的威胁,对于个体有着某种伤害性。 想吃零食又怕胖
双重趋避冲突 有两个目标与个体发生联系,而每一个目 标既可以有益于个体,同时又会有不利于 个体的时候,就出现双重趋避冲突。 面对两个各有千秋的追求者,无法选择, 陷入冲突之中。 就业时,既想到国家机关,又想到外企
三、挫折产生的原因 2、主观因素 (4)抱负水平 学习、生活上遇到了困难,个体是否体验 到挫折,以从体验的升读、产生挫折反应 的强度,与其抱负水平密切相关 抱负水平是指个体对自己所要求达到的目 标或标准,即自我要求的水平

抱负水平实验研究 抱负水平由德国心理学家霍普所提出 在他1930年发表的题为“成功与失败”的论 文中,霍普报告了他关于成功与失败成为导致人 的抱负水平提高或降低的因素的实验研究成果。 难度太高或过分容易的任务,都不能使人产 生成功感或失败感; 不同的人对成功与失败具有不同的态度或不 同的抱负水平极限。
三、挫折产生的原因 2、主观因素 (1)个体条件 因个体身高、容貌、体力、智力、能 力、情绪、意志、性格、疾病以及某些生 理缺陷(口吃、色盲等)等个人因素引起 的挫折。
三、挫折产生的原因
2、主观因素 (2)需要冲突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一 切活动,都是为了满足自 身某种需要和实现人生某 种追求 当需要不能满足时,就会 使人沮丧、失意、焦虑等 消极的情绪反应,这就产 生了挫折。
二、挫折三要素 3、挫折反应 指个体在挫折情境下所产生的烦恼、 困惑、焦虑、愤怒等负面情绪交织而成的 心理感受,即挫折感
课外知识链接
——心理学家谈挫折



人格分为本我、自我 和超我。 人的意识分为无意识、 前意识和意识。 当一个人的本能和欲 望受到压抑而无法满 足时,就会产生挫折 感,被压抑在潜意识 中,成为支配行为动 机。


挫折情境 挫折认知 挫折反应
二、挫折三要素 1、挫折情境 指对人们的有动机、目的的活动造成 的内外障碍造成的内外障碍或干扰的情绪 状态或条件 构成刺激情境的可能是人或物,也可 能是各种自然、社会环境
二、挫折三要素
2、挫折认知 指对挫折情境的知觉、认识和评价 挫折认知是核心因素,挫折反应的性 质和程度,主要取决于挫折认知
大学生的挫折与心理调适
本讲内容



挫折与身心健康 大学生面对挫折时的表现 大学生面对挫折时的心理调适
挫折与身心健康
一、什么是挫折
心理学中的挫折是指一种情绪状态, 是指人们在某种动机的推动之下,为实现 目标而采取的行动遭遇到无法逾越的困难 障碍时,所产生的一种紧张、消极的情绪 反应、情绪体验
二、挫折三要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