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心电图基础知识讲座[深度分析]
心电图基础知识讲座[深度分析]
30
V1
120
V2 V3 V4 90 75 60
胸导联六轴系统导联轴
详尽讲解
19
(四)附加导联
1.V7、V8、V9导联: 将探查电极分别移至 左腋后线、 左肩胛线、后
正中线与V4同一水平处。 适用于左室肥大,后壁心肌梗塞,心脏移位。
2.右胸导联(V3R~6R) : 将探查电极置于右 胸壁,相当于V3~6相对应的
• 2相,相当于S-T段;
• 3相,相当于T波;
• 4相,相当于静止状态的等电位 线;
• 0相至3相末,相当于Q-T间期。
详尽讲解
21
二. 除极与复极
静息电位
动作电位
除极
复极
详尽讲解
22
三. 除、复极与电偶、向量学说:
详尽讲解
23
除极:电源在前,电穴在后; 复极:电穴在前,电源在后。
电
偶
向量
-
详尽讲解
15
* 胸导联V1~6的安放位置
V1 胸骨右缘四肋间 V4 左锁中线与第五肋间相交处 V2 胸骨左缘第四肋间 V5 左腋前线 V4 水平处 V3 V2 至 V4 连线中点 V6 左腋中线 V4 水平处
详尽讲解
16
胸导联六轴系统导联
V6
V5
V4
V1 V2
V3
详尽讲解
17
右
V6 0 左
V5
详尽讲解
8
肢体导联
详尽讲解
9
中心电端(central terminal)
定义: 将肢体 导联三个电极(右手、 左手、 左脚)各串一 5 kΏ 电阻 , 然后将 三者连接起来,构成 “无干电极” 或称 中心电端。
详尽讲解
10
(一)标准导联
1. 定义: 将两个电极置于人体两肢体上的导联。
2. 连接方法: Ⅰ导联: 左上肢接正极,右上肢接负极; Ⅱ导联: 左下肢接正极,右上肢接负极; Ⅲ导联: 左下肢接正极,左上肢接负极。
心肌细胞电生理
心电向量
心电图
详尽讲解
4
【临床意义】
*1、对各种心律失常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2、对心肌梗塞的诊断。
3、各种心肌疾患的诊断:如心肌炎、心肌病等。 4、各种心包疾患的诊断。 5、心房、心室肥大的诊断。 6、观察药物对心肌的影响。 7、观察电解质紊乱情况。 8、心脏手术、危重患者的监护。
电穴
详尽讲解
+
电源
24
详尽讲解
25
详尽讲解
26
详尽讲解
27
四.心电瞬间向量与心电向量环
心室除极可人为的分成无数个瞬间,从而形成无数 个瞬间向量,各个瞬间向量连接所形成的闭合环即 为心电向量环。
详尽讲解
28
心室除极过程(QRS环形成)
详尽讲解
29
心电图检查
四.心电瞬间向量与心电向量环
心室除极可人为的分成四个阶段 (1)室间隔除极(0.01-0.02s) (2)左右心室同时除极(0.02-0.04s) (3)左心室大部分除极(0.04-0.06s) (4)左室底部除极(0.06-0.08s) 从而形成瞬间向量,并构成闭合的心电向量环, 即QRS向量环,多呈逆时钟方向运行; 在病理状态下,当上述除极顺序发生变化时,即 可产生异常的QRS波
目详尽录讲解
5
【导联体系】
一.导联(lead)的定义: 在人体不同部位放置电极,并通过导联
线与心电图机电流计的正负极相连,这种 记录心电图的电路连接方法称为心电图导 联。
详尽讲解
6
二.导联线
心电图机导联线有5条,分别由线头为红、黄、 绿、黑、白5种颜色的导联线组成。
红色___右手
黄色___左手
绿色_
详尽讲解
31
详尽讲解
32
心电向量环
在一个心动周期,各瞬间综合向量连成一个 闭合环,称为心电向量环。
心电向量环在导联轴的投影就是心电图
心脏电活动的先后顺序形成三个向量环,形成 心电图的三个波。
• 即 心房除极→P向量环→P波
• 心室除极→QRS向量环→QRS波
•
心室复极→T详向尽讲量解 环 →T波
黑色___右脚
白色___胸前(V1、V2、V3、V4、V5、V6)
详尽讲解
7
三.常用12导联体系(lead system)
在长期临床心电图实践中,形成了一个 由Einthoven创设而目前广泛采纳的国际通用导 联体系,称为常用12导联体系。 1.肢体导联(limb leads)
标准导联(双极肢导联) Ⅰ、Ⅱ、Ⅲ。 加压单极肢导联 avR、avL、avF。 3.胸导联(chest leads) V1、V2、V3、V4、V5、V6。
2.特点: (1)探查局部心肌电位改变。 (2)avR导联是心律诊断的关键导联。
目详尽录讲解
12
详尽讲解
13
(三)胸导联
1.连接方法: 中心电端与心电图机的负极
相连,探查电极接于心电图机的 正极,探查电极安放在心前区不 同的位置,即胸导联。 2.特点: ( 1 )因距心脏近,因此电压较高。 ( 2 )决定心脏的钟向转位。
详尽讲解
1
心电图基础知识
滨州医学院 诊断学教研室 主讲 李乃娥
目详尽录讲解
2
第一讲 心电图基础知识
心电图概念。 临床意义。 导联. 心电图产生的原理 各波的形成及命名。
目详尽录讲解
3
(electrocardiogram ECG)
是利用心电图机从体表记录 心脏每一心动周期所产生电活
动变化的曲线图形。
3. 特点:(1).综合反映两肢体间的电位变化。 (2).Ⅱ导联是测量基本间期的导联。 (3).利用ⅠⅢ导联电压代数和测定心电轴。
详尽讲解
11
(二)加压单极肢导联
1.连接方法: avR导联:右上肢接正极 ,左上、下肢接负极。 avL导联:左上肢接正极 , 右上、左下接负极。 avF导联:左下肢接正极 , 右上、左上接负极。
部位。 适用于小儿心电图,右室肥大,右位心,心脏移
位。
详尽讲解
20
【心电图产生原理】
一. 心肌细胞电位图与体表心电图的关系图
心肌细胞电位图反映单个心肌细胞的电活动,体表心电 图则是反映无数心肌细胞的综合电活动。(以心室为例)
• 0相,相当于心电图上的QRS波 群;
• 1相,相当于J 点,即QRS波群 与S-T段的连接点;
33
心电向量环与心电图
• 心电图是空间心电向量环,经过两次投影而形成 的:
• 第一次:空间心电向量环在平面上的投影; • 第二次:平面心电向量环在导联轴上的投影;
详尽讲解
34
二次投影概念
详尽讲解
35
二次投影概念
• 立体心电向量环在三个平面(额 面、横面、侧面)投影成平面向量 环为第一次投影。
• P、QRS、T环方向基本一致,所 以,心电图P、QRS、T波方向基本 一致。