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小学生情商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情商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情商的培养
内容提要:培养小学生情商,首先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情商;
其次要从学校、社会、家庭三方面配合来培养;
最后我们要把情商的培养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
来做。

关键词:培养情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健康的人生情商是伴随着人的身心发展和交往活动的发展变化而发展的。

在各个不同的年龄发展阶段,人们的情商发展水平和表现形式也不同。

孩子在小学阶段是情商发展比较关键的时期,小学阶段是一个人生的基石,重视小学生情商的培养,不仅能帮助一个人逐渐建立人格的力量,拥有健康的人生,更重要的是它能循序渐进地提高整个社会、整个民族的人格素质,进而推动社会美德和民族进步。

所以,小学生情商的培养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成为教育工作者努力的一个方向。

由此可见,在小学教育中,培养小学生的情商是非常重要的,它是教育教学能够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加强对小学生情商的培养具有更重要意义。

一、发挥教师在学校的情商教育作用。

首先,小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接触最多的是老师,最爱模仿的也是老师,老师的一言一行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老师要有良好的情商素养,才能对学生起到模范作用。

其次,教师要为学生情商发展创造一个机会。

例如:新课程标准就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小组合作学习是三大学习方式之一。

它有力地挑
战了教师“满堂灌”的专制,给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培养学生团体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发展交往与审美能力,强调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这就是情商教育的一个很重要的方式。

合作学习是帮助学生搞好学习的催化剂,是激发兴趣、调动学生激情的兴奋剂;在小组谈论、交流过程中,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产生难忘的经历、深刻的体验,从而获取知识,受到启迪,而且能改善课堂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心理品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学生在校的时间主要是在课堂中度过的,那么就必须抓住课堂这块阵地。

可以说课堂教学中进行情商教育是最重要的,关键是如何在课堂中开展情商教育。

我们当然知道在课堂中学科知识的传授是主要的,我们不能够为情商教育而情商教育,所以教师就要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重点备课中的一项,我们应当抓住这个指导思想,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营造情商教育的氛围,在学科知识的传授中有意识和有目的地渗透情商心理品质的培养,教师与学生建立一种和谐、平等、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在彼此和谐融洽的氛围中,进行知识的传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有机地渗透情感心理品质的培养和教育。

陶行知先生说过,要解放学生的眼睛,让学生观察世界;要解放学生的嘴巴,让学生能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要解放学生的头脑,让学生能独立思考,大胆创新;要解放学生的双手,让学生能够从事科学研究实验,从事发明创造;要解放学生的时间,让学生能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取得更多的知识;要解放学生的空间,让学生能够学
一学自己想学的东西,思考一些乐于思考的问题,干一点自己高兴干的事。

二、在校内外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价值观。

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是情商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

情感交流是培养情商的有效途径,通过演讲、辩论、朗诵、讲故事、郊游等为学生提供情感交流的机会。

在学校,应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体育活动、各种兴趣小组、这样可以让学生快乐地学习,还能有效调节学生情绪、心态,使学生的心理素质也得到了锻炼,知识面得到拓展。

可以每月进行一次“五星擂台”评比,即:安全星、卫生星、纪律星、学习星、品德星。

让学生通过评比,使精诚团结,紧密配合,敢于拼搏,不怕失败的精神和意志得到了最好的体现。

利用节假日,如:元旦、三八妇女节、植树节、劳动节、教师节、母亲节等,让学生参与并调查,对学生进行“感恩”、“自信”、“奉献”为主题教育,同学们的参与意识,奉献意识都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在“拥抱大自然”为主题的春游活动中,同学们的爱心意识,彼此相互帮助的精神以及对祖国美好山河的热爱品质都有很大的提高。

为此学校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与社会面对面,亲身感受社会变化发展的气息;同时还请专家学者给学生进行热点焦点问题讲座,组织社会问题讨论等等形式,培养学生积极的社会价值观。

三、发挥家长的作用
成功的情商需要家庭的积极参与,家长必须紧密配合孩子的成长阶段。

孩子作为追求文明和进步的现代人,缺少情商,孩子一生的道路上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绊脚石。

情商不同于智商,它主要不是由先天决定的,而是在后天的人际交往中逐渐培养起来的。

由于中国在情商方面的研究、应用较晚,再加上中国独生子女政策的独特环境,家长们望子成龙心切,只重视孩子的智商教育,对情商教育知之甚少,能够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情商教育的人就更少了。

许多家长不止一次地在老师、在同事面前抱怨:家里什么也不要他做,我只要求他把学习成绩搞好就可以了。

可是,不但成绩没搞好,还动不动就发脾气。

听到这些,我深深地为这些家长感到悲哀,可怜天下父母心。

现在的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值很高,付出的代价也很大,可是希望越大,失望往往也越大。

更有甚者,父母辛辛苦苦把子女培养长大,安排了工作,成了家,自己却被子女抛弃,为赡养费而对簿公堂的屡见不鲜。

其实,这还是缺乏情商教育所带来的后果。

所以,首先,要让家长转变长期以来的智商重于情商的观念,不能一门心思只注重开发孩子的智力而忽略孩子情商能力的培养。

其次,尽量创造机会,让学生有接触各种年龄,各种层次人群的机会,在这些经历中逐渐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

带孩子参加聚会,旅游等,不仅可以丰富孩子的各方面知识,开拓孩子视野,还可以让孩子有机会结交许多不同的朋友。

在生活中,一个人需要有朋友,因为有了朋友才会交流,才会快乐,才不会感到孤独。

家长应该为孩子提供与人交往的机会和条件,如:多带孩子外出、多与人打招呼,鼓励孩子交往。

让孩子和邻居主动说话、聊天、来了客
人让孩子尽主人的责任,拿水果或糠来招呼客人,鼓励孩子请同学来家中做客等,让他拿出自己最心爱的东西与同伴分享。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走出校门,走出家门”,“走进社会,了解人文”,“关心国事,关注社会”是情商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而且我们培养的学生最后都要走进社会,成为社会的一员,因此我们的教育必须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我们的社会。

特别是在今天,各种信息通过不同的渠道也在日益逼近我们的学生,“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呆子已经根本不能够适应当今社会日新月异发展的需要。

新世纪的社会占有一席之地,不仅需要知识丰富扎实,更需要具有良好道德情感,优良的人格,健康的社会心理素质,有积极的社会价值观,才能够从容面对社会给自己带来的变化和挫折。

同时也能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的社会交往技巧,为学生找到自己个性发展需要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最佳融合点奠定了基础。

情商教育有很多方法,多让孩子去感受、发现和探索,用我们的热情、诚恳的胸怀,唤起孩子们的兴趣、激情,教育孩子热爱生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积极地进行情商教育,从而培养出孩子良好的情商能力。

小学生情商
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件长期的、恒久的工作,我们要
像滴水穿石一样,非常耐心的从一点一滴去培养他们,只要我们坚持不懈,我相信润物细无声,每位学生都能拥有一个一个成功、快乐的美好人生。

家长和教育工作者一起行动起来!
陕西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参评
浅谈小学生情商的培养
单位:陕西省白水县东风小学
姓名:赵芳莉
时间:2013-5-1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