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七章教学系统设计应用案例分析
第七章教学系统设计应用案例分析
7.1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案例分 析
• 从广义的涵义看,多媒体教学软件至少包括教学信息 资源中最重要的两种形式:多媒体教学课件和网络课 件(网络课程)。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开发不同于一般 多媒体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开发,其开发是在现代教育 思想和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做好项目定义、教学系统 设计、系统设计、数据准备、软件编辑、试用评价和 形成产品等几个阶段的工作,并在教学实践中反复使 用,不断修改,才能使开发的多媒体教学软件符合教 学规律,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本节将分别提供多媒 体教学课件和网络课件(网络课程)的设计案例,以 供参考。
第七章 教学系统设计应用案 例分析
安徽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 张新明
【学习目标】
• • • 教学系统设计可以运用于哪些实践领域? 如何应用教学设计理论和方法进行课堂 教学系统设计? 如何运用教学系统设计理论和方法进行 教学产品的设计?
【教学内容】
• 教学系统设计是一门既注重理论研究又 强调实践性和应用性的学科。它广泛应 用在各种教学软件的设计、开发和各种 教学设计的过程中,。
一、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概述
•多媒体教学软件的设计与开发过 程
(1)项目定义 (2)教学设计
修
(3)系统设计 (4)脚本设计 (5)数据准备 (6)软件编辑
改
(7)试用评价
(8)形成产品
二、多媒体教学课件脚本设计案 例分析
• 在多媒体教学课件开发的设计阶段,尤 以脚本编写最为重要,因为它是多媒体 教学课件开发的蓝本,在教学系统设计 和系统设计阶段分别形成文字脚本和制 作脚本。本节将分别提供多媒体教学课 件文字脚本的编写案例和多媒体教学软 件制作脚本的编写案例。
【思考题】
• 1.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与开发的一般过程是 什么? • 2.网络课程设计的原则是什么? • 3.试举例说明:网络课程设计与一般的多媒 体教学软件设计有何相同与不同之处? • 4.列表比较:企业培训系统设计与课堂教学 系统设计需要的支持有哪些相同与不同之处? • 5.写下自己本章的学习心得。
(3)网络课程的设计原则
• 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网络课程 在设计上应体现如下的教学策略:突破 简单的演示型模式,体现知识的意义建 构过程;重视问题与回答方式的设计, 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程度;加强对学生 的引导和帮助,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意义 建构;提供丰富的多媒体资源,创设有 意义的学习情境;实现软件的超链接结 构,启发学生的联想思维。
7.2网络课程设计案例分析
一、网络课程概述
• 与一般的多媒体教学软件相比,基于 Internet的网络课程在使用环境。教学功 能和教学作用上有很大不同。因此,在 优质网络课程比较缺乏的情况下,探索 和研究网络课程的开发理论、构成要素、 设计原则以及编写过程与方法具有重要 意义。
(1)什么是网络课程
• 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 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活动的总和,它包括 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 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其中 网络教学支撑环境特指支持网络教学的 软件工具、教学资源以及在网络教学平 台上实施的教学活动。
(2)网络课程的构成
•
• • • • • • • •
•
网络课程与一般的多媒体教学软件不同,它是学生利用网络进行远程学 习的教材,根据 网上教学的特点和人才培养的需要,完整的网络课程应由如下几个系统 构成: ①教学内容系统:包括课程简介、目标说明、教学计划、知识点内容、 典型实例、多媒体素材等; ②虚拟实验室系统:包括实验情境、交互操作、结果呈现、数据分析 等; ③学生档案系统:包括学生密码、个人账号、个人特征资料其他相关 资料等; ④诊断评价系统:包括形成性练习、达标测验、阅卷批改、成绩显示、 结果分析等; ③学习导航系统:包括内容检索、路径指引等; ⑤学习工具系统:包括字典、词典、资料库、电于笔记本等; ①协商交流系统:包括电子邮件、电子公告牌、聊天堂、讨论区、教 师信箱、问答大地、疑难解答等; ③开放的学习环境系统:包括拓展知识、参考文献、网址等。
• ③设计教学模块,建立系统结构。确定网络课 程的主要教学模块,建立各模块之间的关系, 从而形成网络课程的系统结构。 • ④划分栏目内容,设计屏幕版面。将每一教学 模块划分成若干个栏目,并规划好它们在屏幕 上的具体位置。 • ⑤编写脚本卡片,收集素材资料。根据具体情 况,详细说明每一屏幕的呈现方式和链接关系, 编写成脚本卡片,并收集有关的素材资料。
【学习资源】
• • • • • • • • • • • • • • 乌美娜.教学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巴巴拉.西尔斯,丽塔· 里奇著教学技术:领域的定义和范畴[M].乌美娜,刘 雍潜等译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9. 何克抗,等.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何克抗,等.教育技术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章伟民,曹揆申.教育技术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尹俊华,等教育技术学导论.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盛群力,等.现代教学设计应用模式[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李克东,谢幼如.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陈搞,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1997 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武法提.基于 WEB的学习环境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00(4). 毛新勇.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设计[J].外国教育资料,1999(1). 张文兰.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师角色的再定位[J].电化教育研究,1999(4). 蔡建东.试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学生角色的转变[J].开放教育研究,2003(3)
【学习活动建议】
• 1.结合本章所提供的案例,总结归纳出多媒 体课件与网络课程设计开发的异同。 • 2.分析教师是如何进行本章课堂教学设计的, 并提出几点建议。 • 3.组成学习小组,协作开发一个多媒体教学 软件或者网络课程,体验设计与开发过程。 • 4.收集几个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方案, 分析其教学流程,并指出其优点和不足。 • 5.参考Intel未来教育,设计一套关于信息技术 与教师教育培训的方案。
生 字
词 句
句 子
段 落 分 析
中 心 思 想
知 识 1
知 识 … 2 .
知 识
n
画面:课文
序号:1-1
进入方式: 色宝丰单画面通过庄稼的好朋友按钮进入。 键出方式: 1.通过课文的题目喇叭,进行全文朗读。 2.通过课文中各个句子的喇叭,进行各个句子朗读。 3.通过“学习指导”功热键,进入学习指导,按任意键“学习指导”消失。 4.通过讲解按钮,进入“生字和科学知识的学习(-)”。 5.通过拼音按钮,出现拼音,再按拼音按钮拼音消失。 6.通过“看一看”路图标,进入看一看画面,包括图片、动画、视频,按返回按钮,可以返回。 7.通过“想一想”图图标,出现三个问号,点按问号,出现问题和提示。双台鼠标,问题和提示消失。 8.通过“写一写”魏图标,进入练习本画面。 9通过“乐一乐”题图标,进入乐一乐画面。 10.通过“课文目录”图标,可回到课文目录。 11.通过“下一页”图标,进入下一页内容。 12.通过“最后页”图标,跳到最后一页内容。
1.《初中语文新诗赏析》--多 媒体教学课件文字脚本案例
2.《小学语文科学小品文》-- 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脚本案例
课文屏幕
课文讲解
看一看
想一想
写一写
乐一乐
图 片
动 画
Hale Waihona Puke 视 频知 识 1知 识 … 2 .
知 识
知 识 1
知 识 … 2 .
知 识
n
n
语文知识
科学知识
学 习 指 导
拼 音 和 朗 读 、 讲 解
• 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 容及教学活动的总和,它包括按一定的教学目 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 支撑环境。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过程包括以 下环节:分析教学对象,明确教学目标;突出 课程特色,确定教学功能;设计教学模块,建 立系统结构;划分栏目内容,设计屏幕版面; 编写脚本卡片,收集素材资料;选择编著工具, 建立片段模型;开展教学试验,进行评价修改; 不断充实完善,登记上网发布。
• ⑤选择编著工具,建立片段模型。选择网络课 程的开发语言和编著工具,如FrontPage、 Dream weaver等,根据脚本卡片建立网络课程 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个片段模型。” • ⑤开展教学试验,进行评价修改。利用已经完 成的片段模型,设计教学应用方案,实施教学 活动之后进行评议修改。 • 不断充实完善,登记上网发布。对片段模型不 断充实和完善,并完成整门网络课程的开发, 经技术测试后,申请注册,上网发布。
二、网络课程设计案例
• 同设计多媒体课件一样,网络课程的设 计也包括最为重要的两个步骤,教学系 统设计与系统设计。本节选取《有机化 学》网络课程作为案例,以供参考。
• 该网络课程在设计过程中,突出体现了自主学 习策略的设计和协作学习策略的设计,并且提 供了如资料库、记事本、网络电话、共享白板 等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工具。重视问题与回答 方式的设计,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程度;加强 对学生的引导和帮助,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意义 建构;提供丰富的多媒体资源,创设有意义的 学习情境;实现软件的超链接结构,启发学生 的联想思维,并且设计了易懂、易操作的友好 界面。
(4)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过程
• 根据教学软件设计与开发过程的一般规 律,结合网络课程的特点,可以将网络 课程的编写过程归纳为8个步骤。
• ①分析教学对象,明确教学目标。开发网络课 程,首先要分析教学对象的特征和需求,明确 网络课程的教学目标。 • ②突出课程特色,确定教学功能。作为完整的 网络课程,应具有通常所要求的一般模块和栏 目。但根据每门网络课程的教学对象和教学目 标的不同,可以突出网络课程某方面的特点, 并在教学功能上有所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