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会聆听——鉴赏草原牧歌教案

学会聆听——鉴赏草原牧歌教案

学会聆听——鉴赏《草原牧歌》教案
授课人:杜海云
[课题]:学会聆听
[教学内容]:一、认识音乐基本要素、音乐形式要素。

二、鉴赏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第一部分《草原牧歌》。

三、学习鉴赏音乐的基本知识
[教学目标]:一、通过聆听音乐,使学生认识到,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素质的能力。

高质量的人生,应该用
音乐美化自己人生的道理,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音乐鉴
赏的兴趣和信心。

二、初步认识音乐要素的基本内容。

三、聆听《草原牧歌》,感受形式要素。

[教学重点]:一、认识音乐要素、音乐形式要素的基本内容。

二、通过鉴赏作品《草原牧歌》认识部分音乐形式要素是怎
样发挥作用的?
[教学难点]:认识音乐形式要素节奏、力度、速度、旋律的艺术作用。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师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组织教学
1、要求学生每次上课要带本子、带笔。

2、进教室后不要高声喧哗。

保持安静。

3、鼓励学生多参与。

培养上课习惯和欣赏音乐的习惯。

二、谈话导入
问:音乐与人生有什么关系?引起注意和思考
三、认识音乐鉴赏的相关知识
(一)请同学解释孔子格言:“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教师补充:“兴于诗”,人的修养从学诗歌开始;“立于礼”,自立从学礼仪开始;“成于乐”,完美人生从音乐开始。

师:追求高质量生活情趣的人,应该用音乐来美化自己的人生。

也许我们不是作曲家、音乐家,但我们可以听、可以看、可以鉴赏。

怎样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位能听懂音乐的人呢?
(激发学习鉴赏音乐的兴趣,找学习动力。

刺激学习方向。

)
(二)初步学习音乐基本常识、音乐要素及音乐语言
1、音的产生:音是由发音体振动而产生的。

2、音的分类:乐音和噪音
3、音乐的“基本要素”有:音的高低、长短、强弱、音色。

4、音乐常用的“形式要素”有:节奏、旋律、和声、音色、力度、速度、调式、曲式、织体等。

5、“音乐语言”是凭借音乐的形式来表现人类情感的艺术手段。

四、鉴赏《草原牧歌》
(一)介绍《草原小姐妹》故事背景
(二)聆听《草原牧歌》(完整聆听)
提问:
1、独奏乐器是什么?(琵琶)讲“琵琶协奏曲”
2、有哪音乐要素在发生作用?(讨论后小结出:节奏、速度、力度……)
3、音乐情绪怎样?联想和想象到了什么?(富有生机和朝气、天真、活泼;联想到美丽的草原和放牧的生活情景)
(三)作品及演奏者简介:琵琶大师刘德海(曾改编《十面埋伏》、《浏阳河》、《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等曲目)
(四)知识拓展:中国传统的民族乐器(琵琶、笛子、二胡、古筝)
(五)依据PPT所示运用讲授法着重讲解节奏、速度、力度在音乐中的表现意义。

节奏:节奏是指音乐运动的长短和强弱,是构成音乐的第一要素。

速度:音乐进行中的快慢程度。

力度:音乐中音量的强弱程度。

(六)对比、聆听《草原放牧》第一主题音乐和第二主题音乐
师:1、给节奏配合上高低起伏的乐音,加上力度、速度的变化,按一定的关系连接起来就为我们塑造了生动的画面,带来了美感。

通过对比欣赏,更清楚的认识音乐的形式要素在表达音乐情感时发挥的重要作用。

2 、音乐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对音乐的感悟以及表现和创造都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素质,大家有那么多的知识积累,如果学习一些音乐鉴赏知识,我们就会成为懂音乐的人,从而丰富我们的生活,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

五、观看蒙古族舞蹈
(一)注意观察蒙古族舞蹈特色:掌形和提、压腕,抖肩等。

(二)感受音乐形式要素节奏、力度、速度和旋律、调式等要素的艺术功效。

加深音乐记忆,培养和激发持久兴趣。

六、知识拓展:
(一)知识点介绍:内蒙古“长调”音乐。

(二)学习内蒙古民歌《鸿雁》,鼓励学生跟录音一起唱,培养学习鉴赏音乐的信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