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开课《草原牧歌》教学设计

公开课《草原牧歌》教学设计

教案《蒙古族音乐的分类——草原牧歌》
新民市大柳屯学校于萍1.教材分析
今天我所选用的教材是人教出版社中学音乐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蒙古族音乐的分类——草原牧歌》。

蒙古族民歌中的长调、短调,民族乐器中的马头琴,在中华民族音乐宝库中占有独特的地位。

同时长调因其在蒙古族历史发展中的文化价值以及其悠长旷达、自由舒展、优美的旋律而被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单。

长调作品有无伴奏合唱《牧歌》、短调《银杯》、新民歌《天堂》等。

2.教学目标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认为:教学目标在教育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教育者从事教育活动的指南。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七年级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处在变声期多以欣赏课的形式出现,通过欣赏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审美情趣,陶冶情操。

本课的教学目标我是这样来设置的。

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保持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培养乐观的态度和良好的精神面貌,通过歌曲的欣赏民族民间音乐,体会到“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⑵过程与方法:运用聆听、歌表演等形式,运用小组探究、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学习。

⑶知识与技能:一些简单的乐理知识的学习,了解蒙古族音乐,听辨并区别蒙古族音乐的长调和短调。

基于音乐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3.本课的教学重点是:
蒙古族音乐的分类。

4.本课的难点是:
听辨并区别蒙古族音乐的长调和短调。

5.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我是这样思考的,总的设计思路分为五个环节:提问蒙古族文化民俗导入音乐课堂——讲授新课——开拓欣赏——课堂讨论互动环节——课堂小结
一、复习这上节课所学内容,导入音乐课堂(3-5分钟)
1、师生问好
2、教语:上节课老师留了一个关于蒙古族传统文化民俗的调查,哪位同学能来说说他查到的资料。

二、讲授新课(占时30分钟)
(一)说一说——你印象中的蒙古族
生答:略
(二)集体观看视频——中国境内内蒙古大草原风光视频
(三)乐理知识的学习——蒙古族音乐
过渡语: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天籁般的声音——蒙古族音乐。

大家都知道,音乐来源于生活。

少数民族的的民间歌曲,简称“民歌”,蒙古民族是音乐的民族,千里草原是民歌的海洋,每一个
蒙古包里,每一位蒙古族同胞的口耳之间,永远飘动着不绝如缕的上辈人传给他们的歌。

1、蒙古音乐的音乐形式
(1)蒙古族原生态音乐形式——呼麦
师:现在我们来欣赏一段音乐片段,同学们一边思考:他是哪个民族的?他在唱什么?他是怎么唱的?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答:略
师:简介蒙古族特色音乐形式——呼麦
(2)蒙古族民歌按体裁分为长调歌曲和短调歌曲
师:那么除了呼麦这一种非常独特的音乐形式,蒙古族还有哪些音乐形式呢?接下来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首蒙古族长调《牧歌》,在欣赏的同时大家需要思考几个问题:这首歌是什么节奏的,表达了什么样的情绪,旋律特点是什么,歌曲的结构是怎样的?
生答:略
(3)长调——草原活化石
师:《牧歌》是一首蒙古族长调牧歌的代表歌曲。

歌词充满诗情画意,旋律具有内蒙古民歌中优美、抒情、高亢、悠扬的特点,加上舒展、悠长的节奏,淋漓尽致的展现了美丽富饶的草原一派迷人的景色,也抒发了内蒙古人民对自己故乡深沉真挚的恋情。

师总结:长调___节奏自由,旋律舒展、辽阔,抒情为主。

句尾悠长,一般由两个乐句构成。

主要流行于蒙古牧区。

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代表作品:
《牧歌》五声宫调式
(4)短调
师:我们欣赏了蒙古族的长调,那么上节课我们也学习了一种蒙古族的音乐形式的歌曲是什么呢?
生答:《银杯》
师: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复习两遍,第一遍由老师示范,在演唱的过程中同学们需要注意“倚音”和“下滑音”的唱法,第二遍由同学们演唱。

师总结:短调___节奏整齐,旋律优美抒情,结构工整,多为叙事性歌曲。

近代一些宴歌、婚礼歌等也属于短调题材。

主要流行于内蒙古半牧半农业区。

代表作品:《嘎达梅林》五声羽调式师:那我们学习了蒙古族长调和短调两种音乐形式,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填一填下面的表格。

(三)比一比(长调和短调的区别)
(四)当代蒙古族音乐形式——MIX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三种蒙古族的音乐形式了,现在的蒙古族音乐和我们所学的是一样的吗?接下来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段视频,让我们一起去探索当代的蒙古族音乐形式是怎么的呢!在欣赏的同时同学们要回答这几个问题:这首歌曲中你听见了哪些蒙古音乐元素?看见哪些现代音乐的乐器?传统的蒙古族音乐和现代的蒙古族音乐你更喜欢哪一个呢?
生答:略
三、知识点总结
师:请根据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对照时间的顺序,填写蒙古族音乐形式。

四、拓展欣赏
蒙古族常见的乐器——马头琴《万马奔腾》并欣赏视频
作曲家介绍——齐。

宝力高马头琴演奏家、作曲家。

(备注:作者曾经讲过一个故事:在一次赛马活动中,作者看到一匹烈马背负着它的主人飞驰向前。

这匹马一最快的速度,竭尽全力冲向终点。

当它们冲过终点的时候,这匹马突然倒地而死,马的主人抱着它的头痛苦不止。

这件事情深深地触动着作者,他忘不了这匹吗那种奔腾不息、死而后已的精神。

出于对大草原的热爱、对马的热爱,作者创作了《万马奔腾》这首乐曲。


五、课堂小结
请学生总结课堂内容。

让学生认识到蒙古族音乐是人类音乐的宝藏。

我们要多唱民歌,多听民歌,去传承民歌,让这颗民族文化的瑰宝不断的折射出璀璨的光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