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摘要 (2)前言 (3)一、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 (3)(一)文化霸权的三个理论层面 (3)1、市民社会 (3)2、统治权和领导权 (4)3、有机知识分子 (4)(二)文化霸权的实质 (4)(三)文化霸权的特征 (4)1、权威与服从 (4)2、合法性 (4)(四)文化霸权的维护 (5)二、文化霸权对中国社会的启示 (5)结语 (6)参考文献 (7)内容摘要:文化霸权理论已经成为当代文化研究的重要领域和热点问题。
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强调了文化自身的功能,更进一步地说是意识形态的领导权。
葛兰西认为,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的统治不再是依赖暴力,而是依赖舆论,依赖于它对市民社会的文化权的控制。
面对新时代,尤其是我国面对全球化的大背景,如何维护和巩固我国社会主义的文化领导权,预防西方的渗透和西化,葛兰西的霸权理论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启发意义,而在实现被统治阶级对统治阶级自觉自愿的认可过程中,知识分子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字:葛兰西文化霸权意识形态知识分子Synopsis:Theories of cultural hegemon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field of contemporary cultural studies and hotspots. Gramsci's cultural hegemony theory emphasizes the function of culture itself, further is the ideology of leadership. Gramsci's view, in the Western capitalist societies, bourgeois rule is no longer dependent on violence, but rely on public opinion, rely on it to the public control of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rights. Facing a new era, especially the backdrop of globalisation, how to maintain and consolidate the Chinese socialist cultural leadership to prevent infiltration of Western and westernized, Gramsci's hegemony theory has important influence and inspiration of significance, and in the realization of the ruled class in the process of recognition for the ruling class conscious, intellectual plays an important role.Keywords:Gramsci cultural hegemony ideology intellectuals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启示前言:“文化霸权”这个概念是由安东尼奥·葛兰西在《狱中札记》一书中提出来的,简单地说,他把马克思主义的上层建筑划为了两个层面,一是“政治社会”或“国家”,其“执行机构是军队、法庭、监狱等等,它作为专政的工具代表暴力”;一是“市民社会”,它是由“政党、工会、教会、学校、学术文化团体和各种新闻媒介构成的,它作为宣传和劝说性的机构代表的是舆论”。
葛兰西认为,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的统治不再简单地依赖暴力镇压,而是依赖舆论,依赖于它对市民社会的文化权的控制。
他的1“霸权理论”在大众传媒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一、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文化霸权(cultural hegemony),或称“文化领导权”、“领导权”,是指处于主导地位的文化群体,通过非正规权力机构所产生的控制力量,多表现在意识形态与价值观念上。
葛兰西指出,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尤其是先进的具有较高民主程度的资本主义社会,其统治方式已不再是通过暴力,而是通过宣传,通过其在道德和精神方面的领导地位,让广大的人民接受他们一系列的法律制度或世界观来达到其统治的目的。
(一)文化霸权的三个理论层面1 、市民社会葛兰西笔下的“市民社会”是指民间社会组织的集合体,是创建新的意识形态和散布统治阶级思想的“公共领域”,是复杂的意识形态、文化关系的总和。
它是由“政党、工会、教会、学校、学术文化团体和各种新闻媒介构成的,它作为宣传和劝说性的机构代表的是舆论”,众所周知,市民社会是整个国家和政治社会的基础。
2、统治权和领导权葛兰西认为,一个社会集团的霸权地位表现在“政治统治权”和“文化领导权”两方面,而文化领导权起着比政治统治权更为根本的作用。
在资本主义的社会里,统治与被统治的争斗并不是简单地显现为赤裸的反抗和压迫。
统治阶级除了依靠暴力来维持社会的秩序之外,更重要的是还必须通过意识形态的领导来争取被统治者的自发同意和拥护,从而使得统治合法化。
文化霸权所给予我们的不是一种静止的或静态的统治模式,而是一种动态的统治方式,一切都正在进行中,是统治与反抗之间的一种不断变化的动态的平衡,或如葛兰西所说的“运动中的平衡”。
3、有机知识分子阶层葛兰西认为,知识分子在文化领导权的行使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
他从更广义的角度看待知识分子,并要求他们完成在社会各个领域诸如生产领域、意识形态领域等中承担领导或指导性工作。
所谓“有机知识分子”,就是指各社会阶级的有机组成部分,每一个阶级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都会造就出自己的知识分子阶层,他们和自己的阶级有机地统一在一起,在国家生活中明确地表达他们的阶级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中的集体意愿。
知识分子是具有阶级性与社会干预性的,是实现思想文化领导权,即文化霸权的力量。
(二)文化霸权的实质:“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在葛兰西看来,文化霸权的实质是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领导权,即统治阶级通过政党、学校、工会、教会等社会团体和报纸、杂志、学术文化团体等民间文化组织,以文化宣传、宗教信仰、习惯养成、教育教化等为媒介,对广大民众进行精神上、道德上乃至心理上的指导与控制,使被统治阶级接受统治阶级意识形态要求的世界观、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从而维护其统治地位。
意识形态的领导和控制不同于政治统治,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指出:“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
”无产阶级在革命或执政过程中只引领文化意识形态的领导权(霸权),才能最终取得胜利。
也就是说,“统治阶级不仅凭借物质武器而且依靠精神武器支配被统治阶级。
”这也是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的观点:权利不能简单地依赖于镇压手段,而是依赖于控制掌握知识的力量。
要说服整个社会全体相信一种盛行的意识形态才真正是唯一自然而正常的思考方式。
(三)文化霸权的特征1、权威与服从霸权的形成并不是统治者单方面的意愿,而是由统治者与被统治者谈判后产生的,是被统治者某种“自愿的赞同”。
也就是说,文化霸权并不是通过打压其对立面,而是通过将对立方的利益接纳到自身来维系的。
2、合法性合法性是存在于统治阶级以及被统治阶级关系中的一种合理性和正当性。
统治阶级在执行统治的过程中,任何形式的统治或命令能否得到贯彻在于被统治者是否愿意接纳这种统治,从被统治者一方来看,他们只有认为统治具有他们多期待的目标是才会服从,这是,统治阶级的统治才具有合法性。
简而言之,文化霸权的合法性取决于统治者与被统治者在政治统治中能否达成共识。
(四)文化霸权的维护葛兰西并不认为统治阶级维护和巩固文化霸权的方式在于消灭被统治阶级的文化;被统治阶级的争取文化领导权的斗争,也并非表现为完全消灭统治阶级的原有文化。
他提出,文化霸权的观点是一种争夺文化霸权的动态的斗争的观点,“它被看作一种由关系——更确切地说是那些互相冲突的压力和倾向所塑造的力的场”。
统治阶级维护文化霸权的手段大致有三种:一、制定统治阶级的文化政策,要求各类文化机构按照统治阶级的思想意志生产文化产品,影响人民大众。
二、通过文化、教育机构,如教会、学校、家庭等灌输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使人从小就内化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
三、在维护统治阶级文化霸权的机构系统中,发挥大众传媒的重要作用。
文化、教育机构和大众传媒与人们的工作、学习等日常生活紧密相连。
经过它,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可以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产生持久深远的影响,从而认可统治阶级的文化霸权。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影视、互联网等大众传媒越来越凸显其重要作用。
二、文化霸权对中国社会的启示文化霸权的争夺需要“有机知识分子”的参与同“普通人”进行价值观念上的接触,从而建立一个智力道德集团,将统治阶级的意志“社会化”为人们协调一致的精神和道德要素,也即取得“文化霸权”。
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各种文化霸权的挑战,我们必须唤起民族的忧患意识,站在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高度,积极地应对,制定合理的文化战略。
首先,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保持独具魅力的中国特色文化,同时学习和借鉴国外各类优秀文化先进成分,坚决抵制各种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灿烂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亲和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依托,而且对世界历史影响深远,保护本民族的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需要,更是维护民族独立与主权的必要条件。
我们应当理直气壮地捍卫社会主义文化主权,要做自己国家的统治者。
对于外来文化,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们要吸收先进的异质文化,利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丰富和完善自己。
第二,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学说,深入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明确了先进文化对于党的建设的重要作用和地位,而葛兰西明确提出即使是无产阶级执政以后也要牢牢掌握文化领导权,从这一点上来说,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无疑与“要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理论是一脉相通的。
不仅如此,我们更应该重视教育、培养无产阶级知识分子,使其通过占有文化领导权,改造社会意识形态,最终获得政治领导权。
第三,重视精神文明建设,重视文化内容和形式的创新。
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倡导一切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
通过党的正确领导,自觉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
进行文化创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增强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