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姆查兰-领导梯队
7
初任经理的三项重要工作
内容
• •
个人贡献者
技术或业务能力
• •
一线经理
制定计划-项目计划、预算计划和人员计划 工作设计与获取资源 • 人员选拔与教练辅导 • 授权与奖惩激励 • 绩效监督与评估
•
技能
团队协作能力 • 为了个人利益和个人成果建立人际关系 • 合理运用公司的工具、流程和规则
为部门发展建立上下左右的良好关系
兼顾个人与团队 • 工作计划 • 知人善任 • 分配工作 • 激励员工 • 教练辅导 • 绩效评估 • 时间管理 从管理自我到 管理他人
集中在经营理念 • 洞察机遇 • 权衡取舍 • 平衡利益关系 • 培养领导人才
从集团高管到 CEO
纯粹管理工作 • 选拔人才 • 分配工作 • 评估下属 • 教练辅导
事业部总经理需要把各个部门整合成团队,而不是各行其是。
从管理职能部门到事业部总经理
20
学会重视所有部门
部门偏见:要么对某个部门过度宠信(自己工作过的部门),要么不能充分认识另一个或多个部门的贡献 支持部门是最容易被事业部总经理忽视的。 优秀的支持性部门是公司承担业务的早期预警系统,他们最新发现销售上的变化,员工的士气问题和法律纠纷。 他们也是事业部总经理的耳目,因为支持部门为各个部门服务,它们最了解个部门的情况,帮助事业部总经理全 面掌握各个方面的最新动态
从管理自我到管理他人
11
疏通梯队战术 3 :干预
定期提供反馈和教练辅导,帮助初任经理实现转型。如果遇到困难,就 采取措施帮助解决 教练辅导与反馈:上司与初任经理直接沟通,听取问题并给予意见 上司应该把初任经理的能力提升作为绩效的一部分 向同事学习,增强合作:彼此交换工作思路和感受,探讨共同关注的问题 会议、读书和旅行:初任经理选择自己合适的学习方式 工作调整:没有做好准备的,重返员工岗位继续锻炼,不适合的安排适宜的工作
工作 理念
• 高质量技术或专业化工作 • 遵循公司的价值观
• 正直诚实
从管理自我到管理他人
8
转型的三个方面
界定和布置工作
• 包括与上司、员工沟通,需要他们做什么,以及工作计划、组织架构、人员选拔
和工作授权
提高下属的胜任能力
• 通过监督、指导、反馈、获取资源、解决问题和交流沟通,提高下属的胜任能力,
THE LEADERSHIP PIPELINE
从管理自我到管理他人 1 从管理他人到管理经理人员 2
6 从集团高管到首席执行官 5 从事业部总经理到集团高管 4 从管理职能部门到事业部总经理
从管理经理人员到管理职能部门 3
拉姆· 查兰 Ram Charan
斯蒂芬· 德罗特 Stephen Drotter
从而高校开展工作
建立人际关系
• 建立与下属、上司和相关部门(甚至包含供应商和客户)坦率交流与相互信任和
合作关系
从管理自我到管理他人
9
疏通梯队战术 1 :准备
让初任经理清楚地指导他们的岗位要求,包括领导技能、 时间管理和工作理念,并为他们实现转型提供必要的培训
高 人材 人财
“人才”和“人裁”是坚决要剔除的
价 值 观
人裁
人才
“人材”可以通过相应的培训提升
低
从管理自我到管理他人
工作成果
高
10
疏通梯队战术 2 :监督
确认初任经理在转型的过程中是否遇到了困难,困难是什么?
观察:旁听或与初任经理沟通,来检查是否具备相关技能 抽样调查:通过360度评估,了解大家对初任经理的看法
差距分析:询问初任经理对三项重要能力的看法,并进行比较分析
• 遵守考勤-按时上下班
• 年度时间计划-时间安排、项目进度 • 与下属沟通的时间-自己与下属需要的时间 • 为部门和团队工作设定时间方面的优先次序 • 与其他部门、客户和供应商沟通的时间
时间 管理
• 按时完成任务-通常就是短期的时间安排
• 通过个人能力完成任务
• 通过他人完成任务 • 下属员工的成功 • 管理性工作和修养 • 像一位真正的管理者
从管理经理人员到管理职能部门
17
管理整个职能部门
经理一般已经具有自己的沟通技能,但现在是要交谈技能转变为倾听
这个层级的领导是信息密集型的,如 果一位经理没有充分利用所掌握的事 实和想法就作出决策和政策发布
在公司内部,必须给予每位员工平等的倾听机会。 在职能部门各个层级安排与员工的例行倾听会议是绝对必要的,这是建立“纳谏能 力”和在危险与机会出现前觉察它们的唯一方法
所有指标中,最重要的是培养一线经理, 使他们对新的岗位做好准备
缺乏经验的一线经理,可塑性很强,他们会 模仿上司的一言一行,上司需要做好榜样
部门总监必须要向一线经理传达正确信息,
教练辅导是一种更加互动的方式 部门总监必须有全局战略思维。他们在向下 属传达公司发展目标时发挥重要的作用
从管理他人到管理经理人员
詹姆斯· 诺埃尔 James Noel
【美】
书籍 作者
阶段6 阶段5 阶段4 阶段3 阶段2
阶段1
领导梯队模型
1 个人贡献者
职业意识 专业技能 高绩效表现 领导技能 时间管理 工作理念 领导技能 时间管理 工作理念 领导技能 时间管理 工作理念
工作计划/知人善任/分配任务/激励员工/教练辅导/绩效评估 部分时间用在管理工作上 重视管理工作,而不是凡事亲力亲为/通过他人完成任务 选拔人才担任一线经理/为一线经理分配管理工作/评估一线经理的进步 教练辅导一线经理/超越部门,全局性考虑问题,有效协作 主要精力用在管理工作上 管理工作比个人贡献重要/重视其他部门的价值和公司整体利益 管理自己专业外的其他工作/新的沟通技巧/与其他部门协作、争夺资源 制定业务战略实施计划 花时间学习本专业以外的知识 大局意识,长远思考/开阔视野,重视未知领域
从管理经理人员到管理职能部门
19
转变思维模式
工作理念:从重视主管职能部门的作用到全面重视所有部门的作用 工作思维:部门策略思维与企业战略思维的不同 企业战略思维要求具备更广泛的视野。事业部总经理必须考虑到无数的外部因素。 事业部总经理的学习:既是线性的,又是立体的 挑战在于:在多元化的人员、部门和流程中建立联系
从管理职能部门到事业部总经理
21
高度透明
每一个领导职务的工作都有一定的透明度 事业部总经理对项目、计划和人员管理方面有很大的权限,所以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受到关注 事业部总经理必须用这些权利来冒险和学习,他们也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有时候需要用冒 险和试错来获得答案
从管理职能部门到事业部总经理
22
领导力转型困难的信号
4 从管理职能部门到事业部总经理
目录页
第 1 部 分 : 领导梯队模型的内容
拉姆· 查兰 Ram Charan
斯蒂芬· 德罗特 Stephen Drotter
詹姆斯· 诺埃尔 James Noel
【美】
书籍 作者
6
领导梯队模型总览
高管必须擅长 • 战略规划 • 调配资源 主要区别体现在 • 提高核心能力 接触专业外的内容 • 领导技能 • 评估业务 • 制定战略 • 时间管理 • 培养下属 • 跨部门协作 • 工作理念 • 争夺资源 从事业部总经 • 适当授权 理到集团高管 从管理职能部 从管理经理人 从管理他人到 管理经理人员 员到管理职能 部门 门到事业部总 经理
从管理经理人员到管理职能部门
18
识别职能紊乱的信号
部门负责人在某一下属部门的优秀绩效常常掩饰了这样的预警,他们看起来似乎做着了 了不起的工作,其实他们阻碍了整个领导梯队,因为他们没有理解到这个领导层级上真 正重要的职责,没有实现角色转型的经理所履行的只能无法使业务朝着战略目标迈进
识别经理出现问题的三个方面的症状: 无法从项目运作导向转变到战略导向 • 缺乏经营业务的整体思维 • 缺乏长期考虑,更多关注短期 • 缺乏将职能活动与业务目标相联系的职能战略 • 忽视公司的职能部门标准、需求、政策和规划 不能重视和应对不熟悉或兴趣不大的工作 • 把时间花在熟悉的人和领域上,对不熟悉的不愿意投入时间 • 在薪资、奖金和预算方面表现出对熟悉部门的偏爱 • 职能部门内的人员流失率高于正常比率 作为领导者的表现不成熟 • 不愿意扮演领导者,而更愿意做执行者 • 不相信他人,尤其不相信不熟悉的职能部门的下属 • 不能授权,必须掌控所有事情 • 倾听能力和表达方面沟通能力很差,不愿意与不熟悉的人沟通 • 授权过多,缺乏有效的控制系统
• 通过资金调配,技术资源调配,以及人员配置,来提高工作效益
有效协调各部门工作
• 在经理和员工中灌输平等的理念,让信息、想法在各部门见顺畅的流通
从管理他人到管理经理人员
14
帮助部门总监转型的目标和指标
• 工作效率提高的程度 • 工作质量提高的幅度 • 教练辅导的频率和效果 • 提升或者为其他部门输送一线经理的人数 • 新任一线经理的成功率 • 工作中的团队合作 • 在新的领域中团队合作
(管理自我)
(管理他人)
2 一线经理
(管理经理人员)
3 部门总监
4 事业部副总经理
(管理职能部门)
领导梯队模型
领导技能 时间管理 工作理念 领导技能 时间管理 工作理念
制定业务战略规划/管理不同职能部门/熟练地与各方面的人共同工作/敏锐地意识到部 门利益点、顺从沟通/顾虑长远目标与近期目标的平衡/对支持性部门的欣赏和支持 花更多地时间分析、思考和沟通 从赢利的角度考虑问题/从长远的角度考虑问题 评估财务预算和人员配置的战略规划/教练辅导事业部经理/评估业务的投资组合策略 冷静客观地评估管理的资源和核心能力/发现和管理新的业务 花大量时间和事业部班子人员沟通 开放和善于学习的思维/关注他人的成功/重视选育事业部班子成员 善于平衡短期与长期利益,实现可持续发展/设定公司发展方向/培训公司的软实力,激 发全体员工的潜能/确保执行到位/管理全球化背景下的公司 不能忙于外部应酬忽略内部管理/要在公司软实力建设方面投入时间 耐心细致地推动公司循序渐进地变革与转型/在长期与短期之间寻找平衡点,并有效执 行/保持与董事会密切沟通与协作/倾听个利益攸关方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