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小学生看的情商书【情商决定一生】情商决定你的一生智商与情商智商——智力商数:记忆力、观察力、分析力、思考力、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学习能力。
情商——情绪商数:必须具备——把握与控制情绪的能力;了解、疏导与驾驭别人情绪的能力;乐观人生、自我激励与自我管理的能力;面对逆境与挫折的承受能力;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以及通过情绪的自我调节,不断提高生存质量的能力。
(1)、意志坚定、自信乐观、积极向上、情绪稳定、行为理智、性格豁然开朗。
(2)、善于控制与把握自己,头脑始终保持冷静与清醒、抑制感情冲动、克制急切欲望,及时化解和排除自己的不良情绪,保持良好心境。
(3)、善于自我激励、自我鞭策,自我强化、自我管理、兴趣浓厚强烈、有勇气、自觉主动、目标远大、不沉溺于短暂的利益之中。
(4)、善于认识自我、具有自知之名,善于洞察别人的心态、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领悟对方感受,平等客观的对待别人,善解人意,善于协调与沟通,深谙人际技巧!情绪与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和对象所持的态度体验,它们影响和调节人的认识过程,并且也影响和调解人们的知觉、记忆和思维等认识过程,它们影响人的学习和工作效率。
焦虑程度与学习(工作)效率的关系——接近抛物线。
①一般的工作常因情境压力而提高效率,而复杂的工作则受压力而降低效率。
②工作的性质越来越复杂,工作效率就越容易受高情绪干扰。
③人的喜怒哀乐的变化,都会引起人的心率、血压、呼吸、体温、新陈代谢等一系列复杂的变化。
④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悲伤五脏、惊伤神经。
⑤所以说,情绪是生命的智慧棒!情商1、了解自我(1)、了解自己的情绪①自我觉知型②沉溺型③认可型(2)、管理自己的情绪(3)、克制自己的情绪(4)、消除不良情绪2、管理自我(1)、坚忍不拔(2)、百折不挠(3)、自我安慰3、自我激励(1)、自我激励是无形的财富,看不见的活宝;(2)、喜欢自己、相信自己;(3)、快乐是金——乐观成功理论。
(4)、快乐人生三句话——“太好了!”、“我能行!”、“你有困难吗?我来帮帮你!”(5)、自信是成功者必备的心理素质(6)、“忘我”精神——人的情感最佳状态!4、认识他人的情绪(1)、善于移情(2)、缺乏移情或 __行为可能导致人的心理变态,以致犯罪。
(3)、了解、判断与驾驭他人的情感①判断人们初次见面寒暄时流露的感情②通常坐姿判断人的感情与情感不同的坐姿,反映了人们的不同的情绪状态以及人们的关系程度。
③通常表情判断人的情绪与情感的心理微妙活动往往显露在表情上,又是人的表情比言语更能明显的传达内心的活动。
④通过目光判断人的情绪与情感,眼睛是“五官之王”。
⑤通过动作姿态判断人的情绪与情感,即使想掩饰表情,深层次心理也会表现在手脚上。
5、处理人际关系技巧与能力(1)、人际间的表情规则①“缩减型”掩盖了自己真实情感与烦恼;②“夸张型”故意将自己的情绪情感状态夸大;③“替代型”即一种与内心不一致的、虚假的表情。
(2)、人际关系融洽的基础是情绪协调定理:情绪的互相感染(3)、社交低能情商的表现1、自动自发高情商者做一切事情的动力于内部,有很强的自觉性、主动性和自发性。
2、目光远大高情商者目光长远,不沉溺于短暂的利益之中,他们想问题、做事情,眼光放得更大,他们懂得“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未雨绸缪”的道理。
3、情绪控制高情商者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任何时候能做到头脑冷静、行为理智、抑制感情冲动、克制急切的欲望。
任何人生气都是有理由,但很少有令人信服的理由。
——富兰克林4、认识自我:高情商者常常自我反省,并从不同角度了解、认识自己、客观的评价自己,具有自知之名,为自己正确定位。
5、人际技巧;研究表明,在德才一定的情况下,30%取决于机遇,70%取决于人际关系。
第三状态表现情商下降症(亚健康状态)1、焦虑感焦虑的人具有以下特征:①常常觉得生活周围危机四伏;②认定自己不被喜欢;③自以为无法解决生活上的难题;④妄想有人和他过不去,甚想有人害他;⑤常有出虚汗、心悸、焦躁不安、胃绞痛、慌乱等心理反应。
2、罪恶感是指一种自我矛盾冲突,内化的行为准则与外在评价标准差异太大,,不在事情本身,而在于自己。
羞耻是做了令自己觉得不好意思的事被抓住。
罪恶感则是一种“罪由心生”的感觉。
特征:①常常觉得自己很没用,因此往往做错事。
②喜欢迁怒别人。
③习惯满怀怒火,极易发怒。
④常常心神不宁。
3、疲倦感是指心理上的“精疲力竭”对什么事都提不起劲,神情恍惚。
4、烦乱感即失序感,或者说平常有序的运作机制出现了紊乱状态。
症状:①乱七八糟、不安、冒火、失序等;②中年人面临事业的转型、更年期生涯的不断重新规划与设计,都会出现短期的烦乱感;③大城市的烦乱感是中小城市的数倍,小城市的烦乱感又大大高于农村;④发达地区比发展中地区的人有更多的烦乱感。
5、无聊感即无所事事,是一种无论做什么都不对的内心感受。
“毛躁型”和“被动型”共同特征:①②③④⑤不满足与不想动的状态空虚感时间扭曲感被动的观望状态,希望外援心有渴望,但又不知道具体渴望什么无聊的人有三大特征:空虚、幻想、机械化。
6、无助感即觉得自己孤立无援的感觉,实际上是生活本身的一种厌恶,它提醒人们必须重视和重建人际关系。
7、无用感即对自己缺乏自信,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毫无用处,无用感的由来常常是源于变化太大和竞争过分激烈,所给人带来内心的恐惧。
有竞争就会有失败,有变化就会有落后,在这些可拍的结果尚未出现之前,他们就以“无用”借口退缩了第三状态的成因1、环境危机——不舒服的生活(1)、过分的拥挤(2)、环境的封闭性(3)、人际的疏离性2、交通危机——随时被侵犯3、人际危机——“狗理论”4、道德危机——好人不好做5、生活危机——习惯厌倦6、人文危机——软弱的文化第三状态的由来1、个人心理素质的压力(1)孤独——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都市性格”的写照。
(2)瘾者——是一个人对某种物品形成一种心理上或情绪上的依赖。
(3)忧郁——即悲伤的沮丧、消沉、颓废等不愉快的情绪综合而成的心理特征。
(4)压力症——压力即使人产生痛苦、不安、心烦、挫败感、焦躁、易怒的外在来源分为经济上的压力和生活压力。
有压力的人一般有两种宣泄方式:一是“自伤”;二是“他伤”。
(5)绝望症候群——绝望即无助感,努力之后仍然无望的落寞情绪。
一开始心情状态:“不想争了”;“不想做了”;“不想活了”。
(6)心虚症候群——心虚又叫自卑。
(7)冷漠症——主要有以下表现:不喜欢主动,被动是这类人的特色,这种人通常有一段被伤害的童年或前尘往事,他们习惯被别人喜欢,而不习惯去喜欢别人。
2、家庭因素压力(1)体贴游戏症(2)婚姻失落症(3)外遇与感情的三角债(4)单身主义(5)家庭沟通失调症(6)老人寂寞症3、社会因素压力(1)变化恐惧症——现代社会的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想瞬息万变,环境、工作岗位、工作任务、职务、社会地位、生活、朋友、心情在变;(2)害怕落后症——整个社会都在提倡“转变观点,抓住机遇”;(3)文凭主义综合症——文凭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好职业的敲门砖;(4)考试焦虑症;(5)事业症候群(6)信息爆炸恐惧症——有两个典型的症状:①担心在成千上万的信息中漏掉最重要、最有利的信息;②总感到自己无力。
第三状态人群1、下岗或失业群。
由于产生结构的调整、机构的改革、企业经济效益不好或者破产,都造成相当数量职工下岗、分流、剥掉、失业的情况。
2、苦恼的孩子。
应试教育的结果,给孩子带来了一系列的烦恼。
3、问题少年。
心里学通常将人生的12~18岁阶段称之为少年期,这个阶段是人生的“断乳期”或“危险期”,说明这个时期的少年可塑性较大。
4、人际冲突中的人。
通常表现:厌恶单位和工作,在工作场所头痛、恶心,情绪激烈或沮丧,长期失眠,这种恶劣的情绪可能波及家人。
5、刚参加工作的人。
通常表现:紧张不安,植物神经系统不迹,导致恶心与厌食、多愁善感、失眠心悸,疲倦无力。
6、更年期。
通常表现:疲乏无力、情绪不宁、烦躁不安、失眠、头晕、头痛、健忘、胸闷、心悸、易怒等。
7、刚退休的老人。
通常表现:精力突然衰减、心情烦躁、内心无望、记忆了变化、头晕、心悸、莫名其妙的伤感、身体有明显的衰竭感、不能坦然面对自我、对新生活不适应。
8、给自己打工的人。
通常表现:浑身无力、疲惫、情绪已大起大落、无助感、有时则是绝望感、对生活缺乏热情。
9、从事时髦职业的人。
通常表现:紧张、空虚、精力不济、暴饮暴食或厌食。
10、明星人士。
通常表现:心绪混乱、没有安全感、感到无人理解、情绪时有剧烈波动、失眠、健忘等。
11、名工人群。
通常表现:困倦、乏力、挫折感、严重沮丧、不适应、恐惧心理、敌对心理、机能失调等。
12、夜班人群。
通常表现:长期困倦、虚弱、肾功能减退、植物神经系统出现问题、早衰、心情沮丧、厌世。
13、单身人群和二度单身。
通常表现:情绪起伏波动大、不安全感、失眠易惊、怀疑不信任、对未来缺乏信心,身体不适。
帮你设计情商一、管理情商管理情商是指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利用员工和自身情绪的能力!1、企业管理中的团体情商研究发现:影响团体表现最重要的因素在于成员是否能营造和谐的气氛,要在一个团体中取得成功,最重要的一点是能否有益利用团体的情商。
2、激励与情商在激励的艺术中,核心原则是要保护员工的自尊心,要让员工感到在团体中受到尊敬、受到重视、有价值。
3、企业管理情商的根本是协调与沟通卡耐基说过:“组织的第一个原则就是协调。
”企业管理者的职责是统一全体成员的意见和行动,并未他们确立目标,提供行动的方向。
4、一个组织意见的沟通,对于促进团结、正确决策、协调行动、保证机体活力,是非常重要的5、放而不乱,管而不死。
管理的第一要务就是达成在员工的相互理解、尊重与信赖。
6、管理员工的21点技巧:(1)让每个员工都了解自己的地位,定期与他们讨论的工作表现。
(2)给予奖赏,但奖赏要与成就相当。
(3)如有某种改变,应事先通知员工,如果事先能够接到通知,工作效率一定更高。
(4)让员工参与同他们切身利益相关的计划和决策。
(5)信任员工,赢得他们的忠诚和信赖。
(6)实地接触员工,了解他们的兴趣、习惯和敏感的事物,对他们的认识就是你的资本。
(7)聆听下属的建议,相信他们也有好主意。
(8)如果有人举止怪异,应该追查。
(9)尽可能委婉地让大家知道您的想法,没有人喜欢被蒙在鼓里。
(10)解释“为什么”要做某事,这样员工会把事情做得更好。
(11)万一你犯了错误,应立即承认,并且表示歉意;如果你推卸责任,责怪他人,别人一定会瞧不起你的。
(12)告诉员工所担负职务的重要性,让他们有使命感。
(13)提出建设性的建议,批评要有充分理由,并找出改进的方法。
(14)在责备某人之前,先指出他的优点,表示你只是希望能够帮助他。
(15)以身作则,树立好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