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址点测量
Cadastral Surveying
第七章 界址点测量
宗地位置与权属界址点、界址线
界址线说明 对每条界址线的具体位置都要用文字 进行描述说明。 如J1—J2,由J1沿××公路中央走 向至J2;J4—J5,由J4沿山脊线至J5; J9—J10,由J9沿××学校东侧围墙至 J10等。J20—J21,两界址点间连直线。
第七章 界址点测量
Hale Waihona Puke Cadastral Surveying
第七章 界址点测量
4. 直角坐标法
计算公式如下:
2 S = S AP = S12 + S 2 , β = arctan
S1 S2
P
S1
将上式计算出的
S、 β
B
S2
β
A
和相应的已知参数代入 极坐标法计算公式即可。
Cadastral Surveying
第七章 界址点测量
1. 极坐标法 极坐标法属于方位与距离交会法。
Cadastral Surveying
第七章 界址点测量
2. 内外分点法(截距法)
内外分点法是当未知界址点在两已知点的连线上 时,分别量测出两已知点到未知界址点的距离,从而 确定出未知界址点的位置。
Cadastral Surveying
Cadastral Surveying
第七章 界址点测量
Cadastral Surveying
第七章 界址点测量
Cadastral Surveying
第七章 界址点测量
Cadastral Surveying
第七章 界址点测量
Cadastral Surveying
第七章 界址点测量
Cadastral Surveying
Cadastral Surveying
第七章 界址点测量
宗地位置与权属界址点、界址线
土地权属界址线 所谓界址线是指相 邻权属界址点的连 线。 界址线的类型是多 种多样的。尤其需 将不明显界线标绘 清楚。
Cadastral Surveying
第七章 界址点测量
宗地位置与权属界址点、界址线
界址点标志
第七章 界址点测量
2. 内外分点法(截距法)
Cadastral Surveying
第七章 界址点测量
3. 交会法
距离交会法
Sb
P
Sa
B
A
Cadastral Surveying
第七章 界址点测量
3. 交会法
角度交会法
A( x A , y A )
P
B( x B , y B )
Cadastral Surveying
Cadastral Surveying
第七章 界址点测量
宗地位置与权属界址点、界址线
界址点标志
Cadastral Surveying
第七章 界址点测量
宗地位置与权属界址点、界址线
界址点标志
Cadastral Surveying
第七章 界址点测量
宗地位置与权属界址点、界址线
界址点标志
第七章 界址点测量
7.1 概述
一、一般概念
1、界址点 是土地权属界线的拐点。
一块宗地周围的界址点确定了,则这块宗地的位臵、形状、 面积、权属界线也就确定了。它是地籍测量的核心。
Cadastral Surveying
第七章 界址点测量
宗地位置与权属界址点、界址线
土地权属界址点 界址点,又称地界 点或拐点。凡是土 地权属界的转折连 接点都是界址点。 界址点标志
Cadastral Surveying
第七章 界址点测量
Cadastral Surveying
第七章 界址点测量
图片:大地型GPS接收机
单频机
双频机 Cadastral Surveying
第七章 界址点测量 水资源系统调查
万家寨水利枢纽
Cadastral Surveying
南水北调工程中线位置图
第七章
界址点测量
第七章 界址点测量
本章主要内容
7.1 概述
7.2
7.3 7.4
界址点的测量方法
界址点测量的外业实施 勘界测绘
Cadastral Surveying
第七章 界址点测量
学习要求:
了解界址点测量的精度要求; 掌握界址点测量的数据采集和计算方法; 了解界址点测量的技术要求和实施程序。
Cadastral Surveying
Cadastral Surveying
地籍调查的对象 第七章 界址点测量
宗地(Cadastre):
被界址线所封闭,具 有独立使用权或几个使用 者共有权的自然地块。
Cadastral Surveying
第七章 界址点测量
宗地位置与权属界址点、界址线
手工绘制土地权属界线图
Cadastral Surveying
Cadastral Surveying
第七章 界址点测量
宗地位置与权属界址点、界址线
界址点的表示 界址点选定后,其点位在调查底图相应位置用 直径0.1mm的点表示,并用半径为0.8mm的圆圈 圈定标注。界址点编号用Jn表示,n为1、2、 3……,界址点编号可以空号但不能重号。界址点 密度要兼顾能够控制权属界线的位置和走向、及 图面清晰易读,界址点间距一般以大于图上 10mm为宜。当界址点过密时,应适当取舍,保 持图面清晰;当界址点过疏时,应适当增加界址 点,以控制界线位置和走向。对于特殊情况,界 址点间距也可小于10mm。
第七章 界址点测量
宗地位置与权属界址点、界址线
在现状图上标绘土地权属界线
Cadastral Surveying
第七章 界址点测量
宗地位置与权属界址点、界址线
在现状图上标绘土地权属界线
Cadastral Surveying
第七章 界址点测量
7.1 概述
一、一般概念
2、界址点坐标
是在某一特定坐标系中利用测量手段获取的一组数据, 即界址点地理位置的数学表达。它是确定宗地地理位置的 依据,是计算宗地面积的基础。
二 三
7.5 10.0
15.0 20.0
15 20
地价较高的地区,城镇 街坊内部隐蔽的界址点 及村庄内部界点。
地价一般的地区。
Cadastral Surveying
第七章 界址点测量
二、 界址点的精度
2. 界址点间距未超过50米的邻近界址点之间的间距误 差限制按下式计算: △D=±(Mj+0.02MjD) 式中:Mj—相应等级界址点的点位中误差; D—邻近界址点之间的间距; △D—界址点坐标计算的边长与实量边长较差的 限差。
Cadastral Surveying
第七章 界址点测量
宗地位置与权属界址点、界址线
界址线表示
②是依附于山脊、山沟等不明显地物走向。
首先要判读山脊线(分水线)、山谷线(合 水线)的准确位置,但在有森林等植被覆盖的山 体上,判读山脊线或山谷线的准确位置有一定难 度,这时可借助立体观察或参照地形图将山脊线 或山谷线标绘准确,准确的山脊线或山谷线就是 界址线的位置。
Cadastral Surveying
第七章 界址点测量
7.2 界址点的测量方法
二 解析法:根据角度和距离测量结果按公式解算出 界址点坐标的方法叫解析法。
在地籍测量中要求界址点精度为±0.05m时必须解析法测
量界址点。 极坐标法、直角坐标法、截距法、交会法、 RTK法、摄 影测量方法等
Cadastral Surveying
航空摄影测量方法遥感技术 第七章 界址点测量
美制E-3“望楼” 空中预警飞机 俄罗斯A-50远程空中预警飞机 空中预警飞机是用于搜索、监视和跟踪空中和海上目标的作 战支援飞机。其目的是达到快捷准确发现目标、有效跟踪目 标,并指挥拦截或阻击目标。
Cadastral Surveying
第七章 界址点测量
2 6 甲1 7 20 甲2 15 45 甲3 25 75 乙1 50 150 乙2 100 300 乙3 日本地籍测量规范中对界址点测量精度的规定
Cadastral Surveying
第七章 界址点测量
二、 界址点的精度
我国《城镇地籍调查规程》中对界址点精度的规定
界址点相对于对邻近控 级 别 制点的点位中误差(cm) 中误差 允许误差 一 5.0 10.0 相邻界址点 之间的允许 误差(cm) 10 适用范围 地价高的地区、城镇街 坊外围界址点街坊内明 显的界址点。
第七章 界址点测量
5. 交点坐标计算法
界址点P 设置在四墙相交的中心位置, 用极坐标法或其 它定点方法测定了外围四个辅助界址点的坐标, 由AB、CD 两直线交点便可求出P 点坐标。
Cadastral Surveying
第七章 界址点测量
5. 交点坐标计算法
Cadastral Surveying
第七章 界址点测量 RTK 法
Cadastral Surveying
第七章 界址点测量
7.2 界址点的测量方法
一 图解法:在地籍图上量取界址点坐标的方法称图 解法。
作业时,要独立量测两次,两次量测坐标的点位较差不得 大于图上0.2mm,取中数作为界址点的坐标。
采用图解法量取坐标时,应量至图上0.1mm。 此法精度较低,适用于农村地区和城镇街坊内部隐蔽界址 点的测量,并且是在要求的界址点精度与所用图解的图件 精度一致的情况下采用。
第七章 界址点测量
西气东输:改变我国能源消费结构
Cadastral Surveying
第七章 界址点测量
Cadastral Survey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